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用了M43的O家4年多,猶豫是否跳槽...


kouson wrote:
從EP3到EM5,...(恕刪)


跳A7II+FE35/2.8 or 28/2吧,但請把ISO直接設定AUTO ISO:6400

你的問題在於你手上的機器以現在的操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於現在的你,對吧?
既然『人』沒改變,當然就是投資『器材』了,
建議直接FF跳過APSC,換了FF就不會再有理由是機器的原因了,

版上很多高手會跟你說你還沒摸透EM5,這我相信~
但我們都只是『一般人』,拍照只是回憶與紀錄,不是創作(尤其你說你不修圖)
所以當器材可以彌補人為的因素,如果預算足夠升級FF何樂而不為呢?

出國、旅遊、回憶我都跟自己要求要有個觀念,
寧願畫質差也不要手震,就拿你埃及的照片,如果你肯相信你的EM5 ISO 3200↑的話,
畫質差點又如何?當下的回憶留下了阿
但這是我可以接受不代表你可以接受的條件,也不代表回文的網友可以接受,
所以如果升級器材讓你可以得到你滿足或可以接受的成果,
那這投資是值得的,當然會不會改善你concern的點?
答案一定會,但如果未來你發現FF還是不能滿足你呢?
那請升級『人』的部分吧~
is_stacey wrote:
跳A7II+FE35...(恕刪)


感謝大大非常中肯的回應
其實我這幾天有思索許多大大的回應
除了自己沒有好好駕馭em5之外
當然鏡頭也是一個因素,看了一些回文的大大照片
回頭看看自己用的鏡頭....
就只是貪圖方便跟便宜的旅遊鏡跟餅乾
這樣好像也不該太奢求

只是在多次不同的場合,確實感受到這些組合的不足
像是有次看伸展台的秀,我直接就把相機收起來
手機還比較聰明一點(畢竟電子性能的年代差很多,很現實的)
手邊的鏡頭都不是很能勝任那個近乎全黑的環境,不是光圈太小就是對焦過慢,iso拉高更慘
加上自己對這些設備很瞭解,用手機拍照跟錄影會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至於出國拍照我也跟大大一樣的觀念
不管怎樣就是要拍起來,畫質差也沒關係
放上來的,當然是失敗的才能凸顯我的感受,成功的照片也是有的
所以才會有想升級鏡頭或相機的想法

所以我選擇似乎有兩條路....
而我應該會選擇大大推薦的這條路線
這也是我這幾天下來在做的功課

感謝大大回文那麼中肯、委婉

kouson wrote:
至於出國拍照我也跟大大一樣的觀念
不管怎樣就是要拍起來,畫質差也沒關係
放上來的,當然是失敗的才能凸顯我的感受,成功的照片也是有的
所以才會有想升級鏡頭或相機的想法
所以我選擇似乎有兩條路....


如果經濟狀況許可,升級換系統或是雙機流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就算換了FF後發現了其他問題導致你換回m43或是APSC又如何,至少這過程中你得到了對自己來說很寶貴的東西叫做經驗...

一般我們覺得現有系統不能滿足往往是因為AF速度(拉風箱),快門過低(光圈不足??)以及夜拍的高ISO問題,我個人後來的做法是乾脆用手動對焦(因為不管怎樣按下去快門就一定會作動),到了傍晚或是晚上則改用固定快門光圈,寧願讓ISO飆也不要讓照片糊掉...

不過這終究也是我自己的經驗,只不過到後來我現在用的居然是一台堪用ISO最高只有1600還只能手動對焦的機身...XD

這張是晚上拍的(光圈F2),1/30的快門不足以凝結對面的小女孩,但是這樣跟我兒子剛好成為一個對比,雖然沒啥技術層面,但卻是我很喜歡的一張...
L1006386 by 柏宇 陳, 於 Flickr

室內有時測光對在亮一點的地方,可以有比較大的光影對比,這時其實也不需要這樣高的ISO...
L1007776 by 柏宇 陳, 於 Flickr

而相較以前喜歡拉ISO去拍夜景,最近反而是偏向壓低ISO去還原現場的光影...這張一般機身會自動拉到6400,但我看過不喜歡所以把它降到4000
DSCF3731 by 柏宇 陳, 於 Flickr
...上有FF與APS-C無反大軍壓境,下有表現愈來愈好的1吋機,

M43是否還是體積與畫質之間"最佳的"折衷方案...,其實有不少人是持保留態度的,

尤其是A7加入IBIS之後,拉走了更多用戶(尤其是轉接黨…);

小片幅的優勢本來就在於輕巧,高ISO表現不是這個系統的強項,

假如一直強調"夜拍表現"的話...,或許這個系統不會令你滿意!

只取一瓢飲 wrote:
...上有FF與APS-C無反大軍壓境,下有表現愈來愈好的1吋機,

M43是否還是體積與畫質之間"最佳的"折衷方案...,其實有不少人是持保留態度的,

尤其是A7加入IBIS之後,拉走了更多用戶(尤其是轉接黨…);.(恕刪)


M43是否還是體積與畫質之間"最佳的"折衷方案
我是持肯定的態度
至少我自己加入的攝影社團裡
FF和m43雙修的真的很多
特別是在錄影市場
M43還是有它的利基在

至於一吋機口袋機有它的市場在
但說到相機系統一吋以下已經被證明不可行了

轉接黨則是自從NEX出現後完全會不考慮M43
不過那已經是6年前的事了
對現在的市場也不會有影響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轉接黨則是自從NEX出現後完全會不考慮M43
不過那已經是6年前的事了
對現在的市場也不會有影響...

無反幾乎都可以轉接...,但很明顯我指的是"IBIS+解放視角"這個需求;

M43有長焦優勢,現在AF電子轉接環做的還算是堪用(E-mount & MFT我都有),

我不知道有什麼理由"自從NEX出現後完全會不考慮M43"!

還有減焦增光環又是另一種玩法與應用;不過講這些好像都跟樓主無關;

各系統都有其優勢劣勢,運用時取長避短就好,沒有什麼誰可以完全取代誰的問題!

是樓上其他先進有"婉轉"地提到FF...,才"順便"提一下小小的"個人看法",

但在此實在不希望又引起無謂的"片幅之爭"與"誤會",

而樓主好像一直反覆提到"手持夜拍"以及"可用ISO"的問題...,

或許大家心中早有答案但又不想惹麻煩,所以FF這個字眼直到很後面才出現,

免得有事沒事被人扣上"FF至上論者"的帽子;好心沒好報,何必!
Otakuchen wrote:
如果經濟狀況許可,升級換系統或是雙機流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經濟狀況許可,我也很想買 Leica M9....
不過....

=== 回到主題 ===

樓主也許可以考慮 E-M5 拍 RAW,ISO 的部分最高可以到達 3200、甚至 6400,之後再用 DxO OpticsPro 的 PRIME 演算法逼出 E-M5 的最高極限,不過可能就會稍微麻煩一點,需要透過 DxO + 運算時間來 Development

相關主題可參考: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9&t=3723045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只取一瓢飲 wrote:
無反幾乎都可以轉接...,但很明顯我指的是"IBIS+解放視角"這個需求;

M43有長焦優勢,現在AF電子轉接環做的還算是堪用(E-mount & MFT我都有),

我不知道有什麼理由"自從NEX出現後完全會不考慮M43"!

無意論戰
只是表達對轉接這件事的個人觀察
Nex於2010年發表時
因為片幅緣故基本上就已經是轉接黨的首選
目前狀況以較著名的論壇及FB社團來說
轉接以A7系統為最大宗無庸置疑
連A6XXX(NEX)/Fuji都很少見
(以作品曝光次數來論)
M43的轉接作品幾乎已經絕跡

我自己也是120/FF/M43都有
如果不是每種片幅各有所長也不用這麼無聊養不同系統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只取一瓢飲 wrote:
無反幾乎都可以轉接....(恕刪)


我可以很老實的說:這個難度真的超乎我這個一般人能夠理解的範疇了

MasaruRi wrote:
如果經濟狀況許可,我...(恕刪)


原來後有這招可以讓高iso不那麼難堪哦!

可是那些軟體跟術語...有聽沒有懂

忽然覺得前幾天有人回文iso 10000的圖顏色可以依舊漂亮
可能也是這樣處理的吧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