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018.9月無反微單大爆發

廠商能一直出新機表示這類微單類單可以改善的地方太多
今年這邊改一點,明年那邊改一點,每年都能出新機搜刮消費者荷包
反觀單眼,除非大瑕疵,否則小改出新機是沒有人會買單的

防滴、防塵、高ISO純淨度、機身可靠度這幾項單眼都大勝微單
自己的D7000可以從高約一米處直接摔落水泥地,雖然鏡頭遮光罩斷裂但機身鏡頭功能正常
哪一家的類單微單可以這樣摔???

平常拍照也看過不少微單玩家,遇到問題不外乎

光線太暗ISO拉不上去,快門變慢導致相片模糊
小孩寵物跑太快,相機對不到焦不能拍
相機預覽明明很OK...怎麼回家看不大一樣(偏暗模糊

然後類單微單取代單眼這話題每年都會被提及(尤其是新機發佈前)




小晨勃道尼 wrote:
而是知道這塊市場未來會大幅萎縮,持續砸資源投報率低
其實長遠來看,這樣做的確沒錯
身邊曾買過微單的,現在九成以上沒再帶出門過

確實,現在不少人旅遊都是拿手機,真正拿微單或單反的越來越少。

NQQegg wrote:
以半導體製程來說全...(恕刪)


不是這樣啦,感光元件的壞點跟 Monitor 的壞點不同。
Monitor 的壞點就直接是顯示,肉眼可以看見。
但相機感光元件,還要經過一堆軟硬體運算,類比轉數位,
壞點經過插件補算,立馬補掉了,到輸出圖像時,根本看不出來。
除非壞掉一大片才有可能淘汰啦。
看到一篇文算是大陸的自媒體吧,截錄部份文

【是十年論戰終局,亦是新戰場的序篇】
作者:ET

『十年之前』
說完今天的新品,讓我們一下子跳回到十年之前。彼時,2008年9月,佳能5D2和索尼a900相繼發佈。算上稍早前登場的尼康D700,這三駕馬車共同支撐起全幅單反的第一個繁榮時期。

但如果以10年作為尺度重新回看2008年9月登場的諸多新品,有一款產品則比佳能5D2、索尼a900都有著更深遠的歷史意義。這款產品便是松下DMC-G1,它是全球首款電子取景、可換鏡頭、無反光板相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無反」、「微單」。

毫不誇張的說,松下G1的發佈開啓了相機發展歷史的新篇章。它同時催生出了「單反、微單孰優孰劣」的論戰。隨著尼康、佳能加入全畫幅微單全家桶,這場論戰也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微單是屬於明天的相機形態。

『明天』
尼康、佳能的全畫幅微單都採用了與該品牌原有微單相機不同的鏡頭卡口。尼康還好,NIKON 1已然放棄,F卡口大概率也會被冷落(畢竟Z系統明年就開始有「大三元」規格鏡頭了)。而佳能這邊,EOS單反和EOS M微單其實賣的都還不錯,所以此後不短的一段時間里,佳能都要EF、EF-M、RF三線作戰。

相比之下,索尼不僅可以專注於一個卡口(當然是E卡口啦),並且給從2010年開始使用索尼微單相機的用戶也提供了一個平滑的過渡升級方案。誠然,對於只有非全幅鏡頭的用戶來說,升級全畫幅和換門並沒有本質區別。但就像佳能、尼康APS-C畫幅單反用戶大多也會購買50/1.8規格鏡頭一樣,卡口兼容確實可以讓用戶降低選擇成本。所以,大家也應該理解,索尼目前將鏡頭開發重心放在全畫幅產品上。

不過,誰又說得准,幾年以後的索尼E卡口會不會面臨今天尼康F卡口的窘境。先發有先發的優勢,但後發也勢必會少走一些彎路。不過,總得來說還是先發優勢更大一些——在全幅單反的競爭中,佳能領先尼康5年,後者直到今天也沒能在全幅單反的市場份額上實現反超。索尼在全幅微單上的領先時間恰好也是5年,不知道佳能會不會上演一出絕地反擊呢?(尼康已然被無視了)。

2008年9月到2018年8月,相機市場經歷了微單戰單反,不同品牌、不同畫幅微單產品大浪淘沙的十年。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品牌崛起了,有的品牌沒落了,有的品牌消逝了。

2018年9月起,微單已經明確擁有更光明的未來。ET相信,接下來舞台上的高光是屬於全畫幅微單產品們的。

隨便說說 wrote:
廠商能一直出新機表示...(恕刪)

防滴防塵確實普遍無反比單反差,緊湊型機身電子元件又更多,這沒話說,
但是高iso純淨度這點是絕對不會比較差的,
畢竟高iso的噪點和抹法跟有沒有反光鏡完全無關。
對焦能力也是,甚至可以說單反已經被無反超車了也不為過,
光路走兩條,對焦模組覆蓋區域小,不能做混合式對焦等等,
單反架構的先天限制就在那裡,這是無法再有大突破的。
chairman129 wrote:
防滴防塵確實普遍無反...(恕刪)

只能說高ISO噪點高是推測來的,畢竟多了一些熱噪
至於對焦超車?是連拍超車吧
對焦(覆蓋率外)我可沒聽到真正的重度用戶說超車
講起來很矛盾,若是完全沒有PDAF錯誤的因素又何必要期望CDAF
CDAF也不是萬靈丹,反而在無反界PDAF比重越高越是好相機不是嗎?
接下來請問片上對焦要有啥重大突破?
要能預測未來喔?也不就長這樣而已
目前也就還只是在趕DSLR的基礎而已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隨便說說 wrote:
廠商能一直出新機表示這類微單類單可以改善的地方太多
今年這邊改一點,明年那邊改一點,每年都能出新機搜刮消費者荷包
反觀單眼,除非大瑕疵,否則小改出新機是沒有人會買單的

哈哈...抱歉

但是你講的好像DSLR沒有在出新機一樣

C家DSLR新機這幾年都不知道出幾台了

而且規格一直小改小改,被戲稱牙膏廠擠牙膏呢

這招是每個會賺錢的廠商必備技能
這類電子產品,我不認為用前車可鑑來看,因為只要有更先進更好用的科技,人就願意買單!
DSLR的可靠已經不是賣點,微單做不到嗎? 只是不做罷了…
好比電話一般,強壯的3310也敵不過一台iphone,即使你說得多強的結構設計,iphone還防水呢…

各家一改多年的風格,除了相機的行業不斷萎縮外,也多得Sony這大財主不斷的推動電子性能上的發展,十年前有人會想到CMOS能做這麽多的事情? 有……只是錢碰得不夠多~研發要錢的! 現在Sony已經証明了~其他小心的廠商自然就敢跟進,DSLR的時代要結束了嗎? 不會~至少未來五年還好~但跟底片一樣~剩下一些有情意結的人會用吧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SKAP wrote:
而且規格一直小改小改,被戲稱牙膏廠擠牙膏呢

還有史上最強的貼新型號換新機的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我覺得反而市場會留下APS-C 以及M43   

很明顯  Sensor這東西 尺寸越大 則鏡頭也要跟著放大 重量提升

除非是專業玩家 不然一定會往輕巧方便路線走

像是O家的技術利用防手震的功能 讓一小塊Sensor也能有高畫數表現
就跟小排氣引擎掛Turbo一樣

趨勢往小sensor, 輕便鏡頭 又能有高畫質為取向

方便攜帶的隨身機 因為各種程式跟AI補正
慢慢會被手機可取代 這是指日可待

但是手機焦距問題望遠端方面
覺得無法用軟體做到


小部分的高端機體 ,便攜型可換鏡頭相機, 手機+外掛鏡頭與AI修改軟體
會不會未來只剩這三種機型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