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輕鬆換鏡頭,DIY新裝置,安全換鏡8秒鐘


widther wrote:
DIY(Do It Yourself...(恕刪)


大大你太激動了~這大學生的畢業製作弄幾個像工廠製作成品也沒問題

且~也沒大圖能細看~手工的話細看R角部分就知道是不是手工了

主要花時再磨砂紙

然後又噴漆

還設計LOGO

看了我大拇指都痠了~
樓主啊, 要不要直接開模量產啊!!
另外, 我想預購先......
我想,看倌的反應("直覺相信"→按、或"懷疑為置入性行銷")顯示了本身年齡層或閱歷,斗膽猜測以40歲為分野

個人也是由前面大量的DIY實作過程到最後成品的完美呈現引導進入一個"由衷佩服"的情境,末了生出和W大差不多的疑惑

-------------------------------------------------------------------------------

就產品論產品,個人比較想知道的是"螺絲對織帶的絕對固定效果能持續多久"--使用的第一步是用銅板轉緊夾具,使插孔與地面垂直,這也是這組工具能安全運作的關鍵,如果插槽歪斜了,就有可能在鏡頭掛入時掉落;那麼是否確定無論經過怎樣的運動或摩擦,螺絲都不會鬆動呢?

如果相機包不夠重(例如一機兩鏡,換鏡時一顆在座上、一顆取出待換,這時形同空包),或背帶背面止滑效果不佳(例如一般非攝影包),導致鏡頭附在座上時重心下滑(包包被重力拉扯向上滑),插孔能容忍多大程度的位移還可hold住後蓋?
…以前比較快(也相對安全的)方法就是用Domke記者包,

或是S腰帶+Lowepro換鏡袋;

然而目前習慣,同時也最快的做法…其實就是直上三機三鏡,

如此一來,臨時需要換鏡的機率就不高了.
這東西太強了!!!
建議申請專利先阿!!!
我相信這會在相機界有一定的人有這需求!!
你所花費的時間與研發成本未來就會反映在你升起完專利後了!!!
因該可以與廠商合作成為實際產品了!!

佩服佩服!!
感謝大大的肯定
也困擾我很久,才會導致這次瘋狂的DIY之旅
朋友試用過也說想要,但用3D列印成本太昂貴
目前正在研究量產的可能性...

Paul575 wrote:
從大學時代起,就使...(恕刪)


恩 很厲害

不過我連保護鏡都沒在用了

所以沒差..
WOW 換鏡好快
可以上 Kiststarter 全球募資了!
首先感謝版主的置頂肯定
在此回附大家的一些意見

首先,小弟大學時代念的就是工業設計,只是陰錯陽差出社會從沒靠過工業設計吃飯
這次算是用力燃燒工設魂的結果吧,也感謝大家的肯定~或是指教

其實初代模型真的是純手工,完全用水管/壓克力/ABS組裝而成
機能上完全OK
只是1嫌他醜了點(設計人的堅持),2嫌他重了點(就像一塊超級重的實心塑膠塊)
又實在沒力氣再繼續做模型了(對~我老了)
所以動用了3D列印

設計上本來就不是要掛著鏡頭的,的確一般小鏡頭掛得住,但掛個大砲?!這絕對不是建議使用方式
以結構上來說,目前使用並沒有什麼強度上的問題(當然小弟我就正常使用,並沒有特地暴力考驗它)
從初代到後來陸續的3D列印版本,小弟自己每次出遊都帶出去享用,目前已經用了快1年
只能說,它不是最快的方法,但卻是安穩中/鏡頭不用脫蓋裸奔狀態下,小弟能找到最快的方式了
至少現在換鏡頭不再困擾我,感覺能更自在的享受攝影樂趣

至於大家提到的專利/生產的建議
小弟的好友們也都給過同樣的建議,因此有在研究中
專利申請已經在進行中,只是不知這對對岸強大的複製能力能起多少作用
至於生產....初步詢問過,要動用塑膠「精密」射出
那個精密2字所需的成本實在有點讓人
所以~只能說還在努力中

DIY~或說是Maker是一種自己滿足自己的過程
功能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滿足
只是小弟比較龜毛,所以每次都想~這是最後一次列印了...結果累計出了的超出預計的費用
還是感謝各位大大的支持與意見,如果有好消息會再跟大家分享
widther wrote:
憑3D列印的強度能...(恕刪)


自也用3d印東西...強度是夠, 但某些地方用金屬件會更好(至於能改良的地方......還是有)

如果版主都用3d列印印...那打磨功夫跟logo上漆功夫就讓人非常佩服. 那是磨人的事!

以曾申請過6個專利(美國日本台灣大陸)或獲證的經驗來看, 如真要申請, 建議先去查類似的東西的專利地圖, 也許早有類似的想法佈過專利了.

至於大陸改良規避掉目前樓主的巧思, 也是有可能的事......

申請專利,也是極考驗耐心的事.....

精密射出成型的鋼模,數十萬起跳....除非真要大大量的生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