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temaker wrote:
大陸有一個知名的作家叫韓寒,
他說過一句話:懷疑其動機,不如追求其結果,懷疑別人動機的人,才是真正要被別人懷疑的。
這位朋友..
這句話我想有相當的哲理足以令人反思!!
我也會深深的反思咀嚼其箇中道理..
但我以為若凡事求其結果不重其歷程...
所得之結論或許將失之偏頗!!
若先抽離反思辯證的思維.
以追求其結果來看...
似也有拿小小的刀切小小的樹(草)之客觀事實???
而眾所討論的似乎除了【態度】問題外..
也涵括此應稱為切..亦或砍之行為是否在該時該地洽當...
是故一般於法學觀點討論及觀之..
亦分為明察客觀之事實與探求主觀之意識二者...
倘若於客觀之事實中探求主觀之意識者需受人之懷疑.
雖然我並非法律從業之專業人士..
不可與檢座、法官等高專業人士相提並論...
但若以該話語以較為淺白之方式解釋..
或許法院中的檢座與法官都可能受眾人之疑義...
是故我以為同一道理、同一句話...
似乎未必適用於廣泛的情狀之中...
不知您是否能了解我的想法...
也感謝您所提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