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天色昏暗時一般的相機ISO雖然有100~1600,可是一旦ISO超過200時熱燥點就很明顯,再往上調高ISO相片就會有很多熱燥點出現,逼不得已只好調低ISO到200以下,可是這樣一來安全快門就過低非常容易出現手震,而拍出一堆模糊照片。
DSLR的高ISO可用純淨度非常的高,在昏暗光線不足的場所,光線雜亂的場所,因為安全快門過低,所以可調高ISO到1000~64000以達到安全快門的要求,但DSLR也會出現熱燥點,只是比一般的相機低非常多,就算調超過1000以上熱燥點也不明顯,以小弟的CANON 50D最高ISO可自動/100-3200/擴展至6400及12800,但我可以接受的照片純淨度在3200,再上去雜點就很明顯了。
所以高ISO不是高就好,要看高ISO可用照片純淨度到哪裡。市面上有些小DC標榜ISO到3200,可實際上在昏暗的場所為了要達到安全快門,一但ISO調到800照出來的相片出現很明顯的雜點。
Greinke wrote:
可是,如果大家早個10年出生
底片的年代
感光度50 100 200
板友們要怎麼拍照呢?
新時代新技術新功能
為何要忽視它呢??
如果早個二十三十年
自動對焦出現時
那不是也要說"為何要自動對焦??原本手動對焦樂趣更多啊!!!"
有新東西就享受它吧
不喜歡也是可以回頭玩"沒有高ISO"的相機
跟影子抓迷藏[http://www.flickr.com/photos/sean0331/]
Greinke wrote:
我想請問為什麼現在大...(恕刪)
科技來自人性阿...
廠商生產產品
新技術突破是為了消費者
高ISO對我來說事實上沒設麼吸引力
其實應該說可用ISO比較實在...
我用40D
我甚至不知道最高是3200還是6400....因為我還沒開到800以上..
舉例:新開發的CCD/CMOS的ISO3200能夠做到舊CCD/CMOS的ISO1600相同的純淨度
那就表示新的CCD/CMOS在ISO1600能夠有比舊的還要好的表現
當然新機種最高ISO我通常把他當噱頭...
應該很少人會用吧= =
那些拍公仔測試的
最高ISO大概也只用那麼一次...
當然在極特殊場合,用到最高ISO...可以提升成功機率
我說是極特殊場合~~拍到比拍好重要

Greinke wrote:
我想請問
為什麼現在...(恕刪)
我覺得版主這個會提出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還蠻值得深思的!
因為你點出了現在消費者在購物時的迷失,尤其是3C商品。(我想這應該是你想表達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實說,在我還沒完全能夠駕馭我的單眼相機之前,是我拍照時遇到的最大瓶頸。但是完全駕馭之後,你確實就會更了解到你要的是什麼!(因為你會知道有些時候,有些東西是需要自己克服的)
我也覺得現代人有時候是太依賴科技與產品性能,老是覺得應該擁有頂天的機種或功能,才能將其發揮極致。
因為我本身從事商業攝影,所以我個人會比較以成本面去考量。
如果客人想降低成本不在意成像品質只是單純要求畫面,一台入門級單眼相機我也可以賺錢。殺雞我為什麼要用牛刀呢?
(就好比吃路邊攤幾乎都是坐板凳或較低價的座椅

相反的,價格好的案子,客人要求的品質相對會提高,為了製造出符合客戶需求標準的成像,在硬體設備就要非常講究!
(如果你住的五星級飯店就應該享有同等值的硬體設備

這也是各家廠商一直極力推出更多高階且功能性強大的主因之一。
(誰用的到高到不像話的ISO?首推狗仔嘍,至少在這工作上讓他們成功的賺進大把的鈔票)
但是開發那麼多錢提高相機性能卻只能賣給記者或專業人士,這似乎不符合經濟效益,所以廠商勢必要把使用客群往外延伸,把功能延用到各類型機種,加入大眾化市場的戰局。
數位相機與底片相機就好像父子關係,過去是不可或缺的,但未來無可限量。
我也承認高ISO替現在的攝影技術又推向另一個不同的境界。
產品都是一體兩面,有好一定有壞。定位自己對產品的需求,遠比挑選,所謂高C/P值,、或高階的產品還來的更有價值。
不然買一堆好用的功能,卻無用武之地的時候,才冤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