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麼多照片,發覺跟數位單眼拍出來的差好多,不用加額外加對比和加飽和度,顏色就飽滿層次分明又不失透明感,不知道大大們這類的頭都是從哪買的?轉接環又哪買呢?不會都只能從網路上跟外國下標吧,因為不曾從外國網站買過東西說.
chiyoda911 wrote:原來都是資深老前輩喔...(恕刪) SCHNEIDER的光學與Zeiss/Lieca 一樣,是屬於一線的很多老式印刷照相製版的大相機.用的都是SCHNEIDER鏡頭...另外, 轉接環滿地都是, Y拍,露天打一下, 就出來一堆M42 鏡也不少@@但我的Contax是年輕時,玩底片機留下來的,也沒想到有一天也復活了...而現代光學源自於德國, 而德國光學又以Zeiss 等一線廠為首,現今日系AF鏡的基本結構,仍是依照當初德國幾家光學巨擘所設計的只是為了修正一些相場,加了很多鏡片, 有時甚至整支要15,6片但以前老鏡,靠著優異的光學玻璃及製造技術, 鏡片數遠少於現代鏡但MTF卻依然相當有水準....下面是一些連結, 可以稍微了解各種結構基本設計,以及一些光學要素...http://pang8230.myweb.hinet.net/pgraphy/pgraphy.htmZeiss History...http://zh.wikipedia.org/zh-hk/%E8%94%A1%E5%8F%B8%E5%85%AC%E5%8F%B8
singchang wrote:我看到法國味.......(恕刪) 我是"聽到"法國味....說實在的我喜歡愛法國的東西以及設計像羅浮宮的外觀.艾菲爾.等等的可能他們天性浪漫製造出來的東西都很有美感~但也都超貴..........
chiyoda911 wrote:原來都是資深老前輩喔...(恕刪) 老鏡最好不要用現代鏡的玩法去玩,最重要的是別去追求大光圈。一些好的老鏡,每一格光圈都有品味的價值。徹底了解一顆鏡頭的特色及缺點(缺點一定有),才能發揮出濃濃的鏡味。julien wrote:SCHNEIDER的...(恕刪) julien 大了解的果然透徹 ... Schneider 也是小弟的最愛,喜愛的程度遠超過蔡司。Schneider 鏡頭那種另人折服的層次過渡跟立體感,還有獨一無二的灰調色彩,雖然不搶眼,但是很值得品味啊 ...貢獻幾張拙作 ... (01 的外連尺寸限制實在太 ... )其實真水不見得無香啊 ...
twfriday wrote:好味道...好味道....(恕刪) 大大愛玩 Meyer 頭,算是相當有品味呢。很多 Meyer 頭都相當畫意,拍出來的照片有油畫的感覺,愈品愈有味。這類鏡頭,在現代對鏡頭那種除了銳利以外沒有第二個好說的風氣之下,算是不怎麼受歡迎的類別,可惜了這些好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