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會想跳槽SONY EVIL系統嗎?

nize wrote:
個人是覺得看需要
現在電子產品更新的很快
說不定C/N突然也出個EVIL (機率大概不大吧)


令人遙想起 當年 Minolta A1 跟 Sony F828 的王者之爭
結果突然殺進來一台 Canon 300D
事前完全沒徵兆,發表日期只差一個禮拜,而且還最早上市



當年我是個連 SLR 是什麼都完全不懂的人
只聽人說片幅大,又便宜 (哼!39900 叫便宜唷~)
就跟著人家買了一台了

結果就開始痛苦的一年一直送台北維修


不過,我還是很期待下禮拜 Canon 再來搞一次
哈哈
ouvox wrote:
其實鏡頭光學設計我不是很懂,但看看那些輕便高畫質的TC-1、GR-1V、28Ti、Minilux...
(恕刪)

光線透過鏡頭到底片或感光器並不是都是垂直的進入. 邊緣的光線可能會比較斜. 請看four-third這張圖就知道


因為底片可以接受斜射光, 但是CCD/CMOS對於斜射光就沒輒. 這就是數位化後鏡頭沒辦法做小的一個原因.
如果 Sony 的原廠後製軟體功能還是不加強改版!
會是讓人卻步的考慮因子。
不得不去肯定Sony對於定價還有體積大小的努力
但有的時候得試想
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這麼小?

機身防手震,內建除塵,都會影響機身大小
至於16 F2.8那顆這麼便宜
但看過MTF還有測試圖之後
你應該就知道為什麼了
邊緣下滑的速度極快
不是片幅大就一定會有好畫質
高ISO雖然贏了
但從低ISO開始細節就一路落後E-P系列到最後

至於當初E-P一推出一堆人罵沒有內建觀景窗
我看這回Nex也沒有啊
怎麼沒人罵XD
開玩笑

當然是堅持下去啊!!!








我已經叫我家人準備訂一台了
hcy101 wrote:
可以看SONY開的訂價...KIT都很有吸引力...吸引大家跳進來...
但是單買16 F2.8 與18-55kit 這兩隻都要1萬與1萬2...

鏡頭定價,m43也是毫不客氣啊....
不過Sony很敢賣...NEX雙鏡組才兩萬出頭
機身當作用送的...
TYS wrote:

因為如果14mm F2.5的價錢和20mm F1.7差不多的話
總覺得還不如多花個幾千買NEX-3+16mmF2.8

對厚....如果14mm價格跟20mm一樣...一顆12000左右
不如再加5000買NEX-3 kit了....還更廣咧
一語驚醒夢~~~中~~~人~~~~
nthomas wrote:
至於當初E-P一推出一堆人罵沒有內建觀景窗
我看這回Nex也沒有啊

我記得罵比較多的是沒內建閃燈

Nex定焦kit才16900....他說成本考量也說的過去啊

E-P1....三萬多是吧
Dirty Deep Done Dirt Cheap
hcy101 wrote:
贏在外型...大多數...(恕刪)

很有道理,我已經訂5這一台,自己也有GF-1,GF-1的鏡頭有7-14 14140 20 F1.7
我沒有打算放氣GF-1畢竟他也是很優秀的相機
再加SONY也只不過是自己手癢,畢竟相機只是工具,實在沒有必要本末倒置吧
重點是對焦速度吧!
從 LV 時代開始... 到現在的 m4/3
對焦速度就是比不上 DC ..

体型的話..
當年 SONY 的砲筒機就是這個長相了啊!
只是看起來 E 鏡頭上面好像沒腳架孔...... 應該要全面內建才對

--
不知何時開始..
SONY 已經是單眼相機的權威了!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我是N家的,我當然想N家以後會出,但餅乾鏡配EVIL系統很合,可以做為隨身機,既然要當隨身機,鏡頭就不會買太多,多一個系統無妨,以前的確想買FG1來代替我的LX3,現在GF1就不會考慮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chanpei wrote:
因為底片可以接受斜射光, 但是CCD/CMOS對於斜射光就沒輒

「背光式的感光元件」... 也一樣沒輒嗎?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我都還沒買,只是要看這支所呈現的效果如何?如果比O/P兩家的畫面呈現好,或是說是我想要的,那我就會買S家的產品~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