• 8

片幅的畫質差異是不是過譽了

修圖分兩種
一種是修正,校正(其實在英文字裡面定義得很清楚,例如retouch與color correction,兩個都是所謂的修圖但是實質上是不同)
另一種是改變整體或是增加與刪減元素,例如所謂的電影色調與格放,很多嚴謹的攝影比賽是不准格放的,加上個性色調也不被允許

還有一個重點是你是利用攝影來製造素材產生新的東西還是就只專注於攝影,嚴謹來說後者才是屬於攝影
CalvinYC

增加、刪減、移動畫面中的元素才是最嚴重的,因為涉及到真實性的問題,修改效果若不太嚴重都還能接受,否則像偏光鏡、長曝光等 "前製" 也會有爭議。

2022-06-09 13:31
我有a6400 和a1 光線環境好的時候 兩機不放大看情況的確差不太多,放大看不計a1像素多一倍,但畫貨質會好一點
有些小感光元件在一些場景是可以拍的跟FF一樣好的
差別是FF可換鏡頭,可調光圈值。
另外就是小感光元件有比較好的製程技術,畫質越來越接近單眼。
像SONY的EXMOR RS用於行動裝置,最近才放在旗艦A9上。
未來放在APS-C上,恐怕畫質可以超過過去兩三年的FF單眼相機。

其實只要夠用就好了
建議夠用的標準是
"你放在電視上瀏覽也很清楚"
"影片編輯後放在YT上,1080P也能很清楚"

一般人不是靠專業賺錢的攝影師,只要照片夠用即可,旅遊能有小型的相機方便攜帶比較重要。

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9231
flody

EXMOR RS優勢是速度,畫質反而弱一些

2022-06-11 12:58
T之歌

很多人不介意拿很重的設備,卻認為別人一樣如此

2022-06-12 2:55
lends wrote:
有些小感光元件在一些場景是可以拍的跟FF一樣好的
差別是FF可換鏡頭,可調光圈值。
另外就是小感光元件有比較好的製程技術,畫質越來越接近單眼。
像SONY的EXMOR RS用於行動裝置,最近才放在旗艦A9上。
未來放在APS-C上,恐怕畫質可以超過過去兩三年的FF單眼相機。

其實只要夠用就好了
建議夠用的標準是
"你放在電視上瀏覽也很清楚"
"影片編輯後放在YT上,1080P也能很清楚"

一般人不是靠專業賺錢的攝影師,只要照片夠用即可,旅遊能有小型的相機方便攜帶比較重要。

懶得嘴你
不要貼一些錯誤的訊息
用了7年的相機被你嫌貴
Exmor® RS CMOS 感光元件已經用了七年了

台灣索尼 | 新聞中心
Sony RX100 IV 與 RX10 II 輕巧強悍上市! 2015/06/30
專業規格隨身機 疾速攝影無與倫比

RX10 II - Cyber-shot 數位相機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
RX10M2感光元件就是 1.0 型 (13.2 mm x 8.8 mm) Exmor® RS CMOS 感光元件
7年前的類單到現在定價比現在入門全片幅含鏡頭貴5000元
α7 II - 數位單眼相機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
你手上的相機打得贏嗎?









5年前的相機
RX10 IV - Cyber-shot 數位相機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
RX10M4感光元件就是 1.0 吋 Exmor RS® CMOS 感光元件,長寬比 3:2

1080P可以滿足現在的標準嗎?
饅頭

我承認只要硬體支援我都拍4k,但是4k真的有差嗎?說真的,目前除非是看展示影片,不然~自己的器材拍出來的4k跟1080p比起來畫質感覺差別不大,畢竟硬體限制就在那裡,隨便幾萬塊的玩具,拍4k感覺就是~沒那個利度

2022-06-12 23:00
andrea5

饅頭 我後悔早期沒拍4K,不管是RX10M2 RX10M4都可拍4K,一場大型表演有時候5或6小時早期網速太慢就算拍高碼率的影片也被我用軟體壓縮到最低碼率,只是為了上傳比較快,連碼率降低都看的出來。

2022-06-12 23:25
最近比較有空了
提供給大家盲測吧

以好玩為目的








lends wrote:
有些小感光元件在一些場景是可以拍的跟FF一樣好的


你說的是一般日常生活場景,跟這論壇上有些整天打鳥或拍運動項目的人會有點差距
(看得出每個人都會利用自己的需求去辯護)

既然相機全面數位化,我想我的經歷更有資格提出這些資訊給大家知道
1. 光學解析度永遠是鏡頭越大越好 (請翻物理學,這裡不討論)
2. 光學解析度永遠是感光元件越大越好 (請翻物理學,這裡不討論)
3. 版上討論的相機距離物理極限大多有一些差距,越大台的差越多 (就是FF相機和鏡頭,在科學研究上都不算是很頂尖的產品)
4. 因為大家距離極限差距不小,所以互相比較的時候,高低錯位(大的打輸小的)沒有很奇怪
5. 任何數位影像都經過運算產生,就工程人員來說,這就是修圖。以為自己拿RAW表示沒修圖的人要失望了
6. 運算的結果對畫質的影響大概是20 - 80% (工程人員主觀感受)
7. 既然運算結果會產出重大影響,那硬體高低的錯位差異更沒有奇怪
8. 所謂的高階單眼相機,跟手機相比運算能力,只是侏儒,有時拍輸手機也正常
9. 大型光學系統可以比較輕鬆的處理動態畫面,而動態畫面的相關的運算非常繁複且難度頗高,短期內要普及到大家手中還有相當難度

光學鏡頭、感光元件、運算;這三個共同撐起拍照的畫質,誰高誰低,只能結果論
1000K

增加的像數是虛的? 沒有那麼簡單,千萬別低估工程人員的努力。如果只是簡單插植,那阿貓阿狗都會做,但人類可是花了很多功夫夫才做好。而且相機品牌商的研發貢獻度超低,畫質被追上大家都不意外

2022-06-22 10:47
lends

沒有人會否定相機的能力,只是手機越來越多的能力被大部份使用者接受,會去使用相機的就越來越少了。相機廠商就會持續抬高價錢,彌補獲利的缺口,讓那些少部分的相機使用者好好幫他們撐起業績。

2022-06-25 15:03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