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請問]有聽過『鏡頭折價公式』嗎!?

輕易發生的骯髒行為 wrote:
因為不像汽機車有保養...(恕刪)


鏡頭不用保養嘛?

那鏡片為何要擦拭?

為何要躺防潮箱?

去海邊回來不用清潔沙塵嘛?

主不主流應該是因為廠商一直沒有更改規格

所以很多機身都可以沿用老鏡

二手鏡漲價是因為匯率問題

再加上人貪婪的心

請問你一台用了5年的機身敢用當初購入的9成價格出售嘛?

我倒是看到一大堆Canon 已經使用3~5年17-55這顆鏡頭的二手價格

定在28000~31000之間

比當時2~3年前的新品價格還要貴

那這該怎麼解釋呢?

我能不能解釋為

因為貪婪,看到現在新品售價遠遠超過當時售價

所以賣的二手商品可以賣到更高於當時入手價格

卻沒有想過自己用的電子產品已經過了好多年




我只是覺得單獨唯獨這個攝影世界的二手價格很奇怪

我也知道現在這樣是常見的狀況

只是一直覺得很奇怪。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taiwan23175 wrote:
鏡頭不用保養嘛?那鏡...(恕刪)


同意,真的太貴了~
很少在01上回覆, 不過看到這一篇文章, 覺得很有興趣, 所以也來亂講一下...

我看到樓主寫到對方是會計師, 也是猜他說的是"折舊"的公式. 但折舊並不見得代表二手貨的市價.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我們公司買一部筆記型電腦, 購買價45000元, 折舊攤提三年, 所以一年過後, 會計帳上的殘值只剩30000元 (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但我們姑且簡化數學計算), 二年過後只剩下15000元, 三年後過, 帳上這部筆電就沒有殘值了.
但這可不代表三年的筆電在二手市場上的市價為0元.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因為我以前待的公司就有涉及二手車輛買賣的業務. 會計帳上殘值50萬的車輛, 可沒有人保證一定可以用50萬買進或50萬賣出. 這是兩碼子事. 要不然, 我很樂意以0元收購折舊完畢沒有殘值的萊卡相機.
芊芊爸爸 wrote:
想當初公司貨的SB-800 用了兩年多還賣了10500元 (當初買12800元),...(恕刪)



想想用兩年多SB-800 租金才2300塊~其實買新的很划算阿

2年/730天 /2300元

一天租金 3.15元

買二手反而不划算 (過保+折舊)

攝影器材買二手的真是大盤子~不然就是蠢蛋加凱子
taiwan23175 wrote:
我提出另外一種觀點希...(恕刪)


因為鏡頭不是電子產品,鏡頭是光學產品。
機身才是電子產品,所以機身的跌價才會這麼兇。
kevin2100 wrote:
想想用兩年多SB-8...(恕刪)


這樣罵到了很多人

我五月初的時候,花了五萬買了一台二手D300s (多送一顆原廠電池)
買家只用了一個星期,拍了500張!!

我用了一個月,又拍了一千多張(接了兩三場活動)
原本打算上網五萬賣掉...後來賣我同事四萬八...

我同事雖然也算是買二手的相機,不過只花了四萬八(快門數22XX)
買新品的話,當初的價格是五萬六左右!!

我自己雖然是買二手~不過也沒虧到...
我的生活元素:家人、攝影、重機
或許大家都忘了一個重點,

所謂的折舊,

很多都是在替"公司"作所謂的成本控管。

若一間公司買了一項設備是1000塊錢,

他希望在三年內將這1000元的設備賺回來,

所以他的折舊率就會比較高。

如果分攤的年限較長,折舊率自然就低。

所以那個會計師所謂的折舊公式,相對於二手市場根本不適用...

況且二手市場本來就有一個重點在,

很多大大已經提到了,

那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不是嗎?
wyn1 wrote:
因為鏡頭不是電子產品...(恕刪)


我不這麼認為

鏡頭中最重要的元件是鏡片沒錯

但鏡片要和焦抓焦點等的也是要靠對焦晶片(手動鏡除外)

再說其實鏡頭廠商說自己的鏡頭光學逸品也是鏡頭廠商自己說的

如何才算的上是光學逸品?

光學逸品單只的應該只能是鏡片

不能說是鏡頭

畢竟鏡頭的組成包含了鏡片,鏡身,晶片等東西

再說光學產品

難道不會發霉嘛?

事實上除了恆久不變的鑽石與寶石做的鏡片外應該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稱得上是可以漲價的光學產品

不管是用什麼材質做的光學鏡片也都有他的使用年限存在

這點應該也是不可否認

所以這點,應該不成立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taiwan23175 wrote:
所謂的呵護費用是自己...(恕刪)


因為錢或價格是人的<價值觀>定出來!

沒有合理或錯誤問題,而是人如何去定<價值>相等多少?

舉例來說一顆設計精美的天然鑽石和一顆高溫高壓合成鑽石,對科學家來說是沒有什差別,都只是碳以SP3形成高硬度鑽石立方結構的材料!

所謂折舊率的計算也是人自個訂出來,並非相機鏡頭特別值錢問題,而是這個群組對這個產品的價值對時間折舊損失較小而已,沒有對錯!

通常這種折舊損失和該產品進步或特殊性有關(就像名師設計鑽石特別貴一樣!)

一台汽車,就有引琴效率,燃油銷耗速度與一些電子科技等方面通常是雖著時間在進步,而且是底盤車殼也是隨時間在磨損和腐蝕,除了一些經典特別車子,大多後面車子價位和性能通常較好!

鏡頭是以光學為主的產品,其鏡片技藝與技術是會成長,但光學設計與特性大多是獨立與一些當代歷史意義!
而且其呈現是藝術結果,所以一些老鏡解析或色散等可能較差,但是在一些色彩傾向,階調散景呈現等等,獲得較高評價就賣的高,否則就低!

而現在鏡頭電子部份像VR或AF-S壞掉的話,至少還可以當MF鏡使用,所以原本光學上價值將是價格主要骨架!



相機就得看機身機械部份和電子在價位比例,在DSLR由於CCD/CMOS佔很重要比例,整個影像是由感光元件組成,所以舊機價位因此有個價格下滑快,以及殘值較低,而機械質感部分大概是殘值一部份較不易跌部份!



taiwan23175 wrote:
定在28000~31000之間

比當時2~3年前的新品價格還要貴

那這該怎麼解釋呢?

我能不能解釋為

因為貪婪,看到現在新品售價遠遠超過當時售價

所以賣的二手商品可以賣到更高於當時入手價格

卻沒有想過自己用的電子產品已經過了好多年
...(恕刪)


說實在我也覺得不合理

就像我也想買EFS 10-22二手鏡

明明3年前這顆鏡頭我記得不到2萬

但一堆用了1年多的二手價都開2萬初, 用2,3年的都開17000,18000的

合理嗎?

不合理, 但是他一樣很快就賣掉了

所以呢. 鏡頭這種東西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你說他賣的貴,但是他還是有人買

後面要賣的人看前面賣這個價都賣的掉

誰會自己降價賣低於行情?
台北/ Steve Lee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