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Sony相機被酸!


kfegk2002 wrote:
各家廠牌各有優缺點,那你說說sony相機哪裡不好?...(恕刪)

我想應該是品牌不好吧。
ξ( ✿>◡❛)▄︻▇▇〓
怎麼樓主會感覺01網友會比相機店老闆更有愛心?
這這這...是剛出賊坑馬上跳火坑.....幫不了你
貼在綜合版有蓋大樓的潛力,剛過完年就來這勁辣
冷飯快炒,不想被酸可以買CN,不然買Casio、
Samsung、Pentax、也可以,基本上說聲"喔"
就不會再聽到CN鐵粉碎碎唸的下一句了
SONY還好吧,電子表的Casio,自拍美膚機不也賣到到處缺貨。
Qmmmmmmmmmmmmmmm wrote:
做得出好感光元件跟做...(恕刪)


大大您說的沒錯~

做得出好感光元件 的確是不代表做得出好相機...

但是經過時間的淬煉~是可以做出好相機的~

但是做不出好的感光元件的廠商 我看要做出好相機或突破瓶頸

我看很難吧~應該也是做不出來吧???

還是您又要為反對而反對的繼續反駁我所說的?

小弟認為啦:

其一:

連重要的感光元件都無法做到技術領先了...還能有多大進步? 這就不得而知~

以目前來說~感光元件還不是要跟家電廠買?

如果真的如SONY總裁:平井一夫說的~高階感光元件~未來將不外賣~留下來給手機與相機部門使用的話

那現階段向SONY買感光元件的廠商~會如何呢?這應該也可能很難預料吧

其二:

在SONY不賣感光元件給其他廠的情況下~你覺得~其他廠要努力多久才能追上SONY在感光元件上的領導地位?

其三:

以SONY現時繼續領先的感光元件科技~專注研發相機部門與鏡頭~那你敢保證未來SONY的相機~

在SONY相機部門的努力與世界上各個消費族群的淬煉之下~難道做不出好相機??

還是您永遠只認為只有C/N兩家才是好相機??


kfegk2002 wrote:
各家廠牌各有優缺點,...(恕刪)


唉唷~說穿了~他們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阿...
雖然現在是用Nikon的系統

但還蠻喜歡Sony拍出來的顏色

顏色飽和、自然,不會顯得髒亂

再加上最近出的a7R 輕巧畫質又好

如果有錢的話真的很想買一台
老板說實話也要被說酸?
今天是Sony市佔率第一?而老板故意說謊嗎?
事實上!沒有!

在單眼市場裡面sony還是小眾,也是事實。

sony 的cmos製程跟成本控制很強,但是cmos並不等於DSLR相機的全部。
哈蘇找sony合作,除了製程精良品質穩定之外,多半成本控制上的考量。背後的調校上多半必須有哈蘇自己的心得跟獨到,講白了多半是商業考量,不需要再自己經營一個卡口跟鏡頭群,還可以順便愷愷蔡司的油。
創造1+1+1>2的效果。

否則sony也不需要另闢蹊蹺搞無反。
鏡頭群是sony族的硬傷,除非sony夠重視這一塊,並且花很長的時間去經營,不然一直都只能是C&N的後面。
事實證明,微單只在亞洲市場發燒,歐美的市場也不太吃無反的帳。
sony在這方面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但是是否能夠長期經營出績效,鏡頭跟機身可供參考的一些使用資料還有資料串,必須靠真正的使用這來長時間建立。
只靠這種嘴砲跟討暖串是對sony的單眼市占沒什麼正面幫助。
我對CN兩家無愛無恨也無感覺,手邊至今還是Minolta末代孤兒D5D...

Minolta誕生、和Leica合作、搞自己的玻璃工廠時,CN兩家還不知道在哪邊呢......

吸收Minolta的光學歷史、Konica的色彩演繹、以及自家的電子技術重生的sony單眼,
CN兩家是真的有強到哪邊去嗎?

沒有足夠龐大的鏡群是Minolta時代留下來的問題,當然也影響了職業市場的選擇。
可是市佔率不是一切!

汽車版也常流行一句話:難道你以為toyota的車贏過牛馬蛙嗎?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Yes!慢快門配腳架再外加魯肉.....啊,不是啦!是再加小光圈所拍出來的。(改天傳用手持高ISO拍木馬給你看!)
qk8888 wrote:
請問你這是慢快門+腳...(恕刪)
我自己用olympus
朋友要入門
我也是推薦他們用C或N
畢竟量大
要買原廠或副廠配件相對便宜和方便

但是EVIL市場
目前是SONY和4/3比較成熟
至少比N或C投入更多的心力
A7是不錯的選擇

樓主放寬心啦!各行各業甚至政治難免都有"西瓜偎大邊"的效應!生意人嗎,為了拉住客戶,

通常都會推市佔率高的領導品牌,事後比較不會被抱怨鏡頭或週邊不好買...,

尤其碰上女性同胞...最怕被抱怨照片拍起來"不美"! 如此一來...不就"得罪"客戶了嗎!?

假如我是老闆,可能也會推富士或Canon這類公認色彩比較"討喜"的機型...!

其實,私底下相機店主可能是拿A7玩轉接,還玩得不亦樂乎!

在老手或玩家手上,熟知各陣營優劣得失,懂得活用善用手上的器材,所以各品牌只是截長補短的工具,

就比較不會執着於品牌迷思! 但是,做生意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