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微單 大家會首推那一家? 那一台搭那一顆鏡呢??

kanako0605 wrote:
有看到NEX6的雜訊...(恕刪)


你那麼激動幹嘛??????
S家也常常被APSC陣營酸高ISO油畫感太重,也沒見像你這麼激動
dpreview有它對畫質的見解,別家網站也有自己的見解,就這樣

kanako0605 wrote:
話說如果NEX6的CP值比M43高階機還要高的多,那不買NEX6的而選擇買M43的不就是笨蛋?..(恕刪)


GX7從剛發表官方配20mm F1.7報價破4萬到現在平輸機身
不到2萬才多久時間?頂多半年,官方真的要好好檢討售價政
策,擺明了讓水貨商去炒,去宣傳,看看別家剛發表報價,
讚到爆表帥到殺到自家5T這才是每次S家有動靜會引起話題主
要原因而不是S會打廣告
PANA呢?水貨商真的要送匾給它,大家還需要談CP值嗎?這台不
用等它降價啦,也沒機會降價,除非有新機取代
http://photo.u-3c.com/article3548.htm

除了對Sony、Fuji還會關注外,其它廠牌已經引不起一絲興趣
AVCHD wrote:
除了對Sony、Fuji還會關注外,其它廠牌已經引不起一絲興趣


何必把眼光看這麼窄,我幾乎每一家都會去逛一下,看人家放毒,欣賞不同家的優點!
我也是在逛完一圈後,衡量自己的需求與預算所做的選擇!
ssword wrote:
畫質: GX7和EM5在DPReview的畫質評價都比NEX6好, 大約是NEX6 kit鏡表現太差了
Features: GX7 > E-M5 > NEX6
Ergonomics & handling: E-M5 > GX7 > NEX6
Viewfinder / screen rating: E-M5 > NEX6 > GX7
Performance: E-M5 > GX7 > NEX6
總體評分: E-M5(80金獎) > GX7(79銀獎) > NEX6(78銀獎)
光是這幾項排序就不是大家都一樣了 各項權重也有很大的影響
最終分數這麼接近 排名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再者那些用家也不一定認為多那一兩分值得那個差價吧?


ssword wrote:
景深: 淺景深也要考慮鏡頭焦段與光圈
M43原廠定焦可以玩到42.5mm F1.2, 75mm F1.8, 還有三隻F0.95
NEX原生鏡最多只有50mm F1.8, 玩定焦NEX景深極限沒有比較淺
變焦鏡M43在標準/小望遠焦段都有F2.8, NEX只有F4, 玩變焦NEX景深極限也沒有比較淺
也就是說在各自系統內玩淺景深極限, NEX目前受鏡頭限制有志難伸
這樣沒有考慮價格因素囉
財力夠玩到M43淺景深極限的人還是少數 大部分的組合NEX景深還是比較淺的
況且都可以接受手動鏡了 比較時限制只能用原生鏡好像也不太有意義

ssword wrote:
Imagingresource已經有比較GX7 & NEX6 @ ISO 3200
所以Imagingresource也認為NEX6較佳囉

allen6812 wrote:
我真不知道那放大100%才能看出的細節差異有哪個在欣賞照片的人會去這麼做
高畫質的感光元件不只是放大100%才能看出的細節差異
隨著ISO拉高 除了雜訊和細節外
色彩和明暗的失真程度也會有差別

kanako0605 wrote:
有看到NEX6的雜訊多又髒髒的。GX7看起來乾淨許多。

SONY用戶以往不是都只看雜訊判定勝負的嗎?以前P家舊機選擇保留細節所以雜訊較多,就被批高ISO很差。
怎麼現在又反過來批評P機抹太多。
那兩張看來是GX7抹比較多
其實純淨度和細節的取捨本來每個人就各有所好
而這也是可以在後製或機身設定上調整的
想要兩者兼顧則須仰賴良好的"訊噪比"
而這一點目前沒有任何M43感光元件比的上NEX.

kanako0605 wrote:
話說如果NEX6的CP值比M43高階機還要高的多,那不買NEX6的而選擇買M43的不就是笨蛋?
買NEX7的也是不如買NEX6就好,差不多意思吧,旗艦機的CP值一直都不是最高的。

而RX100也可以打贏NEX,買NEX而不買RX100的人也是笨蛋?
還是盲目崇拜SONY品牌到,覺得一定樣樣都超好超強超厲害的,隨便買了S牌絕對打死別家,不買S牌的也是笨蛋?
甚至老問題,S用戶都說NEX樣樣都比M43要好,連體積重量都贏了,那那些不買NEX而跑去買M43的人原因又是?
我也只是分析一下我認為NEX6的CP值高於EM5/GX7的原因而已
我並沒有什麼說NEX6完勝 買其他的相機都是笨蛋吧?
每個人需求喜好本來就可能不同
如果你很需要5軸防震或多幾顆自訂鈕 那EM5/GX7也許是個好選擇阿

且個人主要看相機本身 是不是S牌我也不是很在乎
我常常覺得版上S粉不多 不理性的antiS粉反而不少
只要提到S牌相機的優點 把上就被批鬥成S粉



AVCHD wrote:
這台不用等它降價啦,也沒機會降價,除非有新機取代
http://photo.u-3c.com/article3548.htm
M43機皇EM1對焦大概0.14s
單眼機皇1Dx/D4/A99對焦大概也都要0.1s以上
如果a6000對焦真的是179點0.06s 那真的非常非常猛阿
Socrates boson wrote:
我也只是分析一下我認為NEX6的CP值高於EM5/GX7的原因而已

老實說,我也認為NEX6的CP值確實較高,細節較好.
但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不能只是看價格,NEX6不符我的需求就算送我,我也不會想用它(尤其是在體會到觸控對焦帶來的便利,我已不會去拿沒有觸控螢幕的相機.)

我因為看上GX7具備了我要的功能,如其中之一的電子靜音快門(當前一台相機在拍攝上課紀錄,因快門聲干擾到學員時,就更加確認了我的需求),同時M43出了顆超輕巧的旅遊鏡(14-140mmII),而讓我繼續留在M43選GX7.另外用了以後才知道GX7連點測光都可以觸控點選測光位置,真覺得超貼心.

M43在含各焦段鏡頭後,整體的體積仍容易攜帶.
我為了要練習各種焦段上的攝影構圖,而想一次帶齊鏡頭,換來的犠牲些細節是我可以接受的.
M43系統對焦速度快與電子性能成熟,鏡頭小巧所以更換快速,易於速寫,錄影也很優秀,所以目前仍是我的最佳選擇,如此而已!!
Socrates boson wrote:
如果a6000對焦真的是179點0.06s 那真的非常非常猛阿...(恕刪)


Sony也吃到p家口水,這種說法並不恰當,對焦速度牽涉鏡頭,環境光
追焦表現,實際使用不會那麼美好,也會引來dslr用戶質疑,內坎相位
對焦點幾乎涵蓋整個畫面這點倒是值得肯定,這項技術才發展不久Sony
已經運用自如了(看看手上的nex6內坎相位區域小又太集中,才差一代啊)
用過混合對焦才能體會它的快跟準,只要落在內崁區域內一整個神勇
,追焦一大利器
α6000(內崁相位對焦179 點佈滿92%畫面)

(圖片來源:DPreview)
NEX6(內崁相位對焦99點集中於中央)



Socrates boson wrote:
光是這幾項排序就不是大家都一樣了 各項權重也有很大的影響
最終分數這麼接近 排名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再者那些用家也不一定認為多那一兩分值得那個差價吧?


每個人心中的權重不一樣, 所以閣下比來比去其實也沒有太大意義
看閣下比還不如看Imagingresource, dpreview, cameralabs的比較還稍微更有說服力些
(畢竟人家專門在做評測比較, 有數字有圖片)
很多用家就是看中特別幾項功能才下決定(也包含選NEX的決定), 值不值那差價不應由閣下決定或質疑

Socrates boson wrote:
這樣沒有考慮價格因素囉
財力夠玩到M43淺景深極限的人還是少數 大部分的組合NEX景深還是比較淺的
況且都可以接受手動鏡了 比較時限制只能用原生鏡好像也不太有意義


財力夠不夠, 依然不是閣下可以決定. 畢竟要玩淺景深, 銀彈是一定要的
一個系統能提供更多更廣泛的選擇才是正道. NEX目前能提供的原生鏡選擇就只到那裏, 可以再加油

Socrates boson wrote:
所以Imagingresource也認為NEX6較佳囉


大部分網站都認為NEX6高ISO較佳喔, 畢竟它底大 不過NEX6的高ISO只領先E-M5 0.3級
若各自搭配自家最佳變焦鏡12-40 F2.8/16-70 F4,
一級光圈差距反倒讓畫質優勢落在E-M5這邊

Socrates boson wrote:
我也只是分析一下我認為NEX6的CP值高於EM5/GX7的原因而已
我並沒有什麼說NEX6完勝 買其他的相機都是笨蛋吧?
每個人需求喜好本來就可能不同
如果你很需要5軸防震或多幾顆自訂鈕 那EM5/GX7也許是個好選擇阿


所以大家都同意E-M5, GX7 CP值也不錯(中階機身賣到兩萬算佛心了, 看看Canon 70D的價格....)
要說NEX6 CP值更高, 個人也是不反對的

================================================================
話說E-M5目前還佔據Amazon微系統相機銷售榜排行第35, 50, 78, 79的位置,
以2012第一季開始發售到現在整整兩年的"年紀"來看, 賣的算是不錯又長青了
(NEX6目前也有雙鏡組排第36, NEX6是2012第四季開始發售)
仔細看
Imaging Resource裡跟m43有關的照片,很多都沒跑到位。
如果他們只靠機身內的自動對焦功能而得到這樣的結果,
那麼EPL是我看到最準的,GX7、e-m5、e-m1等則都是沒跑到位,
只是景深夠,所以剛好感覺有準焦。
結論...圖的參考價值有限。

補充,fuji對細節的表現肯定是最差的
fake802 wrote:
如果他們只靠機身內的自動對焦功能而得到這樣的結果...(恕刪)


除了有特別測準焦率外一般專業網站都用手動對焦來排除一些變數
,不管imaging-resource還是dpreview都是用手動對焦測試
imaging-resource網站APSC以上片幅大多統一用Sigma 70mm F2.8 EX DG Macro
M43片幅大多用OLYMPUS 50mm鏡頭去測
盡量把鏡頭統一主要是公平起見,不然測出來有人說機身問題有人扯
鏡頭用太爛會沒完沒了,鏡頭有鏡頭的獨立頁面針對鏡頭進行測試
是的, 而且露很大. 希望sony繼續保持研發精神, 不要太現實看短不看長做出人神共憤的決定.
CN其實就是基本盤大; 堅持下去到架構轉換行金交叉點時, a-mount就會再次成長! 此時讓人有機可趁, 實不是明智之舉. 低調一點作 e-mount就好, 大家都看得到! 說到那個五軸防震, 配super high像素才是絕配!

AVCHD wrote:
不管imaging-resource還是dpreview都是用手動對焦測試...(恕刪)


如果你說的是事實,那可能的答案有兩種,
一,Imaging Resource拍攝的態度很青菜,所以才有這種狀況出現還敢放上來
二,Imaging Resource擺明了要給M43陣營一點顏色瞧瞧,所以先打斷他腳骨

仔細比對都會發現同樣的結論...除非過個一陣子後他們又偷換圖






觀察點:

這個標示是否清楚,偏綠的衣服是否有細節,那個顯然偏離焦點的手是否有細節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