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魚王 wrote:
看到單眼拍出的效果....(恕刪)
樓主:
1.這些照片不是單純靠相機或鏡頭達到,很多關鍵在於攝影觀念,光線掌握與構圖巧思而達到!
之前CANON迷L鏡是否都要經過DPP 加色飽和和銳度才能達到色飽滿銳利的照片?
像N家將爸故事,建議可以看看階段性任務完成。將將的畢業晚會拍攝!
你有可能花大錢因此努力學好,而接著喜歡攝影與拍出相當不錯作品。
但也有可能從此對攝影器材灰心,因為似乎和網路所展現結果不同,最後不是走向器材之路或其他。
2.CN家的一些介紹可以參考小弟資料
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
CANON DSLR 性能演進與簡史
C家比較分類單點,高畫質派和高性能。N家發展比較近年追上,較為均衡式機身性能和感光元件一起並進。
10W很多也很少!
一個觀念技術能力足夠的話,可以用最少的資金漂亮完成拍照結果。
一個空白的新手可能花很多錢,但卻一直搞不定。
這是一位C家生態攝影 Juza Nature Photography Macro: Italia II
裡面有C家高低階機身,甚至還有幾個N家設備拍攝,但整體都一樣棒!
器材之間確實有所差異與限制,只是大多人為影響可能大過原本影響。
反過來說,高手懂掌握時機可以增加低階拍攝能力,但還是無法改變硬體本身限制差異。
可能使用高階機種可以10張有9張都是抓到而低階機種只有2-3張成功,但你是看不到失敗那些照片。
3.
7D是CANON 僅次於1D旗鑑機的APS機種,是CANON非1系列DSLR以來最大機身性能下放,當時對手為NIKON D300s。
5D2是使用135大小感光元件的機種,和1Ds3旗鑑機同樣畫素感光元件,但和前代幾乎相同的機身性能,當時NIKON則是推出和D3幾乎相同機身性能與感光元件的D700相呼應。
鏡頭部分,從超廣角16 14mm等到超望遠400mm都有人使用,一般在於表達效果。
通常簡單分作廣角張麗 標準樸實,望遠特寫大概方向。
人像部分,通常35 50 85 135等是比較常用,在廣一點或望遠一點就需要點功力,否則不是太空洞或著太壓縮平板。
愛車.一切美麗事物....
其實一開始買車 買音響等都是一樣,想一次搞定,但後來會發現實際上市根據各種需求喜好而不同。
鏡頭是影像起始, 像使用旅遊鏡就是旅遊鏡畫質,雖然它可以一鏡萬用便利!
機身則是影像決定與掌控,也就是使用大感光元件,在畫質上通常優勢,可獲取較優秀影像結果。
在機身性能較高,則是即使較差環境下獲取成功照片機會也較高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