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從事攝影相關行業,但對影像的敏感度是有的.Canon很多人不認同,但我從這篇評測看來,Canon在人像上的優勢,是其他兩家望塵莫及的.
首先看Part1人像,先不要看MD的臉或胸口,看看MD趴在床上景深以外的腳丫子,自然的血色和空間的立體感,就知道該選擇什麼了.再看Part4人像,Canon那雙大腿的肌肉線條所呈現的"份量感",就知道牙膏廠慢慢擠大家還是邊罵邊用的原因.
雖然說Canon的雜訊和寬容度沒有其他家好,但如果寬容度是要用畫面的縱向深度來換的話,那我寧可捨棄些許寬容度.相片是一種平面的媒介,沒辦法用兩眼的視角差來判斷影像的空間深度(沒戴3D眼鏡),只能用對比和色彩彩度的落差來營造前後的感覺.在3度空間的層次表現,Canon和Sony做得比Nikon好,但Sony特別堅實的皮相,拍硬派的東西會優於Canon,表現柔軟或透的感覺就差了一些.
我這外行人說說外行話.
udeupa wrote:
我覺得英文翻譯太過矯情,根本不是一般美國人會使用的句子,
一看就知道是稍微比較好的台灣英文,但要說道地的英文還相差甚遠。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資格這樣評論,但我住在美國20年,在美國的大學跟碩士畢業,在美國白人公司上班。
當然,我的英文不能說好,寫英文的目的只是想讓這篇文章被傳得更廣,而且目的並不是只給美國人看,而是給全世界的人看,所以如果說要是很道地的美式英文,我想並不是真的很重要。而且我是第一次做這件事,只是先求有。如果求好的話,我還正在請我的朋友幫我使用常用的英文翻譯,還需要一兩天,或許能達到你的要求。但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我想會英文的日本人,或者是會英文的法國人都大概能夠懂這篇的意思,就已經達到這篇文章的目的了。
對於你的學經歷我尊重,但與其說我翻的矯情,或許你可以提出一些好的英文建議給我,讓這篇文章更好,如果你願意我會非常感激。
lupinV wrote:
感謝版主的精采測試,...(恕刪)
可以參閱使用說明書
ILCE-7RM2 Live View顯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