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SIGMA的19mm,30mm除外,銳利度超高又超便宜...)
定焦鏡絕對不等於體積小
定焦鏡是為了追求畫質所做的
而畫質好,光圈又要做大,體積自然無法太小
而體積小的定焦鏡或是變焦鏡(俗稱的餅乾鏡)
就不要想去談什麼畫質了
就算大家公認畫質好的餅乾鏡
也只是相對其他的餅乾鏡畫質比較好而已
至於鏡頭群嘛
一直以來總是覺得很莫名其妙
E接環剛出,一堆人在那裡砲說鏡頭太少了不夠用什麼的
現在C家終於擠了一點點牙膏
就在那說鏡頭少沒關係夠用就好
這生態.....我無法理解
說真的,拍照拍一拍你就會發現器材是拿好玩的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去拍照的心態和想法
除非是重要場合
不然我平常為了訓練自己
常常只裝一顆定焦鏡就出門了
可能是手動鏡,可能是完全不適合拍攝主題的焦段!?
但不這樣怎麼拍的出和別人不同的照片呢
kucha589 wrote:
似乎滿多副廠鏡頭不支援自動對焦,
請問一下大大我在買鏡頭之前要怎麼知道有沒有支援呢?...(恕刪)
除非你想接手動鏡,不然市售的 E-mount 副廠鏡頭都支援自動對焦。
我先前指的是 a6000 或 a5100 上的泡泡對焦,Sigma 目前還無法 179 點全部支援,但其他對焦方式仍然可以使用。
yameme wrote:
除非你想接手動鏡,不然市售的 E-mount 副廠鏡頭都支援自動對焦。
我先前指的是 a6000 或 a5100 上的泡泡對焦,Sigam 目前還無法 179 點全部支援,但其他對焦方式仍然可以使用。
在先前A6000尚未更新前 可以整螢幕泡泡對焦這是沒問題
更新後就剩下中間了

Sigma 19mm F2.8 DN ART E接環『 開箱+測』
Emount 原廠AF 鏡

新開發的FE鏡還沒列進來

都可以裝,FE裝 APSC的 E mount 也都OK
例如DE 55F1.8 ZA 裝A6000 就當作是 85蔡用
APSC 來說 ,從超廣→望遠都有了,大光圈F1.4的FE大頭也開始會慢慢出來
FE的焦段也差不多了,差大三元
還有APSC的恆定2.8 標準變焦

kax0205 wrote:
事實就是EF-M 就那幾顆鏡頭而已 一顆EF-M 22 mm f/2 就捧上天?
這顆是真的不錯用,近拍也不錯
但它是外對焦、開機要等它把鏡頭伸出來才能拍(廢話),不利搶拍,即便配M3搶拍依舊有困難....
E環的20mmf2.8是內對焦,體積也不會再有變化,光圈是小了一級
如果它也是像22mm那樣做到外對焦,我想應該光圈也可以做到2
論鏡頭群,說E環鏡頭少已經是過去式,除非有人沒做功課就亂批
比如:E1670F4蔡頭,去查查哪些APSC有給你F4恆定的,只有這顆和PENTAX DA17-70
CN都沒有喔~~只有1585、1685非恆定光圈的
FUJI最近1655F2.8才出,也是有人嫌2.8重
想想看你用微單的初衷
不然你就等等看CANON不會來顆EF-M1650F2.8的還是F4就好
至於eos-m反正慢就是慢,所以轉接的人其實也不在乎更慢
另一個是定位的問題
M3若論定位 熱靴和內閃都有,比起M1(有熱靴沒內閃沒翻轉螢幕),它算中階機型了
A5100定位是在SONY E環中的初階入門機種,沒熱靴,真的只是入門機種
要比,可能要看看SONY的A7000會不會看到牙膏廠出了一台幾乎都有的微單之後(除了EVF)
會不會在A7000放入所有的功能(含EVF、熱靴、180度翻轉觸控螢幕),免得變為微單牙膏廠
說真的,出了全幅微單後,SONY的機種開始有擠牙膏的感覺....
樓主功課作的很足,確實可以等等M3出來再看看,要比較的可能是A7000較為合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