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其實我覺得M4/3不見得一定輸給APS

elitekuo wrote:
其實很多人要的是轉接的能力與x1.5的倍率。
kit鏡成像如何,不是挺重要的。
有人說NEX已經預留FF的接環大小了?
...(恕刪)


沒錯啊, 我就是看重轉接的能力與x1.5的倍率, 而且價格又很合理. M4/3 的 2X 在轉接上, 限制實在太多.
至於鏡頭的大小, 看看 Leica M, Contax G, Konica Hexar, 福倫達 voigtlander RF 這些全片幅鏡頭的體積並不大, 問題不在於鏡頭的體積能不能做得小, 而是成本花多少? 又要便宜, 又要畫質好, 還得體積小, 當然做不出來.
對不想買的,或是用不到的少部份人,總會跳出說一句腦袋最重要,嘖嘖
通常去翻翻這些人的相片就發現,腦袋真的很重要

再者每次有出新機總就有人會覺的誰會打趴誰....
出了那麼多台相機有看誰打趴誰過嗎? 沒有吧!
GF1那麼強勢,結果EP1 EP2 EPL1有停產,厚你怕系有倒掉嗎?也沒有!
只能說族群不一樣,何必一定要覺的誰要打趴誰

NEX系列看一下評測,畫質有點糟,對焦速度甚至連EP1差了一些些
但我覺的是那kit鏡太兩光了,相信換好點的鏡頭整個就都不一樣了。
可是我比較注重的一點是他的錄影,若是用自動對焦的話,不知道有沒像M43那麼方便
尤其是GH1錄影的對焦真的跟dv沒兩樣,但是不愧是aps片幅雜訊抑制這方部份M43沒得比啊!

但以上所說的NEX系列那爆力的價錢之前,就沒那麼重要了,應該不少人是價錢先決啊!
看了我都想進一台了,可是我有ep1和gf1了
rtsi wrote:
福倫達 voigtlander RF 這些全片幅鏡頭的體積並不大, 問題不在於鏡頭的體積能不能做得小, ...(恕刪)


理論上RF的鏡頭可做比較小
但那是以底片的成相來看

現在是CCD or CMOS,
周邊的受光不如底片來的優異
RF又比DSLR離底片更近,
周邊受光角度又更大了
很難說鏡頭的會變小.

我認為
感光元件技術進步比較快
鏡頭技術進步比較慢

一旦初代機的感光面積定下來了
鏡頭的體積就不可能改變多大
因為鏡頭得往前適應

但是每出一次新機
成相的品質勢必會越來越好~~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什麼部分不一定輸呢?有人說手機拍跟dslr差不多,器材後面腦袋才重要,可是手機拍不出10mm廣角耶,怎麼辦,
腦袋幻想有廣角?因為後面腦袋有發功?手機拍不到百公尺外的生物?也可以發功變焦?因為後面腦袋強?當然
目前有幾款手機畫質直逼dc這是真的,不過還是有許多照片得用特定器材,這不是後面那顆腦袋可以造出來的.
M4/3與APS比較也是同樣道理,當M4/3與APS鏡頭可共用且焦段不因此改變時,這下就有趣了.

震撼彈又一枚
Sony這次新產品引起的話題還不錯
總算找到點了

不過
我還在等
GH2
因為他們公司說,新的GH2感光度是現在的兩倍,要與5D2抗衡
能不能抗衡無所謂
我只想要ISO3200甚至6400可用就好
打趴?
我不是霍元甲,也不想當葉問
上擂台的事情不要找我
談器材的時候,除了腦袋,是不是也該把價格排除呢?

否則 畫質、對焦、外型、重量所造成差距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價值也不同啊!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jasonli wrote:
理論上RF的鏡頭可做比較小
但那是以底片的成相來看

現在是CCD or CMOS,
周邊的受光不如底片來的優異
RF又比DSLR離底片更近,
周邊受光角度又更大了
很難說鏡頭的會變小.
...(恕刪)


Leica M, 福倫達 voigtlander RF 甚至有人將 Contax G 改成 M 接環接到 Leica M8/M9 或是 Epson R-D1, 當然 Leica M8/M9 是高價產品, 定位不同, 但是 Epson R-D1 是使用 APS-C 感光元件的純正 RF 相機, 畫質相當優異, 現在二手價格仍居高不下.
慚愧!!



竟然同時擁有D90 和 5D2 和 兩個神燈

但是就是缺少一顆攝影的腦袋!

器材只是輔助, 相機後面的腦袋才是決定一切 !!

avy.hsu wrote:
慚愧!!



竟然同時擁有D90 和 5D2 和 兩個神燈

但是就是缺少一顆攝影的腦袋!

器材只是輔助, 相機後面的腦袋才是決定一切 !!


人家在討論機器的優異
你沒頭沒腦講這些有什麼相關嗎? 只能給你零昏
啊~SORRY 你都說自已沒有腦袋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