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尼康 z35mm f1.4 值得擁有

很用心的發文..多認識了一樣好商品....感謝分享.
歡迎有此鏡同好分享佳作。(照片如使片中人不悅請告知,先行致歉並立即下架)
Z6ii、35f1.4Z (DX模式)
光圈f1.4、快門1/500、ISO100、EV-1.0

Z6ii、35f1.4Z (DX模式)
光圈f2.8、快門1/500、ISO160
除了第一張是刻意用f/1.4做測試, 其它都是f/2.8







mahoro1046

如果看測試數據是有分別的,可能是肉眼沒辦法分辨,或是拍的不是幾十條幼線,沒法反映,又或是光線太好分不出來。例如35/1.4全開時中央mtf是1866,f/2時是2997,f/2.8是3444。

2025-01-27 0:19
impmns
impmns 樓主

我相信如果做評測這三檔光圈應是有不同的解析度表現。我自己的測試也是有所區別,但差異不大,甚至必須放大超過100%,才能有效明顯看見..

2025-01-28 12:29
慢步盲拍..
Z6ii、35f1.4Z(DX模式)、RAW(NX-S/FM扁平黑白)
光圈f/4、快門1/250、ISO4000、EV-0.3

Z6ii、35f1.4Z(DX模式)、RAW(NX-S/FM扁平黑白)
光圈f/4、快門1/500、ISO9000、EV-0.3

Z6ii、35f1.4Z(DX模式)、RAW(NX-S/FM扁平黑白)
光圈f/4、快門1/500、ISO4500
純粹實驗室數據, 但mtf不是一切, 有太多因素要考慮了, 就像散景過渡, 外文網中常聽到35/1.4G的更好看, 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





mahoro1046 wrote:
純粹實驗室數據, 但mtf...(恕刪)

35/1.4G的焦外散景過渡和柔化,似乎比35/1.4Z來得好。前者更像是5814G,後者像是5014G。
但我個人較偏愛3514Z和5014G,因為它們有老鏡缺陷但沒老鏡嚴重,柔化與過渡不算好但有味道。
而3514G和5814G相對來說就更接近新鏡頭的所謂較為奶油般的虛化,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mahoro1046

我覺得也是正常的, 因為隨著攝影熱潮的冷卻, 有了入門的1.8, 又有了高端的1.2, 那麼如果1.4都是高端又找誰買呢?[偷笑] 至於35和50, 大家都說50散景更好, 但我覺得35更見精髓

2025-01-31 21:46
impmns
impmns 樓主

無反時代35比50多了一個靈活的應用,利用切換半幅模式將35變成50焦距,相當於一機一鏡兩焦段。我早已將此切換作為重要的功能,以減省要帶兩鏡互換的麻煩..

2025-02-02 16:05
苦情求神..
Z6、35f1.4Z(DX模式)、RAW(NX-S/RP)
光圈f1.4、快門1/30、ISO125
酷狗
Z6、35f1.4Z(DX模式)、RAW(NX-S/SD)
光圈f1.4、快門1/500、ISO100
海邊的勒杜鵑

剛剛發表的尼康Z35/f1.2S重達1060g,這個重量即便是極致的光學性能,我想很多人也興趣缺缺,更別說近十萬的定價,就算賣五六萬,對我來說也沒有吸引力。
當年600g的35f1.4G都嫌重,豈會為了多0.3級進光量去用這只更大的鏡頭。當然,它非常適合於商攝或對畫質有極高要求的用戶,而我自己的看法完全只是很普通的用戶的個見。
Z35/1.4相對來說,更加均衡..

Z6ii+Z35f1.4 @F/1.4
impmns
impmns 樓主

雖說對尼康35/1.2多所批判,但尼康這樣的高中低端三個級別,確實也涵蓋了所有的用戶群。這點上還是覺得尼康總算學會索尼產品的精準定位。必須給個讚!

2025-02-09 17:31
mahoro1046

我覺得增加選擇就是好事, 讓消費者更容易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

2025-02-09 23:09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