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是GF3X的逆襲還是大光圈鏡頭小DC的崛起?

m43的片幅是1/1.7的4倍大.
但高階DC F1.8-2.0的光量卻也接近F3.5的3-4倍大,加上BSI....
大片幅贏的部份卻被小光圈KIT鏡輸回去.....誰贏還很難講.

這問題在哪? 我想是m43系統太輕敵了.
以為只靠片幅就可以壓倒高階DC....

不能否認一機一鏡是EVIL入門用戶的主流.
m43如果要一機一鏡打敗高階DC, 應該要推出F2.8或更大光圈的KIT鏡.
免得大片幅贏的被小光圈輸回去.
重點在於感測器是否能在短時間(小快門)吃到足夠的光.
否則空有較大片幅卻得拉長曝光時間或拉高ISO,結果也沒發揮優勢.
因為F3.5大片幅被逼著用ISO800,來和F1.8小片幅的ISO200做比較.

m43本身是很好的設計.
但是配上F3.5的KIT就浪費了其小片幅容易做大光圈的優勢.

所以結論是要玩m43就最好砸錢把20mmF1.7或25mmF1.4一起帶回家?
否則只帶F3.5變焦鏡和帶台F1.8-F2.0的高階DC的差距很有限.....
我是蠻看好X-10.....那個2/3吋+大光圈.
(廣角F2.0最大光圈,望遠F2.8)


如果m43陣營肯弄出F2.5的變焦鏡.
自然能把與高階DC差距拉開.

若是聳動一點做出F2.0起跳的變焦鏡.
那下次標題有可能變成 "是NEX的崛起還是大光圈鏡頭m43的反擊?"
畢竟F2.0足以讓其在同樣光照下比NEX的F3.5KIT用更低的ISO來拍.
......但是偏偏m43就是一直停在f3.5.

但被高階DC威脅最大的恐怕不是m43....而是Nikon1
它配那10-30mm F3.5-5.6變焦鏡.....光圈也很小.
CX的尺寸只有高階DC的2倍大.但是進光量F1.8-2.0是F3.5的3-4倍大
也就是說每個感素的進光量其實只有高階DC的一半....這比用KIT的m43還慘多了.
除非感光元件有驚人的優勢,否則真不知到Nikon1+kit鏡要怎麼玩下去.
明明CMOS只比高階DC大一點的尺寸,為啥DC能做到F1.8-2.0.
EVIL的變焦KIT鏡卻非得受限於F3.5-....?
是為了costdown還是減小體積?

很奇怪的是小片幅以更小型的鏡片就可以做出大光圈鏡頭.
理論上成本應該比m43/NEX更低,可是開出來的價錢都很讓人吐血.
例如PentaxQ小小根的變焦5-15mm F2.8-4.5想賣到300USD
這在一般單眼幾乎可以買2隻更大管的KIT鏡了....到底成本是花在哪?

難道鏡頭成本和片幅無關嗎? 但是一般單眼的APSC鏡和FF鏡的確有明顯價差.
很抱歉個人買不下手小片幅的evil....不是迷信大感光元件.
只是目前這些EVIL廠商根本把我們當凱子.
如果X-10其等效112mm時仍有F2.8大光圈,那只比它片幅大一點點的nikon1.
配上望遠端只剩F5.6的變焦鏡的優勢在哪?
(片幅只小贏30%,但進光量大輸75%,這.....)

不管噱頭有多少,相機最後還是看感光元件和鏡頭的搭配.
目前入門的EVIL大部份機種好像都沒有高階DC的"有誠意".
高階DC被低價單眼吃掉不少市場,反倒激發出規格大放送的決心.

zactimce wrote:
W大大,您說得我認同...(恕刪)


如果照你的邏輯去想
那只買DSLR (600D/D5100/A55...什麼什麼的)只跟上18-55也都是呆子了嗎?
他們還要比m43更笨大啊?(啊...我知道在"等效光圈景深(?)"上他們有一點點不明顯的優勢)
在"日常使用"中, 他們不是"更沒有意義"嗎?

m43的長焦段當然及不上小白兔, 小黑6等等高階鏡頭
但我也不會覺得會輸給EFS55-250那樣的入門鏡頭吧?
當然m43的價錢有點(十分)高就是

最後
他們因為廣告/潮流/什麼的關係買了m43
但發現m43沒有大光圈小DC好用, 這應該不是m43的錯吧?
難道我因為01的勸敗文買了什麼又是01的錯嗎?
再者, 他們在購買這"可換"鏡頭的相機時就想定將來一定不會添購任何鏡頭嗎?
這不是很矛盾嗎?
這亦是廠商為什麼先要令你買機身的原因
而我想, "可換"和"不可換"作什麼比較都沒有什麼意思吧
畢竟最大的特性也無視掉的話, 其他的也可以無視吧

此外
m43的原意是小型系統
如果一開始就作大光圈的變焦鏡會把別人嚇走吧?
X鏡的12-35和35-100在明年初就會登場
不過, 已經稱不上小巧了
zactimce wrote:
W大大,您說得我認同...(恕刪)


你的角度在於堅持只把M43當成是一台跟DC一樣的隨身機,
說真的要比隨身,請問哪一台單眼可以跟小DC或手機比?
每一台單眼都要填海了啦~~

買M43的人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
而不是由一群不愛用M43的人說三道四。

M43目標是要更輕巧更好攜帶,
在畫質和體積之間取得平衡的系統,
對上,整套系統包括鏡頭,只要他比單眼、甚至NEX輕巧好帶就夠了,
對下,只要他能夠釋放出比DC更好的畫質,
甚至配上好鏡頭的時候可以達到中高階單眼的畫質就夠了。

這是一個輕巧為主的單眼系統。
而非是一昧要跟小DC去拼體積。
所以光是這個命題就覺得很奇怪,
至於望遠焦段你說你不敢恭維...
那也要看拿什麼來比?

再來,
有哪一套單眼系統不花錢嗎?
有哪一台單眼系統只靠KIT就可以得到最高畫質?

在X14-42出來之前,沒有這種命題,
大家用小巧的20mm開開心心拍照,
X14-42的推出只是多了一個選擇;變焦鏡終於變小了,
出門在外更好攜帶,
而且GF3並非此系統的極限,
同時代推出的G3高ISO就比GF3更好,
如果高iso不行就無一是處,那一些高ISO不強的DSLR,
比如A77,若規定只能搭配KIT,在低光源將何去何從,
難道你要評價他比小DC還不如?

說到底,請認清這是一個單眼系統,
微型單眼M43系統成熟度雖然比不上N.C大廠那樣,
但跟NEX相比的話還綽綽有餘...
廠商也不會希望你只買KIT,
如果KIT就可以釋放出最高畫質那還出其他鏡頭幹嘛?
而且有鏡頭可以選=勝過沒有鏡頭可以選,
不要把NEX沒鏡頭可以選的困境套在M43身上!
單眼是錢井深,這句話流傳得還不夠廣嗎?

而且雖然只是KIT,也還是有人可以發揮得很好,
並非如本樓說得如此不堪。

也許你不喜歡M43,比較喜歡XZ-1的畫質,我並非要說服你什麼...
只不過M43的14-45KIT我玩了半年多才購入20mm,畫質感受還是比DC好很多,
當然我不會否認XZ-1很好用,即將推出的X10感覺也很棒...
但這樣的一篇畫質比較標準只建立在低光源高ISO,
還規定不可以拿「餅乾」大光圈來比,(定焦又怎樣)
我覺得這一篇的實際測試數據,和我實際的使用經驗有落差,就這樣而已。

Waffenss01 wrote:
m43的片幅是1/1...(恕刪)

難道你們沒想到
把光圈造得大大
的確可以把和小DC的距離拉開
但相反就和DSLR的距離變近了
然後又有一堆人跑出來炮"如果差距不明顯, 為什麼要選m43?"

m43會大賣就是因為中庸之道走得很好
目標明確, 可能會選小DC , 全片幅, 或者M43
但目標不明確, 更有可能選M43
試問有多少人目標可以看得很明確?
在下自問就辦不到了

這就是m43營銷厲害的地方, 想前想後也會考慮的相機

good69 wrote:
你的角度在於堅持把M...(恕刪)


G3 1600iso(含)以下比NEX-5(不是5N)無論雜訊, 細節都還要好(dpreview評測)
只有色彩(DR相關)上還有距離
這點實在令人很驚訝
不過很多大片幅支持者不接受這事實吧

Waffenss01 wrote:
你的角度在於堅持只把M43當成是一台跟DC一樣的隨身機,
說真的要比隨身,請問哪一台單眼可以跟小DC或手機比?
每一台單眼都要填海了啦~~


嗯,對我和我的一些朋友而言,M43確實是為生活及一般出遊用途的隨身機
但是需要有相當畫質且在生活用途達到"可用"的條件.
單眼也不用填海,我想出去拍照或是幫拍朋友婚禮時就會換成5D


買M43的人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
而不是由一群不愛用M43的人說三道四。


我也買M43,所以我知道我要什麼,所以也知道對我而言M43還缺什麼
我愛不愛M43對現實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我也不會盲目的催眠自己M43什麼都好...
但請你不要扣帽子在我身上


M43目標是要更輕巧更好攜帶,
在畫質和體積之間取得平衡的系統,
對上,整套系統包括鏡頭,只要他比單眼、甚至NEX輕巧好帶就夠了,
對下,只要他能夠釋放出比DC更好的畫質,
甚至配上好鏡頭的時候可以達到中高階單眼的畫質就夠了。


這點我同意


再來,
有哪一套單眼系統不花錢嗎?
有哪一台單眼系統只靠KIT就可以得到最高畫質?


花不花錢看興趣,對我很多買M43的朋友而言
買M43只是為了拍照畫質更好,成功率更高
對他們而言,機身+kit已經是預算的上限
叫他們買一顆三萬塊的鏡頭...(不是每個拍照的都是狂熱份子)
另外,我從一開始就講了,我從沒說kit畫質差
只是kit室內不能太能用是事實
我只希望能有個大光圈標準變焦鏡


在X14-42出來之前,沒有這種命題,
大家用小巧的20mm開開心心拍照,
X14-42的推出只是多了一個選擇;變焦鏡終於變小了,
出門在外更好攜帶,
而且GF3並非此系統的極限,
同時代推出的G3高ISO就比GF3更好,
如果高iso不行就無一是處,那一些高ISO不強的DSLR,
比如A77,若規定只能搭配KIT,在低光源將何去何從,
難道你要評價他比小DC還不如?


X14-42出來前,kit室內不好用就已經存在
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只用20mm開開心心拍照(抱歉,我喜歡變焦)
別扯到別家,不然樓會歪掉...



說到底,請認清這是一個單眼系統,
微型單眼M43系統成熟度雖然比不上N.C大廠那樣,
但跟NEX相比的話還綽綽有餘...
廠商也不會希望你只買KIT,
如果KIT就可以釋放出最高畫質那還出其他鏡頭幹嘛?
而且有鏡頭可以選=勝過沒有鏡頭可以選,
不要把NEX沒鏡頭可以選的困境套在M43身上!
單眼是錢井深,這句話流傳得還不夠廣嗎?
而且雖然只是KIT,也還是有人可以發揮得很好,
並非如本樓說得如此不堪。


NEX也中槍,看來你真的不太喜歡Sony...


也許你不喜歡M43,比較喜歡XZ-1的畫質,我並非要說服你什麼...
只不過M43的14-45KIT我玩了半年多才購入20mm,畫質感受還是比DC好很多,
當然我不會否認XZ-1很好用,即將推出的X10感覺也很棒...
但這樣的一篇畫質比較標準只建立在低光源高ISO,
還規定不可以拿「餅乾」大光圈來比,(定焦又怎樣)
我覺得這一篇的實際測試數據,和我實際的使用經驗有落差,就這樣而已。


總歸,對我而言,M43目前的標準變焦鏡頭確實沒有XZ-1來的好用
若你用過14-45mm半年,你應該可以理解我說的光圈小的窘境..
20mm無庸置疑的是顆好鏡頭,但不能變焦所以不在我的考量點中
這篇的樓主比較標準是在"實用"性而言,只是或許你沒用過大光圈類單所以無法體會吧..










zactimce wrote:
嗯,對我和我的一些朋友而言,M43確實是為生活及一般出遊用途的隨身機
但是需要有相當畫質且在生活用途達到"可用"的條件.
單眼也不用填海,我想出去拍照或是幫拍朋友婚禮時就會換成5D

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很OK呀...
除了你和妳朋友之外的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需求不是嗎?

zactimce wrote:
我也買M43,所以我知道我要什麼,所以也知道對我而言M43還缺什麼
我愛不愛M43對現實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我也不會盲目的催眠自己M43什麼都好...
但請你不要扣帽子在我身上


...那句話不是針對你啦...


zactimce wrote:
花不花錢看興趣,對我很多買M43的朋友而言
買M43只是為了拍照畫質更好,成功率更高
對他們而言,機身+kit已經是預算的上限
叫他們買一顆三萬塊的鏡頭...(不是每個拍照的都是狂熱份子)
另外,我從一開始就講了,我從沒說kit畫質差
只是kit室內不能太能用是事實
我只希望能有個大光圈標準變焦鏡

M43明年推出個大光圈變焦,
你說不定到時候反過來嫌價格貴。
什麼都可以嫌...
這樣...我能說甚麼呢...

你自己都說了,花不花錢看興趣...

zactimce wrote:
X14-42出來前,kit室內不好用就已經存在
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只用20mm開開心心拍照(抱歉,我喜歡變焦)
別扯到別家,不然樓會歪掉...

所以你比較適合XZ-1呀~~
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不能接受餅乾定焦,不然M43怎麼會熱賣?
至於扯到A77只是舉例...哪一家並非重點,
重點在於高iso至上的論點。

zactimce wrote:
NEX也中槍,看來你真的不太喜歡Sony...

你不必就此指控我不喜歡SONY阿...(不然我怎麼會下手把PS3買回家)
NEX其實是不錯用,但目前系統成熟度比較不佳也是真的...
至於歪不歪樓,
樓主S家的人都可以拿M43的東西來開課了,我這樣講只是還好吧。


zactimce wrote:
總歸,對我而言,M43目前的標準變焦鏡頭確實沒有XZ-1來的好用
若你用過14-45mm半年,你應該可以理解我說的光圈小的窘境..
20mm無庸置疑的是顆好鏡頭,但不能變焦所以不在我的考量點中
這篇的樓主比較標準是在"實用"性而言,只是或許你沒用過大光圈類單所以無法體會吧..


使用M43的我當然知道M43的限制在哪裡,
我並不會說M43什麼都好什麼都完美,
所以我不太會去說什麼M43逆襲打趴XXX之類的字眼。
但我也不會一昧看樓主說什麼就毫不懷疑全盤相信,然後說什麼支持+1...

總之還是要看人需求去買呀...
並不是你不喜歡,就打翻一船用M43的人,
我也懂得你說的光圈小在室內比較不易使用,
不過拍照又不是只會在低光源下拍攝...
另外我也說了我不會否認XZ-1使用上不錯用
但此命題本來就怪,規定單眼只能用最普通的KIT。
相較大光圈鏡頭,普通KIT本來就"比較"不適合低光拍攝,不只是GF3。
另外低光源之下也並不是只能靠大光圈、高ISO,
不然等於把各家的神燈丟在一旁啦...
(比如擔任婚攝,難道你會想要只靠高ISO獨撐一整場嗎...應該不會吧...)

但我同意,不想做功課的人,買類單是比較輕鬆簡單的選擇...
good69 wrote:
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很O...(恕刪)


別說神燈了,GF3無法外接閃燈
GF系列也被廠商認定有閃燈需求的人較少
且反過來說,XZ1還有熱靴呢...

我想不用討論到所有的M4/3去
標題很明顯的就是GF3 VS 大光圈DC

GF3要大光圈,就得要再掏出NT13000買20mm
有多少GF3的用戶願意這樣投資?

如果今天販售者銷售時,告訴消費者一個真像
說明如果要達到廣告片那樣~大光圈的背景虛化效果
必須加購20mm,所以總價來到了NT30000

你認為消費者還會選擇GF3嗎?

而您也說了「不想做功課的人,買類單是比較輕鬆簡單的選擇...」

我的想法正是如此,太多不想做功課,預算又低的人想買單眼
與其去強推DSLR或是EVIL,我覺得類單會比較合乎期待

不然哪天又會來抱怨買了單眼拍不夠遠、拍不夠近
然後你再告訴她要要再花幾千幾萬買xxx鏡頭
到時不被罵到臭頭才怪...相信各位都多少有這類經驗吧

當然對於淺景深很迷戀的人,類單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嚴格來說M4/3也不太適合)

不過根據01上蓋的大樓,大光圈DC的近拍半身人像
背景還是可以有點虛化的效果,尤其是望遠端還有F2.5的XZ1

總之,預算低又貪輕便的人
推薦可換鏡頭相機之前,最好先告訴對方可能會遇到的瓶頸與開銷
不然硬推勸敗單眼導致的結果,就是浮濫的D90、550D的拋機潮

所以回過頭來,還是推薦高階DC最保險...
個人認為這是最適合低預算、想淺嘗攝影、慢慢培養興趣的人
高階DC拍得好的人,換到DSLR時,也會進步的比較快
誰說買高階DC就學不到技巧?有限的硬體架構下,才更加的考驗技術了

直上可換鏡頭系統有好有壞,壞就是預算不夠的人
光靠一顆KIT想打遍天下是很容易遇到瓶頸的
到時又沒錢換鏡頭時,就有點尷尬了

其實,問題一直都不在於器材
而是大多數消費者的心態不夠健全
加上廠商一直推低價可換鏡頭系統
讓許多消費者誤以為兩萬左右就可以得到“單眼級”的畫質
根本就不明白可換鏡頭系統本質上就是個錢坑....
尤其想擁有過去DC那樣的泛用性,那根本是錯誤的期待
現在單眼好夯
尤其是像GF系列這種..偏向女性市場的
通常就是一機一鏡,不會想買鏡頭
連想擁有相機的也都是這樣的想法...
至少我身邊的例子每個都是@@~
畢竟高階DC再貼一點錢就能升級到單眼
而已不管是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比較潮
跟哀鳳一樣..當身邊的人開始用的時候..就會不買跟不上流行
只能說市場策略打的太好了~~
woodlcw wrote:
難道你們沒想到
把光圈造得大大
的確可以把和小DC的距離拉開
但相反就和DSLR的距離變近了
然後又有一堆人跑出來炮"如果差距不明顯, 為什麼要選m43?"
.(恕刪)


這羅輯怪怪的.
因為照這樣講,高階DC做大光圈也會和m43相近, 那就有一堆人砲
"如果和m43重量差距不明顯, 為什麼要選高階DC?"
但事實卻相反,
片幅越小其成像圈要求也越小,更容易做出小型化大光圈的鏡頭.
所以高階DC可以輕易做出最大光圈F1.8至2.0的變焦鏡.
雖然尺寸重量會大於小DC,但還是明顯小於m43.
因為片幅越小,鏡頭越能做的小.

這道理在nikon1,m43或APSC也一樣才是.
nikon1比m43小所以理論上更容易做出比m43便宜小巧的大光圈鏡.
m43比apsc小所以理論上更容易做出比apsc便宜小巧的大光圈鏡.
apsc比FF小所以理論上更容易做出比FF便宜小巧的大光圈鏡.

m43需要的成像圈小很多.
就算做大光圈變焦鏡也能比同級的APSC/FF鏡要小的多.
主要是肯不肯做的問題.
m43的定位本來就應該介於高階DC/APSC DSLR之間.
現在問題是EVIL機的KIT太沒誠意.
導致根本和高階DC無法拉開,
個人認為KIT鏡本來就無法發揮不是好理由.

因為就算是一般入門DSLR+KIT鏡,其畫質也比DC好的多.
m43既然片幅小,當然光圈要大於入門DSLR.
光圈小於高階DC則是可以接受.
例如
感光元件 : APSC DSLR > m43 > 高階DC
KIT光圈 : APSC DSLR(F3.5) < m43 (F2.x)< 高階DC(F1.8-F2.0)
這樣才比較符合m43在片幅比例中應有的定位.
不過目前確是 KIT光圈 : APSC DSLR(F3.5) = m43 (F3.5)< 高階DC(F1.8-F2.0)
m43的小片幅優勢沒有發揮在鏡頭設計上.

大片幅要做便宜大光圈是很難的,因為要很大的尺寸才能滿足成像圈.
但小尺寸反而比較簡單.
這不是做不到或是做了會被砲的問題, 而是市場策略.
反正消費者以為可換鏡頭的機器自動有高畫質.
廠商就樂於推出一些浪費機體性能的鏡頭噱錢,
為什麼高階DC肯衝大光圈? 因為市場以為DC畫質普遍不好,廠商反而要努力放出有誠意的規格.
所以我覺得這討論很有意義.

個人不排斥小片幅,甚至覺得PentaxQ這種小到不行的也很有意義.
問題只在於目前的變焦鏡頭光圈都慘到不行.
我覺得最瞎的是PENTAX-Q 8.5mm F1.9 KIT 要2萬6可買兩台高階DC.
但是片幅比高階DC小, 光圈也沒比較大. 而且還不能變焦.
這代表很多消費者以為可換鏡頭的相機一定比較"高檔",貴的東西一定比較好.
所以廠商也樂於用高檔的價錢賣.....

當消費者普遍了解相對昂貴的evil機也要有足夠光圈才能勝過便宜的DC時.
廠商才會感覺到市場壓力要推出更好的鏡頭.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