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Nex-C3,EPL-2,GF2請幫我選擇哪一台最符合我的需求...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請問你是不是光圈開太大了?
高光的紫邊現象,即使是O家新款的頂級鏡12mm
一樣會發生喔,光圈縮一點就會比較好了

E-P1接20mm的感想是
大太陽下硬要開大光圈
色彩飽和度會很差,細節也會變很平

所以我通常都是用2.2~5.6在拍
很少會推到最大1.7


依photozone的測試來看,
光圈全開時解係度是比f2-2.8略差,
但還不至於差太多。

再配合您說的大太陽下的話,
那應該是這鏡頭抗躍光能力沒想像中好..

另外這鏡頭看起來不論光圈多大都有色像差..


資料來源:photozone

樓上諸君

樓主連光圈大小跟鏡頭規格 錄影格式都搞不清楚了

就不用戰什麼紫邊色散變形畫質鬆軟了吧 這種東西也從未影響過一張照片的好壞

人家新手也不是要拍什麼風光大片 不過就記錄生活而已 買片好點的UV不要有鬼影就好

給新手樓主:

小人在下是GH Nex NX三修 誠心建議 買個Nex 雙鏡組回家玩 玩不夠再買個外接廣角魚眼鏡

記憶卡建議創見32g c10 以後升級鏡頭就從同卡口裡的去挑的就好

買完之後 就不要再上來看動東看西了 千萬不要去查"銳利度 紫邊 色散 桶狀變形 百分百裁切"

這些字彙的意思

這種事情少一個人去計較 就少一個被鏡頭跟相機奴役的人

多去flicker 看看人家怎麼構圖 不然盡量多拍 然後刪片要狠 不要留一些不上不下的片子

多學學後製軟體 像 光影魔術手 Light room Topaz 之類的

但我看這樓無可避免的會變成無反光鏡鬥陣俱樂部

祝攝影愉快
狂嘯龍 wrote:
如果SONY能有一隻不靠機身本身去做數位修正就能用的20 F1.7同等焦段(=40 F1.7)
我想SONY早出了吧?
16mm F2.8那顆最大缺點就是邊緣沒有像20 F1.7那樣做數位修正
所以邊緣色散大家詬病,就跟這頁一開始秀出原形的20 F1.7半斤八兩
畢竟APSC片幅本身有著畫質跟高ISO上的優勢,但也因為片幅較大,所以鏡片涵蓋範圍也增大
較不好設計

結果誰知道SONY其實是把這顆鏡頭當半顆出.... 裝上魚眼跟超廣角套頭後
畫質變成全體平均也解決色散問題... 我想這是沒有長久用過NEX 16mm的人不會去正視也不會去管的
m4/3會拖到今年才出那隻萊卡認證鏡 ,也正是因為萊卡願意認證的鏡頭必須不能靠數位修正才能上市


看起來你好像覺得鏡頭本身不需要有一定水準,
用再爛的鏡頭用數位修正都能變一代銘鏡喔?

我是不認同你說的NEX的16mm能和M43的20mm半斤八兩啦~~
感覺黑的都快被你講得像白的了,
可惜我手邊沒有16mm實拍照可以提供...我朋友也都只用18-55那管了,
我覺得M43就算拿出14mm f2.5那顆,表現都不會比NEX 16mm那顆表現得差...
根本不用拿M43的20mm來比...
(不過我覺得16mm那顆能夠自動柔焦也不錯啦...或許勉強可以打贏SONY自己的小DC)

先別說數據,
說說為什麼同樣是餅乾鏡,
一顆20mm可以造成M43狂賣,甚至拆鏡、盒裝都狂賣,
而一顆16mm可以讓大家嫌到爆炸...
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反SONY嗎?
不可能吧,一般人看到SONY這牌子崇拜都來不及了,
再加上SONY家的用戶都那麼團結,連自己人抱怨一下都會被圍剿。
還是大家都比你笨?看不出16mm這顆鏡頭的神?

就算裝上超廣角套頭,讓畫質變得比較「堪用」一點,
餅乾鏡還叫餅乾嗎?
超廣角套頭難道是送的不用花錢嗎?

我是不會隨便稱20mm這顆叫鏡皇啦,
畢竟萊卡的那顆25要上市了,抗曜光和逆光表現都不錯,
但是說M43拖到今年才出那隻萊卡認證鏡,
講得好像忘了M43早就有另一管萊卡微距,
倒是回頭看看NEX到現在為止出了幾管好鏡?
不,說好鏡太為難,應該要問NEX到現在出了幾管鏡頭?

狂嘯龍 wrote:
用機身去修正鏡頭缺點....... 這是SONY從阿法以來一直到E接環, 目前都不會去做的事^^
畢竟SONY有著眾人嘴砲的包袱阿......(遠目) 多一個數位修正只會更被砲光學不是?
(雖然SONY自家設計的G鏡得獎 跟阿法新KIT的光學依然不被反SONY的人認可)

別忘了,現在在砲數位修正的,正是你自己阿......

狂嘯龍 wrote:
如果就商業考量來講 機身數位修正是那麼正常而且該去做的話
那我想有朝一日SONY會跟進~ 就好比GF1~GF3這般的演進跟致敬那樣


其實這一整篇文章看下來,
令人搞不懂的是,你一整篇文章到底是支持數位修正還是反對數位修正的呢...
文章一開始先大力批評P家搞數位修正,
接著聲明S家絕不搞數位修正,
就在大家想要幫你叫安可的時候,
你最後一段又先幫S家鋪路,免得以後S家也搞數位修正。

我想大概得要等到SONY說數位修正好,你才會說數位修正一級棒吧。

補充一下...關於數位修正說一下我的看法,
P家20mm這顆就算接上O家的機子表現還是可圈可點,不會像NEX 16mm那顆那麼誇張,
還有就是...對我來說機子還是鏡頭是不是數位修正對我沒差,
反正我只是個USER,要怎麼研發干我什麼事,
數位時代,只要相機輕巧好帶,按下快門能拍出好照片就好囉,我想很多人也是這麼覺得吧...

其實NEX算是還不錯...(我也曾一度想買)
不過現階段如果要衝S家,
我覺得還是阿法系統會比NEX可靠一點點,
如果有一天NEX真的變成一方獨霸,強大到打趴各家單眼系統,連自家的阿法系統也不用賣了,
到時候再開始玩NEX也不遲,現在就讓先買NEX的人去衝鋒...

以上,個人淺見,語氣如果有不當之處請多包涵。
ryu0215 wrote:
依photozone的測試來看,
光圈全開時解係度是比f2-2.8略差,
但還不至於差太多。
再配合您說的大太陽下的話,
那應該是這鏡頭抗躍光能力沒想像中好..

另外這鏡頭看起來不論光圈多大都有色像差..

資料來源:photozone


我不知道現在有哪幾管鏡頭可以做到完全零色像差...
不過既然要看photozone...
也順便看一下NEX 16mm這顆定焦的資料吧...
才會知道20mm這樣的表現是算好還是壞,還有跟16mm的差距有多大。


這是20mm的表現,請見下方的Chromatic Aberrations (CAs)圖表:
http://www.photozone.de/olympus--four-thirds-lens-tests/464-pana_20_17?start=1


這是NEX 16mm這顆的表現,
請見下方Chromatic Aberrations (CAs)圖表:
http://www.photozone.de/sony-alpha-aps-c-lens-tests/542-sony16f28nex?start=1


恩...NEX 16mm的柱狀圖真雄偉...

不過話說回來...講太多數據樓主可能也沒興趣看,
其實只要能拍出好照片就好,
所以樓主不論想買哪一台,我想我們都只是提供建議方案而已吧...
kevin0921185 wrote:
大大你好
預算在2萬的話
EPL2直接衝還是等EPL3呢?

9月有規劃要出遠門旅行
真的很希望EPL3能快點上市


如果你想買O家的話,九月才要出遠門旅行,
我建議你可以再等等看,
其實EPL2和EPL3都很不錯,
不過可以的話還是EPL3比較推薦,
畢竟他的對焦性能有強化,所以我會比較建議買新出的EPL3或EP3。
(EP3好像會比較早上市喔)

EPL2和EPL3未來的售價我沒有查過不是很清楚...(我只記得EP3大概的價格)
不過你等到EPL3上市再去買,就算到時候買的是EPL2說不定會降價吧。
(而且說不定EPL3的售價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

另外如果你並不排斥P家,水貨G3也可以考慮購買,CP值相當高,
最近P家相當熱鬧的原因就是G3熱賣,
目前水貨含KIT應該也在兩萬上下,預算三萬的話還可以再加顆餅乾鏡。

但如果你真的很喜歡O家的色彩表現,
就真的建議在EPL3或EP3之間抉擇,真的很棒!!
不過就算最後決定買EPL2也很優啦~~你參考看看囉~
說真的,還不到大師等級
拍照基本功都練不夠精了
對器材鑽牛角尖這種事
我想對技術提升沒有任何幫助吧
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要搬出這些數劇來做選購依據
我覺得也有點太過了,或者說這應當不是主要取決的重點

常常看到鏡頭討論搬出MTF等資料
或是去分析變形率等等

我真的覺得,就算熟悉這些資料
也無助於拍出一張好照片啊...

不過雙方在互相用言論較勁器材性能時
搬出這些數據,確實是可以達到致勝的效果
真是感謝各位的精闢剖析

雖然我還是笑了

good69 wrote:
如果你想買O家的話,九月才要出遠門旅行,
我建議你可以再等等看,
其實EPL2和EPL3都很不錯,
不過可以的話還是EPL3比較推薦,
畢竟他的對焦性能有強化,所以我會比較建議買新出的EPL3或EP3。
(EP3好像會比較早上市喔)

EPL2和EPL3未來的售價我沒有查過不是很清楚...(我只記得EP3大概的價格)
不過你等到EPL3上市再去買,就算到時候買的是EPL2說不定會降價吧。
(而且說不定EPL3的售價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

另外如果你並不排斥P家,水貨G3也可以考慮購買,CP值相當高,
最近P家相當熱鬧的原因就是G3熱賣,
目前水貨含KIT應該也在兩萬上下,預算三萬的話還可以再加顆餅乾鏡。

但如果你真的很喜歡O家的色彩表現,
就真的建議在EPL3或EP3之間抉擇,真的很棒!!
不過就算最後決定買EPL2也很優啦~~你參考看看囉~



感謝大大指導
曾考慮過的有GF2>EPL2>G3>EPL2>EPL3
自己還是比較喜歡O家的色調
還有那萬中無一的濾鏡

所以雖然G3很優,價格又便宜
但還是想入手EP系列

目前只希望EPL3能快點上市
秋季一般來說應該是9-12月吧?
我的預算只有20K上下
good69 wrote:
看起來你好像覺得鏡頭...(恕刪)


挖 為了砲我連發三篇

第一 你標黑的那句話講的就是 SONY玩單眼 光學本身一直是眾人砲 ,

早年不但被砲光學也被砲連拍跟ISO,這段SONY開始做A100到現在的歷史,我有說錯?

可能閣下由M4/3才開始玩可換鏡頭的相機吧 ,但是NEX發售後 好像也一直不缺閣下這種大將不是


所以我說SONY玩數位修正只是多一條被砲的地方 這樣不對

而且確實鏡頭由阿法系列開始出到現在,我沒看到有任何一顆作數位修正

所以我說數位修正如果是真的值得SONY去做,去學習,那我想我們說啥都沒用,SONY自己也會跟進不是

PS:我的文章好像沒有"絕對"二字 ,我可不是扣帽子的高手高高手阿



原來文發了兩天 ,才得到這樣的說文解字



請自己詳細想一下NEX出來後 不只是16mm被砲吧 ,操作被砲,造型被砲 ,閃燈卡榫被砲

砲的人在M4/3的用戶中 P跟O家的比例是多少?

結果GF1-->GF2砍了啥? ,GF2-->GF3 又砍了啥?


如果SONY的NEX設計是錯的,那為何大廠不甩USER改走跟進這條路?


所以我說數位修正如果是真的值得SONY去做,去學習,

那我想我們說啥都沒用,SONY自己也會跟進不是


蔡斯的E跟阿法鏡頭是蔡斯負責光學部分設計製造,

SONY拿到後才裝上電子變焦跟最後成品然後進行銷售

每一顆上頭都有蔡斯原廠的人員簽名認證跟獨特序號

跟國際牌設計後 請萊卡作認證的程序不一樣耶 ,你知道嗎?


回頭說到NEX這顆16mm ,我的意思也只是說上了兩個轉接套統可以讓他的畫值得到平均修正

而且20 f1.7一顆多少 , 16mm+超廣套頭=多少 ?

NEX第一台到現在才過多久? 閣下希望鏡頭數有多少?

我不是不知道NEX的16mm被罵翻天, 只是有一大半罵的人是根本沒入手只看圖說故事的人不是?

那我為這顆鏡頭做詳細的描述也不對??


這整串文下來 Pa家似乎只拿出20mm F1.7 ,其他鏡頭呢?

萊卡的m4/3 微距我也沒看到大家提他有多棒阿? 這篇文內除了你提以外根本沒看到阿

m4/3持續出新鏡 NEX的新鏡今年也開始慢慢有了 E接環的微距也要上市了不是?

E接環的kit 變焦我沒講 是因為我覺得KIT的表現各家應該都差不多

現在應該很少像L1那時期一樣 KIT就配一顆比機身貴很多的萊卡鏡吧



目前SONY依然持續在同步發表阿法系列跟E系列的機器跟鏡頭 ,

請問Pa家的4/3新鏡跟新機哪去了? ,

E接環系列在SONY的布局中包含專業錄影 您應該知道吧?

那德國蔡斯原廠的電影鏡有出E系列的您知道嗎?

NEX的各家副廠也蓄勢待發(當然m4/3也有)

只是一樣的無反鏡 ,副廠要兼顧能上APSC片幅跟m4/3的片幅

然後又要在全靠光學的情況下得到不差的表現,我想時間設計會久是正常

E接環的市場不僅是無反相機阿 還包含一般錄影專業錄影阿

(別忘了 數位修正這檔子事 在機身上僅限於該廠牌自己的鏡頭配合機身)


再來 我想您也不知道除了C3的上市外 阿法33/55跟NEX 3~5系列的韌體修正吧?

NEX3~5多了一點比阿法系更棒的修正就是峰值對焦,我的阿法55就不能用

任何手動鏡裝上去 都有機會得到比AF鏡更快的對焦速度~(SONY區已經不少人蓋這種樓了)


入門者先用KIT跟16mm練習 進階者可以滿足老鏡轉接的需求(較大的片幅,跟快速的手動對焦)



我在別篇題到 M4/3的四大禁語,我覺得到現在還依然適用哩

ISO,轉接,淺景深,數位修正,在此一一驗證


PS: 如果是對的 廠商自己自然會去做 ,這條您也當成"絕對"跟"護航"

那我只能說你我國文造詣差蠻多的

狂嘯龍 wrote:
挖 為了砲我連發三篇...(恕刪)


狂嘯龍兄太兇殘了啦..
畫質部分短時間內m4/3(也還堪用)與nex還是會有一段差距。
但另一方面sony短時間內應該也不會再出現第二顆餅乾鏡了。
所以我覺得要畫質就選nex、要更輕便就選m4/3,
而我就是因後者而決定買e-pl1。

至於轉接老鏡,
nex有1.5X與方便手動對焦的優勢,
e-p系列(限定..)也有防手震的優勢啊..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