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來說,NEX會很快上手,另外手持夜拍、全景照片、HDR,非常實用。操作示範如下:
NEX 操作示範
而且價格非常的實惠...
夜拍(夜景,餐廳,KTV):前兩項手持夜拍開下去就好了,效果包你滿意。
高速快門,拍動態(寵物):快門速度OK,不過要看技巧。NEX對焦稍微慢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開7連拍下去,採用陷阱對焦方式。
近焦微距:尚可。
電池續航力:要準備兩顆電池。
拍景(出去玩,展覽):OK,還有全景可以用。
廣角(28mm):16mm或18-55mm
逆光(人物背光,拍天空):HDR、DRO。
因為操作性的東西,是規格表上看不出來的
而且這部份很兩極化,喜歡的就喜歡
不習慣的,怎麼用都不爽
我覺得這部分比啥性能都還來的重要
因為你用很不習慣的介面
相對的你也很難拍出一台相機的完整實力
操作都卡住了,後面的根本也不用談了
不然就是書店看看這幾台的專書
翻一翻,心裡也會有個底
尤其相機百百種,店員不一定每台都熟
有時候常常一問三不知
如果你有先看過一些專書
相信在試用時會更知道操作上該怎麼去用
或是一些重點功能用起來的感覺又是如何
這年頭不要去相信店員,也不用被網友干涉太多
自己做好功課最重要,沒有一台相機是完美的
就看你自己的取捨去選擇就好了
初學者我反而建議把重點放在操作
反正沒有鏡頭包袱,不用想太多
而那些可換鏡頭也很貴,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去買
以後會不會添購鏡頭沒人知道
也有人是從來不買鏡頭,而是「機身+KIT鏡組」一換再換的
真的都要看人
常常很多人一台相機拍到轉手為止
機身上的鏡頭根本沒換過,不然就是雙鏡組用到底
所以一個系統鏡頭群多不多,也要看你個人的需求來定
NEX的閃燈介面較特殊,但如果你也不會考慮買外接閃燈
那這部份也可以說沒差
但說介面特殊其實也還好,因為閃燈幾乎最好都買原廠
所以就算介面再特殊,也沒差
初學者通常不會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所以買喜歡的來玩就好了,拍多了,自然就知道自己的需求
「低光源室內」請愛用閃燈
大光圈鏡頭不是萬靈丹,高可用ISO也不一定幫的了你
因為這類題材本來就難拍,一開始拍不好也不用氣餒就是了
機身閃燈先加減用,還是不行的話,就要另外買閃燈了
如果這類題材不是常拍,倒也不用勉強去添購器材
「動態拍攝」的話這幾台要拍也是很拼
那畢竟是專業高階單眼的強項
輕便機要拍動態,技巧會比性能來的重要的多
這部份也只能說多拍,不然想太多也沒意義
NEX有高速連拍優勢、GF2有觸控對焦優勢
E-PL2是有AF不慢的鏡頭,但真要比對焦速度
可以考慮等E-P3上市,相信它的對焦速度是可以讓你滿意的
「微距攝影」
微距鏡相當貴,建議買台DC會比較實在一點
單眼不是不能拍微距,但成本來說,DC會比較容易達成
且DC可以貼著霧體超近拍,單眼可不能...通常要退的比較遠
「廣角攝影」
超廣角鏡也是相當貴
P家有最廣7mm的變焦鏡、O家也有最廣9mm的變焦鏡
一顆可能就兩三萬,你會買嗎?
如果是普通廣角
GF2或是E-PL2(簡稱M4/3系統),可考慮14mm這一顆,輕薄好攜帶
單買約6千多一顆,GF2原廠就有附
E-PL2的話原廠是附14-42變焦鏡頭,一樣有14mm端可以用
NEX的話,可以善用方便的全景功能攝影
初學者建議先用變焦鏡去尋找自己需要的焦段
熟悉之後,再來考慮是否要購入其他定焦鏡頭
通常定焦鏡都會有畫質與體積的優勢,光圈通常也比較大
但缺點是取景相比變焦鏡,是比較不好上手的
最後,如過有考慮E-PL2與GF2
建議可以一同考慮
G2、G3、GH1、GH2
E-P3、E-PL3(秋季上市)、E-PM1(秋季上市)
G2、G3、GH1、GH2有內建電子觀景窗,相當超值划算
GF2、E-PL2、E-P3等無電子觀景窗機種,則要多花費6000~8000左右添構
觀景窗用不用的到要看人,但是需要用到的時候,它是很管用的
M4/3系統陣營,P家與O家的主要差異:
P家色彩偏清冷、O家色彩偏暖調
P家介面比較有親和力、O家則需要多點理解力
P家防手震要靠可支援的鏡頭,O家防手震則直接做在機身上
所以沒有防手震功能的餅乾鏡(14mm、17mm、20mm等等)
裝在O家機身上是比較有優勢的
M4/3陣營與SONY NEX陣營的差異
NEX等效焦段要乘1.5、M4/3要乘2
這對只用原廠鏡的人來說沒差
但有考慮轉接其他鏡頭的人來說就需要注意
然後因為M4/3焦段等效乘兩倍的關係
所以M4/3的系統對於望遠需求者會更吃香
對於飛羽攝影、天文攝影之類的需求,負擔會比較輕鬆一點
NEX因為片福較大,所以高ISO表現比較吃香
M4/3最近的高ISO表現也有趕上
NEX的閃燈採用SONY自家的熱靴系統
M4/3陣營則是採用一般泛用的熱靴規格
所以M4/3在副廠閃燈方面,會有比較多的選擇
亦可借用canon、nikon的閃燈使用,但需要改手動控制
NEX目前的鏡頭群較少、M4/3陣營則較齊全
NEX因為片幅較大的關係,鏡頭的尺寸無法比M4/3還輕巧
很多人會說NEX較輕薄,但M4/3會告訴你鏡頭小會比較好攜帶
不過其實兩者差距不是太大,但NEX系統容易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也是事實
NEX有上掀螢幕,即將上市的E-PL3也有,G3則是更完整的翻轉螢幕
GF2是觸控螢幕,G3、E-P3一樣也有觸控功能
M4/3陣營有電子觀景窗可以用,NEX則無
其餘各家特色,可參考各型號專書,皆有詳細刊載
以上資訊,如有錯誤請糾正

操作性的東西,真的是要自己去用的。
我以前在買類單眼, Canon S1IS 跟 Panasonic FX5(or 3 i forget),之間我
怎麼比較都是 Pana 比較好,可是 Canon 就是更好操作,更能拍出我要的。
後來用 NEX-3 ,被人罵的半死的「過度簡化操作介面」在我手上從來都不是問題,
甚至到現在都已經更新到 1.4 版的軔體了,我還沒有自訂過任何按鍵。
﹝不知怎樣我就是有辦法很快改完我要的設定,沒時間改就給 iAuto 去煩惱,我
之後自有辦法去 RAW 救﹞
也因為我的使用習慣是「100% RAW + LR後製」,任何白平衡問題或主題風格對我來
說都是別人的問題/加分。很多帳面上寫的東西,並不是對你都有用處的,很多人說 NEX
操作介面太簡化,不見得對你有影響。很多人說 16mm 是爛鏡,不見得有幾人分辨的出
來是什麼鏡拍的﹝真不知道都是什麼人在說爛﹞。很多人說 NEX 系列高 ISO 很強,
不見得對你來說夠強﹝不夠強代表你可能要朝外閃的路走,那 NEX 就不適合你﹞。
總之,借也要借一台來玩。不要買了哪台就覺得自己手上這台無敵,多看一定沒壞處。
-= 散仙 =-
wizardlee wrote:
GF2與EPL2 都為M4/3 二個廠牌的鏡頭可以互相共用
所以基本上不管選哪一台
可用的定焦鏡頭都是
1. M.ZUIKO DIGITAL 17mm F2.8
2. M.Zuiko Digital ED 12mm f2.0 (第三季前上市)
3. M.Zuiko Digital ED 45mm f1.8(年底前上市)
4. LUMIX G 20mm F1.7 ASPH
5. LUMIX G 14mm F2.5 ASPH
6. Leica DG Summilux 25mm F1.4 ASPH
機身性能上 就看各人喜愛了
我不是m43用家,但據我所知,鏡頭不是用在自家相機的話會失去數位修正。
失去修正後,鏡王也會立刻打回原形
airport724 wrote:
我不是m43用家,但...(恕刪)
據我了解,變形修正還是有
但是色偏修正就不支援了
先不論M4/3是否真有“鏡王”的存在
基本上我用E-P1接上20mm
好畫質依然輕鬆可分辨
尤其反光的質感相當優異
好比人的眼睛、濕潤的嘴唇、食物上的水份等等
至於色彩,O家與P家的色彩本來就不同調性
就算色偏沒有數位修正,說真的我也覺得沒差
真要兩家機身交錯測試,我相信以看不出所以然來
顏色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東西,看起來討喜就好
我用E-P1拍的20mm的照片
用O家軟體開啟,就可以使用右方欄位的失真校正功能
修正的幅度很輕微,大約是畫面四個角落會拉平整一點
然後色彩上也會稍微有點變化,個人的感覺是~
對比有再更好一點,立體感會變佳
所以裝盟友的鏡頭到底能不能數位修正
我覺得應該是沒這問題才是
前面我也說了,軟體對色調也是會修正的
並沒有網路所言“色偏修正不支援”的問題
好畫質會打回原形?我認為沒這回事
MollyWu wrote:
其實我之前也打算去店...(恕刪)
哈囉~~
我比較建議樓主你從M43系統裡面挑一台來玩喔,
也就是G系列或者EP系列,
因為這兩家基本上是同一個系統,
未來你就算O家想跳到P家,
或者O家想用P家鏡頭都沒有相容性的問題。
而如果樓主偏好EPL-2的話,這也是一台很棒的機子,
因為目前所有的EVIL機當中,只有O家內建防手震,而且KIT鏡的體積相當小巧,
換句話說,你不論使用任何鏡頭都可以擁有防手震的功能,
而不必特地挑「有防手震的鏡頭」,
包括你如果想要轉接老鏡,都可以擁有防手震!!!
此外我也認為O家是目前EVIL機種當中,色彩管理非常棒的,
所以你會看到,有很多人會停留在O家都是因為捨不得它的發色,
就像你說的喜歡它的顏色,畢竟他是傳統光學大廠,在這方面會有某種堅持。
至於P家的G系列,電子性能會比O家優秀一些,
而且每一台都有內建閃光燈(所以你也不用擔心閃光燈沒帶這種事)
比如說他的高畫質錄影可以無限時,
還有觸控螢幕的IA界面也相當好用,
像最近火紅的G3,不但體積小巧,內建觀景窗(大太陽下就會覺得有他真棒),
還有270度翻轉螢幕,想要自拍都很方便!!!
(反正他和O家是同系統的,你就算以後想改玩P家都不用擔心鏡頭要重買,
而且不論P家或O家出了哪顆好鏡,你都可以共用,不必像NEX只能期待SONY慢慢開發鏡頭群)
關於鏡頭方面,而且M43的鏡頭沒有什麼地雷股,體積基本上也都比較小巧,
而且M43系統的餅乾鏡真的是他的優勢!
不但小巧而且相當好用畫質又讚,
這些鏡頭的素質都不是NEX那顆16mm餅乾鏡可以比得上的。
NEX的好處大片幅以及電子性能,他有很多內建合成的效果,
例如一般小DC內建的全景模式、降噪...等等,
但是大片幅相對來說鏡頭就是小不下來,而且產生了一些畫質疑慮。
而且他的選擇有限,
目前就只有兩三台可以選擇,上面也沒更好的機種了,
而且閃光燈和鏡頭規格都是獨家而非共用,
若是以後如果想要更好的機種,就必須升級到SONY的阿法系統,
手上花大錢買的那些鏡頭、閃燈都不能繼續用...
另外就是...NEX的操作性概念比較像DC,
除非你想傻瓜到底...
否則不是那麼好用,(不過等你買了NEX之後還是會催眠自己超好用的...)
以後如果你換單眼又要再重新適應一次單眼的操作性。
而M43目前為止,反而是以微型單眼相機的概念在做的,操作性都很棒。
總而言之,如果你真的打算買NEX,
就千萬別買那顆定焦鏡,建議是只買18-55那顆(不過體積就不太能縮下來),
因為你一旦把錢花在那顆16mm餅乾鏡以後,
你就會開始每天自我安慰+催眠:其實畫質夠用就好了,把圖縮小看就好了。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你就不用花三萬買相機了,
現在的小DC夜拍能力也很棒,縮圖看也是嚇嚇叫!
反正那顆16mm餅乾鏡的畫質...我覺得跟小DC有得拼...
當初我也在抉擇小單眼的時候,
我有NEX的朋友自己都親自跟我講畫質感覺不是很優,
回想起來也感謝他那時候的大義滅親...
所以想要優質又輕巧的餅乾鏡群目前還是只有M43做得到。
如果你的預算在三萬,
我覺得你可以考慮一下EP3啦~~最近這幾天就要出囉~~
而且全面採用金屬機身,連觸控螢幕都有了!!!
而且這台對焦速度也是一級棒~~
雖然很想跟你說P家的G3也很棒~~
不過發色這種東西你還是自己看了喜歡比較好,
免得聽別人說了一堆自己其實不在意的功能,
結果買了之後一直覺得顏色很不對自己的胃口在那邊後悔,
買了以後也可以多到M43的版面交流,O.P家的朋友都很親切喔。
以上個人淺見,供樓主您參考看看,
推薦:EPL2,預算夠的話大推EP3~~!!!
內建防手震超讚,O家發色美,而且鏡頭素質真的很重要!不然乾脆買DC還比較小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