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c4388 wrote:A6000我也買過,不是很推這台,黃昏以後和室內對焦和A6300差很大,兩台CMOS也不一樣,A6300以後是新的 A6X00系列只有 A6400 有-2EV ,其他-1EV = 0EV對焦 這是SONY特性 包括A7II 一樣SONY -2EV才會開始有真的效果-3EV 就真的更強但一般-2EV搭大光圈 鏡頭就很夠用了。窮苦人 wrote:請問哪裡有單機身不到三萬元的A7III可以買 二手的有,朋友當時沒啥拍的機器還超新,他只是偶而拍拍,沒在外拍也沒在追風景當時他要換A7III 賣2.8萬多...因為新機價太低壓縮二手機價錢
想要無腦拍出老婆、家人都喜歡的照片,真的選富士就對了(過來人經驗談)...至於對焦速度,眼睛對焦,這富士雖然弱一些但也沒到不堪用的地步,另外以KIT鏡來說富士給的算最有誠意,這對新手一機一鏡來說真的有差...
爆竹花 wrote:不小心講太多,可是...(恕刪) 我跟你的體驗很不同,不過每人使用習慣/重點都不一樣,所以最好是自己多做功課多參考,每台熱門機/鏡都有排山倒海的評測,不要只是論壇問說,"我是新手,請問有什麼要注意的"這類開放性的罐頭問題。看評測除了挑自己需要的優點之外,還要注重實際使用的缺點,這些在官方宣傳或者業配裡面,都被隱惡揚善掉了。而且缺點能不能忍,往往才是該品項購買與否的決策點。我用過X-T20,現在用A6400。很幸運沒用過NEX系列,因為那個時代是用Canon的600D。白平衡問題我反而比較喜歡A6400,因為拍人比較多的緣故吧。對焦對我而言才是痛點,所以用上A6400之後,開啟人臉辨識,開機後亂拍,只要有人在鏡頭裡,隨便拍隨便中,這個體驗我實在是超震撼,簡直像被颱風掃到一樣。另一個考量點是鏡群,截幅E口完全沒有誠意,都出幾年了,素質差鏡頭不便宜,素質尚可的更貴我不知道在貴幾點的。顯然截幅機型已被SONY定位成黑科技的實驗場,對入門者的釣魚竿。所以他出了很多很貴的肉鏡,然後都不更新了,要更高階的,你去找FE鏡。相較之下,XF鏡群真的是誠意滿滿,各種應用的高素質鏡頭都有。最後講操作性,人都說腹肌撥輪多操作好,因為操作一步到位,A6400撥輪少一個,不太習慣。大部分操作都需要3步完成:開選單-->旋轉-->半按快門或確定跳出選單。我覺得sony的UX工業設計真的算智障,但最後我竟然還是覺得A6400的操作體驗較好?????原因是按鍵的反饋感及造工,讓我比較有確實操作的感覺。我用RX10那個按鍵真的爆爛,恨容易誤觸或者按的不太順。也許X-T20過於初階吧,我的體驗也是普普,X-T3搞不好就很好。所以這些東西還是要實際使用,真的上戰場了,手忙腳亂的時候才會有感覺。展示店摸一摸也多少有點幫助。
waggy wrote:最近在選APSC的相...(恕刪) 想拍小孩建議a6400,有靜音快門,可用ISO比一般apsc機種還要高一點,預算3萬內先買搭配16-50kit組,搭18-135用途比較廣,但預算3萬7千多,看你自己目前用途及預算考量
A系列的按鈕幾乎都可以自訂義但是他的界面和別間都不一樣快門感也沒有一般的兩段式(這真的要習慣)沒用過SONY的相機真會覺得整個不順但是用過了你可能會喜歡多一點有要拍小朋友就是A6400了他的對焦速度就是只有變態可以形容但是他的對應鏡頭就是貴到不行不過只是基本拍的話單鏡組合包配的SEL18135 變焦鏡頭 很夠用而且很可以(說夠用都是騙人的,最後一定都會在敗菜頭定焦鏡.....)當初原本要買SONY的A7III的,現場也都訂了到後來和老闆聊很久也只是單純要拍小朋友最後改了SONY A6400就是對焦整個搓中我另外他的iso躁點我也比較能接受不是高手的我,這台真的很適合還是建議到現場試試看比較準USB充電好像只有A6400有而已如果你超在意翻轉螢幕請跳過sony沒預算只是純偶爾用自動模式拍照就看M50就好了~有預算真的要當小玉的爸爸就是買A6400如果要錄影請直接升到A6500有五軸防手震手感來說~我比較喜歡M50~很好拿就是很傳統的手感也不會太重,但是老派.......但是整體紮實度SONY真的沒話說下面照片都是a6400+SEL18135拍的,jpg直出沒修圖,參考看看
史蒂芬喬 wrote:USB充電好像只有A6400有而已如果你超在意翻轉螢幕請跳過sony USB充電的部分,Sony APSC從nex 5(沒有英文)開始就支援了,只是不能邊充邊用。是說sony有evf機種,能翻轉180度不是只有a6400嗎?怎麼會說跳過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