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過一顆18-200不過常常要縮圖以後,才比較能接受其畫質想想一台高倍率的DC 可能比DSLR + 18-200 更方便些至於DC 的畫質...反正也是要縮圖,所以半斤八兩所以現在的做法是要輕便就帶DC,或是RF 底片機特殊目的或場合,再把家當背出去18-200 就賣囉
以前我的旅遊鏡是15台機身裝15支不同焦距的定焦鏡拍負片.後來改為4台RF機裝G45,G35,G28,G21拍正片.數位時代,就1機至少8鏡到16鏡,但往往就一顆鏡頭凸環島沒換過別支鏡頭.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樓上有的人說定焦鏡當旅遊鏡,或是17-55當旅遊鏡之類的我發這文是想說18-200、18-250、18-270之類的才是旅遊鏡18-135這種還"勉強"算是...沒想到大家眼中的旅遊鏡標準都這麼有差異@@想說焦段短的畫質比較好,可是旅遊鏡帶出去,遠遠看到東西,一轉到250mm就可以拍,又捨不得旅遊鏡了@@
潛出水面 wrote:旅遊鏡都沒什麼人在討論,若有提到也是拿來跟Kit比(而且還比較差)...(恕刪) 其實看了許久,這....所謂「旅遊鏡」是專指 18-200 嗎? (kit 鏡不算嗎? 有些焦段有重複)因為很多人也提到一般人所謂的 N1855 N18105 N1685 brabrabra等作為旅遊鏡在討論的( 我也認為OK )感覺挺亂的,也一直不懂「旅遊鏡」是專指「一鏡到底」就是....還是真有個 Group..?chujy wrote:每個人的「旅遊鏡」定義都不同, 要怎麼說呢........(恕刪) +1?!================>>>> 回歸正題我的所謂旅遊鏡應該就只有 N 1855 EDII,又輕巧又方便,幾乎可應付自己 90% 場景而不太需要動到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