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求打鳥相機升級建議

AbdA wrote:
(註:通常拍這情最難呈現的---在頭部的毛髮紋理,與可拍得的連續變換動勁之美姿!)


笑死人的細節 還毛髮紋理咧, 算圖算到魚鷹爪子都不見了
MUS wrote:
笑死人的細節 還毛...(恕刪)

1.這種環境有拍過,再來說比較客觀。
2.有去看原貼處嗎?這一貼按讚的人氣不錯喔!
3.而你用了那個台面的去放大看,我用台後的1:1放大是這樣:

4.再看第一張的,相比下那抓子應該有碰到異物!
AbdA wrote:
1.這種環境有拍過,再來說比較客觀。
2.有去看原貼處嗎?這一貼按讚的人氣不錯喔!
3.而你用了那個台面的去放大看,我用台後的1:1放大是這樣:


1.再惡劣都拍過, 越南山區拍到晚上快6點連眼睛都快看不到了才等到目標鳥, 拍完用手電筒照路回家; 你這開放水域天還亮看得到鳥, 環境不錯了啦
2. 按讚人氣不錯就是一堆老人家眼力差只看縮圖, 我看過比你修圖更糟的, 一樣按讚更多
3. 你自己1:1一樣爪子修到不見.

照相修圖是可以, 自己慎選denoise和sharpen程度就好, 不要修得太誇張
修到連爪子都不見了, 還好意思說按讚什麼的
至於眼睛混亂的紋路和羽毛的黑邊就不講了, 整張變成AI畫圖
何必呢? 你好好一張圖其實拍得不差, 不修圖會怎樣嗎?
kidd6971

按讚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誘拍才拍的到的吧!! [笑到噴淚]

2024-09-03 22:32
AbdA wrote:
α6700

官網A6700每秒對焦次數資訊找不到啊? 每秒對焦幾次? 小型鳥的相對速度(時速/身長係數)和振翅頻率通常遠高於大型鳥,例如翠鳥由"起飛>下水捕到魚>離水>回到駐足點"通常總共只需1~1.5秒且振次頻率平均每秒數十次,所以拍飛行版小型鳥(如翠鳥下水、五素鳥出洞)所需的對焦性能和連拍速度比拍比一般老鷹和水鳥高很多!

每秒11張拍飛行版老鷹或水鳥也許夠,但拍飛行版小型鳥間隔0.1秒想要捕捉到某精彩瞬間或展翅角度不是不可能,只是要靠運氣巧合或多拍再挑選

我一直強調我的問題在 "小型鳥飛行版",如果只拍老鷹和水鳥的飛行版我目前設備的成功率還能接受不一定要馬上升級
kidd6971

你問他這個沒用啦......他拍野生動物需要誘拍才拍得好!!

2024-09-13 1:20
林永彬 wrote:
翠鳥出洞,手持600端追焦,A1 200~600

厲害,林大的飛行版翠鳥和五色鳥作品就是我的目標! 手持追焦讓小鳥在畫面中維持一段時間需長期練習,而相機追焦性能是必備的

林大選擇手持入門且較重的200-600G而非您手上現有較輕且高階的100-400GM加1.4x倍鏡,"主要原因" 是後者那些相對缺點? 例如: 光圈較小ISO相對高? 或景深較深散景不夠? 外變焦調緊操控慢調鬆則垂頭? 對焦相對慢? 畫質相對差? 另是否建議100-400GM+2.0x?

聽說若以高像素(如A1)同距離拍同目標物,用100-400GM直接大裁後雖像素相對200-600G低,但如果只在855萬像素的4K電視看畫質反而比200-600G好,您同意嗎?

除了較老的A1,依我的需求有無建議Sony哪幾台較新的機身?
林永彬

以拍鳥來說,400端真的是太短了,加上1.4X光圈又太小了,400端散景還是沒600端漂亮,而且是外變焦所以我已經把它給賣了,SONY我只用過A7R3,A9,A1當然推A1

2024-04-26 18:21
PY8888
PY8888 樓主

林永彬 了解謝謝

2024-04-26 21:17
林永彬 wrote:
五色鳥A7R3 200~600手持追焦,如果像新店灣潭或是一些紅嘴鷗餵魚誘拍的,入門機就拍得到了,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我好心在這一直回應,突然有感覺自己好笑而多餘了。

就只對您作以下的回覆...
1.那紅嘴鷗並沒有被餵魚誘拍,而是在宜蘭礁溪田野的漁塭拍到的。
2.我無心與人較量,只是看到有心人想愛拍鳥的,就會不自在的去參與,然我早有講過---『是在好心分享經歷,與一種幸福的喜悅、並不是(有人認為)在炫耀。
3.以下是用手持拍的,這兒是宜蘭大溪漁港,鳥會多是因很好覓食,就因有不少的下雜魚、魚肚料等,都被這裡的魚市店家清理抛棄入海,我的意思是---就是會有得吃鳥才會來,其它的地方也都一樣...
2022.08.06大溪漁港
Sony α1 & SEL70200GM2+14TC(裁切成APS-C,點按為FF全畫素。)


「鳳頭燕鷗」八月天在宜蘭大溪漁港捕食的「倒掛金釣」
Sony α1 & SEL70200GM2+SEL20TC

(橫轉直再轉橫裁放,台面4K、台後點按21MP。)


另在華山舊址公園裡的翠鳥
Sony α1 & SEL200600G






然為了拍這些高動態的,我用過各家多種器材,而才能在我有秀出的設備上取得,這一歷程有多年、花費有台幣二百萬以上,看樣我的資質應該是很虞頓
kidd6971

你就誘拍咖阿.........是要解釋什麼?

2024-09-03 22:33
AbdA wrote:
我好心在這一直回應

感謝A大熱心分享,我拍小型鳥起飛遇到的問題大多和您以上分享的翠鳥相片類似,第一張到第五張(最後一張)起飛點附近的石頭縫(如下圖紅箭頭處)自始至終都維持一樣清楚,而鳥頭越來越模糊,第5張以後未出框前應還有幾張未PO出來但我相信應也是越來越模糊? 這顯然是對焦點一直停在起飛點未變動未能追上鳥,而鳥越飛越近所以越來越模糊

同樣用A1+200-600G樓上分享的翠鳥和五色鳥都能追焦成功(鳥維持清楚而出發點越來越模糊),這差異原因除了參數設定不同以外,我想不到其他可能原因?

我也遇過只有前幾張鳥有維持清楚且出發點越來越模糊,但之後出發點模糊程度不變鳥越飛越模糊,表示前幾張有追上焦但之後就追不上了....失敗

另有遇過前幾張出發點維持一樣清楚而鳥越來越模糊,接著出發點開始越來越模糊且鳥越來越清楚,這表示前幾張相機對焦來不及反應到位,之後回神開始追,但還沒追到完全清楚鳥就出框了.....失敗

AbdA

那是手持攝錄的8K影片擷取圖,焦點被我定在正中央的固定式,而另有對焦追蹤靈敏度也是使用者可調的,而這早在它欄已有說明,是在模擬預拍回授功能,所以你只是看圖自我在說故事[rock]!

2024-04-26 22:27
PY8888
PY8888 樓主

我的入門FF就有40FPS連拍、預先拍攝、預先錄影,我的問題是小型鳥高速追焦成功率低,你無說明直接PO單次對焦小鳥移動後失焦模糊的錄影截圖有何關聯性或意義?你這只會讓人以為A1的追焦性能或你的技術不行

2024-04-27 1:48
建議樓主可以加一下林大的FB,他是我們台南手持拍鳥的名人,他拍飛版的功力,堪稱一絕,一樣的器材(A1+200600),一樣的場景,我迷焦他卻張張準焦,我想除了器材外,個人的反應速度和對器材的了解也是重點!
另外A大也是高手,他的文章我也會看,但他拿的是神兵利器428為主,他的角度與林大不同,林大都以200600為主,機身雖然都是A1,我想差異應該很大!其實我用A1+200600拍飛版,一直覺得A1可能因為高畫素,所以ISO真的不堪用!
若你沒常常拍飛版的需求,我的看法跟林大一樣不需要A1!
biger wu wrote:
一樣的器材(A1+200600),一樣的場景,我迷焦他卻張張準焦

我也很想知道差異原因? 我只知要練習到即時對準鳥 "讓鳥進框且維持足夠時間" 以利相機進行目標識別+對焦+追焦,當然機身+鏡頭本身偕同後的性能(目標識別+對焦+追焦)要夠快夠準且參數設定要適當,我只知林大建議關閉防手震和鳥眼偵測,其他參數就不知道了? 我沒在用FB耶,是一定要加入FB才能請教討論嗎?

我升級主要想改善 "飛行版小型鳥" 對焦追焦性能(如翠鳥起飛/下水捕魚、五色鳥出洞/回洞、飛行的燕子、光線暗/大逆光對焦),機身除了A1、Z8和即將發表的R5 II,我不知道還有哪台相機的對焦性能能達要求且不會過重適合手持?

以飛行版來講林大似乎主攻小型鳥而A大主攻大型鳥,兩者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只是大小鳥的時速/身長系數差很多,拍法不一樣且對相機追焦性能要求也不太一樣
今拍五色鳥時看到兩個鳥友架著大砲守在五色鳥洞口正前方,顯然是在拍出洞 "正衝" 飛行版,用A1的先離開後我和另一個用Z9的聊天,他說他兩人曾 "交換相機拍",他覺得A1追焦 "成功率" 比Z9高很多,他Z9擺鏡追五色鳥時常常看不到鳥要用矇的(不知指失焦還是黑屏?)而A1過程大多看得清楚,Z9一開始追若失焦之後就都失焦而A1可能機張失焦後會再拉回準焦,鳥起飛後Z9對焦點常停留在洞口,不知是把洞口識別為鳥眼還是追焦點來不及跟上鳥? A1對焦點則大多會跟著鳥,用A1拍五色鳥出洞連拍追焦太簡單了,我用Z9連拍追五色鳥能清楚才是真功夫(指成功率低,半開玩笑).....

應該沒人會故意說自己設備不如人,這案例因兩人有交換相機拍所以個人拍攝技巧差異應可排除吧? 除了A1追焦性能可能真的比Z9強以外,我懷疑參數設定適當與否對以上結論影響有多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