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什麼M43的解像力會贏全幅那麼多???

perahia wrote:
解析度是很不錯
但色彩深度不大行...(恕刪)


論鏡頭 針對數位特別設計的鏡頭 原本就是配合感光元件設計 這個...當初E1的宣傳文字也有看過

細節忘記了 總之兩者相配合的狀況下 會特別銳利


但論感光元件 高ISO時 雜訊抹完解析度還在不在 階調還在不在 顏色是否偏移到失真且無法修正 動態範圍還剩多少

這個嘛 目前片幅越大還是越有利
AJHSU wrote:
請問前輩,色彩深度是...(恕刪)


色彩深度
除了片幅因素
我想機身的影像處理引擎也是個關鍵

一般來說
全片幅在色彩漸層、光影變化的過渡,會比較小片幅者優
但我相信這與影像處理引擎的等級也有關係
或者是每家品牌,所掌握的感光原件技術不同所致

簡單來說,我拿EPL1來拍一根蔥
蔥的綠色漸層,EPL1就做不出來,顏色的過渡會與肉眼所見差很多
這可不是後製去拉拉色深就能變出來的

紅色也是,拍紅色的衣服
光影質感上,漸層表現其實不是很好
不容易重現實體該有的彩度
你可以用鮮豔模式或是調高色濃度,去拍出鮮豔討喜的照片
但是光影過渡漸層的表現,還是很容易看到缺陷
顏色一濃豔,漸層就很容易爆掉而失去該有的細節
白色與高光處更不用說,寬容度實在很低

且一開使就無法忠實被記錄的漸層過渡
後製再怎麼努力都只能勉強趨近理想,或是乾脆讓它浮誇化(遮蔽缺陷的做法)

紫色更不用說,EPL1的CMOS可沒應付紫色的本事
EPL1算是上個世代國際牌的感光技術了
我手上也只有EPL1與EP1

採用Sony感光的EM5與EM1到底有無改善EPL1的罩門,我不清楚
我只覺得單論解析度與低ISO純淨度,EPL1還是不輸新機
更細節的,我就沒去比較了

EPL1的出色也說明的一件事
這片1230萬畫素的感光原件裝在很多系列相機上
為何EPL1調教的特別優,而後期採用同原件的卻不如這台
老實說這讓我很不解,或許EPL1恰好是美麗的意外吧

EPL1在光線充足/柔順的環境下
表現我算是滿意,我也習慣用ISO400以下拍照,來榨取EPL1的畫質

Flickr 上 Akira1023image

全幅是否更好我保留態度
但是寬容度更好的系統
可以讓攝影條件更加輕鬆

EPL1在正午高光、陰天等低光源
其實罩門很多,相對條件較為嚴苛
處理器落後導致的快門黑幕過長,也很考驗瞬間捕捉
雖然我們也可以儘量避開缺點,用很多技巧
來拍攝高光與低光源的題材
努力點也不是不能交出質感佳的照片
但我認為,若預算充足
倒也不用把自給搞的那麼累

色深、寬容度
這很少被人拿出來討論,但我覺得很重要
單拼解析度,說實在我早就發現M43的獨特優勢
足夠景深的大光圈,以及無反光板震動,可以儘量用低ISO拍攝
都是M43的優勢,另外更不得不提,優異的機身防手震系統
這也是讓使用者得以盡情使用低ISO去拍的關鍵

M43用了兩三年,解析度一般來說不是我需要擔心的問題
個何況,過高的解析度,還會衍生微震問題

小片幅截取鏡片中央畫質的特性
在玩轉接時,反而很考驗鏡頭的實力
我手上幾顆OM老鏡,拍底片是沒感覺
但轉接到M43,大都要縮1~2格光圈才能解決畫質鬆散問題

也發現樓上前輩所言
OM50/1.4,最大光圈的銳利度,輸50/1.8
50/1.4光圈縮到2,畫質依然不如50/1.8全開
但這在底片上其實差異感沒那麼明顯
那是M43上,缺陷容易被放大所致

同理,OM135/2.8,光圈縮到5.6
還是輸135/3.5的光圈全開

更便宜又相對輕巧的鏡頭,畫質反而好?
轉接來說是的

但是拍底片時,可用ISO有限
多半格到一格光圈,可換到更安全的快門速度
不然很多時候,根本傍晚後我就不想再拍底片了
室內低光源一樣是個考驗

還有就是,以單眼SLR結構而言
更大光圈,意味著觀景窗更明亮,這對低光源攝影尤其重要
所以縱使大光圈鏡頭,最大光圈不見得堪用
我認為還是有它的價值
若是低光環境下,裝上最大光圈3.5的鏡頭
對焦取景起來,只有痛苦兩字可以形容

至於玩轉接,我倒認為挑便宜的,小一級光圈者去買就好
M43有電子放大輔助對焦、增亮輔助取景
所以不用像光學觀景窗系統,如此依賴大光圈

tyf000 wrote:
lenstip 刊出...(恕刪)


看光圈
我怎覺得那根本是沒對到焦?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M43用了兩三年,解析度一般來說不是我需要擔心的問題
個何況,過高的解析度,還會衍生微震問題


關於高解析度微震的狀況
是否可以請大大解釋一下
是不是因為解析度太高
所需要的安全快門需要更高一些
kae0716 wrote:
關於高解析度微震的狀況
是否可以請大大解釋一下
是不是因為解析度太高
所需要的安全快門需要更高一些


你應該不知道FF和APS-C機身反光鏡嗎?
看看針對環境那麼多少亮度暗度,你能多少接受按下快門會震動嗎?


需要安全快門但要看鏡頭多少焦段能調多少快門...


正好我拿四張照片,我不說拍是M43 EPL1配神鏡12mm,別人說我拍FF的照片...






Olympus的鏡頭從以前底片時代開始 顏色對比就稍大

對比高對於MTF測試有一定的加分作用

鏡頭設計上訴求也是畫面較銳利 到現在數位時代O牌KIT鏡MTF都偏高

這與O牌打下光學研究根基有關 TTL是O家發明的

一直以來O的鏡頭素質都不低

MTF分數高 只能證明鏡頭的解像力高而已 與M43 全幅無強烈關聯

再說拿這顆Carl Zeiss Otus 55 mm f/1.4來比... 這顆鏡頭的訴求本來就非銳利度... 要比也拿50/2 MACRO來比較 性質較相同
一連串文章看下來, 學了很多東西, 受教了!

之前小弟對於畫質的定義,
除了ISO的純淨度,另外一項蠻看重的就是照片的解像力。

那現在小弟是不是可以簡單的總結出,
一般人說全幅相較於小篇幅畫質比較好,
除了高ISO的純淨度是無庸置疑的之外,
是不是可以排除解像力這塊呢?(前提是都具備足夠好的鏡頭情況下)

發文自帶酸性體質的人還真多

TRUDE wrote:
你應該不知道FF和A...(恕刪)



這個不行............
TRUDE wrote:
我不說拍是M43 EPL1配神鏡12mm,別人說我拍FF的照片...(恕刪)


那個人可能不懂FF是什麼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