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何謂 "人工曜光"??=補上連結=

樓主貼的網址圖片.
很明顯是toycamera所做.
別再誤導是ps做出來的.
軟體中有個仿底片漏光效果.
修圖後才會有底片+漏光的效果

好熟悉的地方......

543 噢! 不~

435藝文中心?在我家旁邊 哈!
airforcesneil wrote:
恩?我有回答啊。

...(恕刪)


謝謝 airforcesneil 的解答~




真的我沒想那麼多我只是單單不喜歡後製照片,
而且我並沒有要評論誰 ,這篇也是因為我喜歡這位攝影師的作品才出現的

我要說的是後製過後就不是照片了,
這是我個人的喜好。
我會當成另一種藝術作品圖畫來看待~
漂亮的畫面誰不愛呢?
而大家回答的深度也讓我嚇到了....

哀~

如果樓下還有人要指責我,我虛心接受
但 今天我並沒有 批評 誰的意思,
攝影世界豐富多元化,所以大家才都喜歡拍照



用我的單眼捕捉最動人的妳; 用妳的雙眼看見最真實的我
alwaysspeed wrote:
你說的耀光是像我這張...(恕刪)


這個姿勢難道就是傳說中的M形腿??!!!


我來鬧的..抱歉XD

dunhill0408 wrote:
樓主貼的網址圖片.很...(恕刪)


Dunhill0408大, 我並不是用toycamera

我是使用photoshop,而且也沒有人說中我的方法
要記得一件事

下次說不喜歡後製
一定要說"我不喜歡用電腦後製"
這樣就不會有"機身幫你後製"的對抗了
跟影子抓迷藏[http://www.flickr.com/photos/sean0331/]
dunhill0408 wrote:
樓主貼的網址圖片.很...(恕刪)



難道PS做不出相同的效果?
shane2020 wrote:
謝謝 airforc...(恕刪)



我覺得攝影是一種進程,而不是一種即定的模式,但是因為每個人接觸攝影的起點不一樣,所走的進程也會完全不同。不喜歡電腦後製也無所謂,但是不能夠代表後製過的就不是拍照。

如果你知道你想要拍什麼了,什麼後製不後製的,可能根本就沒那麼重要。

你比較像是踩在技術本位在說話,不過當然,如果你有心要研究光圈快門曝光之類的鬼東西,的確還是不要抱持著「反正有電腦可以撐腰」的想法。

不然可能就會不太想去練習那些東西,而失去很多練習的機會。

不過但是當你有了技術....然後呢?或許你學會了目前你心目中攝影的姿態。然後可以問問看自己,是否已經達到自己想要的?看是要停留或是再下一步

對我而言,攝影並不是只有技術,而沒有技術也可以是攝影(但不是0技術...0到連快門都找不到);「觀看」很重要,比起知道怎麼設定相機的正確數值還來得重要。
airforcesneil wrote:
accrod提的「當...(恕刪)


有關西阿 怎沒關係 按相機 就是記錄
和用電腦 搞成 黑白 或者 色彩超及豔麗 至少 我還記得他當時的色彩是怎樣 穿 的衣服是啥顏色 在實地方當時的色彩 要是調成黑白 這一些我都記不住了只記得人 這幾%的東西 我要他幹嘛

這是兩碼子的事情

相機失真 但是 最少他能記錄 你當時最接近的情境 我說了 每人眼 相機 看到的都不同沒有人能評論失不失真的問題


和用電腦搞是兩回事 請不要再把這東西混為一談

我所說的是 用電腦後製 不要連相機後製也跑進來 不要硬扯 而我就是說我個人的問題阿
我就說了 我就是希望看到當時的感動

我把你的「當下的感動」分成兩部分來講。

第一是「感動」,我以風景照來舉例好了,當登山攻頂時,所看到山片的壯碩或是天地的遼闊,心礦神怡的感覺,你無法用相片捕括下來,那種感覺就屬於當下的。但你事後可以透過看相片的方式去回憶那種感覺。可是那個感覺屬於「回憶的感覺」而不是真的捕捉下了些什麼感動。所以相片類似一種索引。


第二,「記錄/回憶」,其實當成記錄的相片,的確沒有太多後製的必要,因為你自己看得懂。但如果是要把不曾參與過的其他人看到那個相片,有時候加一些說明或是修一點圖,把那張照片的感覺更突顯,對其他人而言,說不定比看原本的相片更有味道。

而且,另一個事實是其實你記不住前幾個小時,某個令你覺得很漂亮的女生,她有沒有帶包包或是她上衣穿什麼顏色,現在就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今天在某某地方看到的美女,你能記得她上衣和下半身穿著的顏色嗎?大多都是用猜的方式去想,除非她衣服的顏色對你而言是有意義的,

不然....老實講,是否記錄那件衣服的顏色對你的回憶影響並不大


**即時測驗,看看有多少人記得:現在光用腦袋回想一下,第一頁alwaysspeed所則那張人工曜光的圖的M字開腿的女生,她的上衣顏色是什麼?想好答案再點回去看一下,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答案。




自己看是不需要什麼後製,
但如果要考慮到呈現給別人的感覺,並不見得原機輸出就是最好。顏色太多,太少,只是和你想要和他人呈現感覺不一樣的話都不好。

有的照片,以某種建築物來舉例,在原本相機直出的時候,可能色彩本身就很艷,而壓過了你所感受到該建築物的「形」(外觀形式),就算你看到相片知道當初你是被它的建築形式給吸引住,但別人看你的相片,不見得會感受到,反而會被那花花綠綠的五顏六色給分了心,這個時候你可以考慮把顏色去掉,而突顯出原本你所被它吸引的原因,讓他人也可以透過照片的呈現來想像或是重構(即使沒有親訪也一樣)。

--------------------------------------------
如果你覺得相機直出才比較接近你肉眼看到的感覺的話....
剛好我還有一個例子,

想要去拍一張昏暗的街道,現在大多數的路燈都是黃色的,不過那個地方的路燈是白色光,在晚上看起來,依然還是昏昏暗暗的,閃燈無法照亮整個街道,而且如果閃到別人家會造成對別人的不便和打擾,我也沒有帶腳架,我就找了個東西把相機撐著用長時間快門去照(否則我只能拍到一張黑黑的照片)。

但是輸出的相片會是什麼?
路旁的樹葉格外地綠,入鏡的路燈的光格外地亮,照到一排停放的機車變得明暗對比鮮明,而顯得立體,因為路燈是白色光,讓周邊物體原本該有的顏色都沒有變掉....連天空都出現了暗暗的藍色(原來已經有點接近凌晨)

這個和我所見的差非常多,但是因為曝光時間長的關係,從相機裡看到的景象像是一個小白天一樣。

最後我怎麼處理?結果還是丟到PS裡去拉曲線,把太鮮艷的部分去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