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想請問Panasonic DMC-GF3和Sony NEX-5N

y376265 wrote:
我拜讀過你寫的文章,對照今日所言充滿矛盾

可見你每次都沒有在看樓主所言,我說了幾次,“根據樓主的信息”來推薦機子。

另一篇樓主自己已經對 5N,G3 有所了解。兩者體積她都能接受。

這一篇是樓主要買給他的女王。女王嘛,輕小比較重要。

既然你這麼瘋SONY,你跟 U 大的發言實在造成反效果。m43 跟 NEX 誰好有結論嗎?一個為了畫質犧牲鏡頭的體積,一個為了鏡頭的體積犧牲畫質。你們拿高ISO如何如何,別人當然說NEX的鏡頭如何如何。


emogu wrote:
小弟好奇 , s大所言 "5N是很強" , 小弟想問:強在哪???
一般接收的資訊大多以NEX 有較大感光元件為優勢,
若5N被20m巴成那樣 ,s大你何以會看上5N?
可分享你當初敗入5N的點嗎???
不然感覺您想賣掉5N了, 既然你有20mm鏡了.....

恰好5N目前有卡拉聲,讓想買的我多一點冷靜時間看其他機子的發展.

"5N是很強",強到它的高ISO JPG 直出可以巴掉所有 APSC 的機子,你說強不強?

“不然感覺您想賣掉5N了, 既然你有20mm鏡了”- 我沒這樣說,20mm 的鏡頭可以打鳥嗎?可換鏡頭相機的用意就是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鏡頭選擇,不然買 X10,X100, XZ-1 就好了嘛。就實際我在用 G3, 5N 跟 60D 來看,今天如果是大太陽很亮,我肯定拿 G3,因為它有 EVF,如果晚上出去聚會,那我會多帶 20mm 鏡頭,看來隨身,一隻手拍,很隨性,效果最好。如果是不暗也不亮的場合,我一定帶 5N,因為它高ISO最純淨。60D 則很少用到。

但是高ISO好不代表一切,它被某些人強調的太多。既然你還沒買 5N,那我勸你冷靜一下,至少看能不能等到 SONY 對錄影的卡卡聲有所回應。

如上所言 - 一個為了畫質犧牲鏡頭的體積,一個為了鏡頭的體積犧牲畫質。正如此篇講的,節錄如下 -

* Samsung and Sony have chosen a large (APS) sensor. While the cameras are compact, the lenses tend to be the same size as those for consumer DSLRs. These competitors have chosen a quality advantage for a size disadvantage.

* Nikon has apparently chosen a small (2.7x) sensor. This should result in an advantage in size at the disadvantage of quality. (Pentax also picked small, but they picked "too small." )

* Panasonic and Olympus, who really kicked off the craze, are right in the middle, with a sensor (m4/3) that is one notch below consumer DSLRs in size but one notch above Nikon's choice. Technically, that position compromises size and quality compared to different competitors, but represents a possible Goldilocks choice ("just right").
adsl86 wrote:
主要在Panason...(恕刪)


大家別吵了!

今天如果SONY出顆萬把塊 200g以下的 E環24mm F2 我就馬上跳NEX,重點是也別太大顆阿

http://www.flickriver.com/photos/pottokao/popular-interesting/
spi5 wrote:
既然你這麼瘋SONY,你跟 U 大的發言實在造成反效果。m43 跟 NEX 誰好有結論嗎?...(恕刪)


我沒有結論 ! 我只是對GF-1+20mm的反射動作而已,往往無法就事論事原因,就是有20mm

這顆大光圈讓談ISO最後可以變成比光圈大小 !

50/1.8,30/1.8這兩顆鏡一顆12月會販售,一顆年底會發表,加上原本30微10月開始販售

大光圈定焦鏡已經漸獲紓解,這三顆二顆原廠一顆副廠都是平價鏡,我發言一向比較沒有忌諱

,如果造成反效果請您把GF-2+20mm打趴NEX這段刪了,我會撤掉此樓全部發言,真的,我只為

這句而來,原本我很欣賞你在P家敢於G3欄讚揚5N勇氣,訝異之下才進來回文,經你解釋我已經

理解你是依人而建議機種,我可以接受 !

spi5 wrote:
想太多,我自己 PO...(恕刪)


大大您說的 20mm 是否是這一顆?

Panasonic LUMIX G 20mm F1.7

謝謝您!

R1沒有錄影功能,很單純的LV對比對焦,可參考imaging resource的資料
錄影跟對焦那段連在一起寫的確容易誤會,但那是指兩件分開的事情,sorry
olympus的比較嚴重(ep1,2&epl1),pana的速度還是比較快
可能是因為我身邊的朋友有拿ep1所以那個速度的落差感覺比較明顯吧


你的資訊大概停留再14-42 一代,從E-p1 更新到數次韌體,與鏡頭MSC化以後,解放後的E-P1,已經從跑很慢烏龜變成跑的比較快的烏龜了,真要論慢,還有GXR跟X100,到是很少看見這兩家用戶再抱怨慢的。


raguna wrote:
最初m43也只提供半殘的錄影能力又是著樣,還輸給2005年sony r1的對焦能力?心態卻是賣了再說,留些缺點下代改良,這屬於誠信問題...(恕刪)


如果這歷史由我來解讀的話

我認為講到R1的停產,那更是SONY用戶的遺憾,因為一台巴死好幾代的阿花單眼相機。

DT的小菜,既比不上它的鏡頭成像,很可能也不如它耐用,直到現在還是能看到還是活的好好的R1,我相信很多人不覺得小菜能活這麼久。

進了昏暗的攝影棚A55 還要秀出內閃,才能解除模擬曝光的限制,這麼個簡單不花錢的功能,2005年就有了,一直打廣告宣稱Live View第一名的SONY讓我們等了多少年...?

與其說是誠信,不如說是誠意問題,已經有好幾代的阿花相機都讓我覺得沒誠意。

至於A77,A65,NEX7 沒用過,所以不作評論,不過至少還是抱有期待,因為有些小問題似乎終於開始意識到了。
我有買NEX-C3
外形比較適合女生
配餅乾鏡也非常的輕巧
跟朋友買的~N牌跟C牌的有景觀窗的單眼相比
感覺畫面比他門的單眼好多了
價位也跟gf3一樣
主要是夜拍實在很厲害~
y376265 wrote:
我沒有結論 ! 我只是對GF-1+20mm的反射動作而已,往往無法就事論事原因,就是有20mm

這顆大光圈讓談ISO最後可以變成比光圈大小 !

50/1.8,30/1.8這兩顆鏡一顆12月會販售,一顆年底會發表,加上原本30微10月開始販售

大光圈定焦鏡已經漸獲紓解,這三顆二顆原廠一顆副廠都是平價鏡,我發言一向比較沒有忌諱

,如果造成反效果請您把GF-2+20mm打趴NEX這段刪了,我會撤掉此樓全部發言,真的,我只為

這句而來,原本我很欣賞你在P家敢於G3欄讚揚5N勇氣,訝異之下才進來回文,經你解釋我已經

理解你是依人而建議機種,我可以接受 !

"原本我很欣賞你在P家敢於G3欄讚揚5N勇氣" - 這需要什麼勇氣啊?想太多,就事論事罷了,就像我說 m43 + 20mm 低光“好用”(請注意!這次不講“打趴”,省得有人再抓狂,你把它改成“略勝”也可以)一樣,只是陳述我對兩種不同相機經驗的事實而已。

“大光圈定焦鏡已經漸獲紓解” - 體積呢?有餅乾嗎?

老話一句,機器大家都可以做到很小,看鏡頭的體積 VS 畫質而已,誰也贏不了誰。

"我發言一向比較沒有忌諱" - 這點無所謂啦,但是要有禮貌是真的。
spi5 wrote:
“大光圈定焦鏡已經漸獲紓解” - 體積呢?有餅乾嗎?
...(恕刪)


還有更關鍵的問題,上市了沒。

現在是9月份,還要等到年底,才有新玩意。

有些人東西還沒用過就能大力推薦...

echoesvet wrote:
有些人東西還沒用過就能大力推薦......(恕刪)


我只推玩家大力推薦產品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2334223&p=1#30445309

30微網路一堆心得及實拍照,就不需要貼了 !

Sigma 30/1.8既是副廠,看上的應該是性價比,幾千塊能搞定又能賭畫質但然要重視

我說的這三隻都是萬元以下 !

spi5 wrote:
“大光圈定焦鏡已經漸獲紓解” - 體積呢?有餅乾嗎?...(恕刪)


希望各聽聽位大大的建議。(兩台都是看雙鏡組)
這兩個外型及重量都可以接受,


扯體積甚至連20mm也拿出來 ? NEX大光圈定焦鏡馬上要出了,你的低光好用

論述還能支撐多久 ?
各位大大非常感謝大家的指點,我也和女王特別再參考了大家的意見,我想我們會再去看過一變實機再決定,也謝謝大家精闢的解析。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