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兩萬左右的相機已經贏不了手機??

flody wrote:
那手機影上足夠的數量(恕刪)


你對攝影的認知有很大問題, 才會認為相機內建後製 AI 對專業攝影是一種進步.

一個簡單的問題, iphone 手機有ai. google 手機也有用ai, 請問兩者ai拍出來的照片一樣嗎?

若不一樣, 請問哪個比較進化? 又哪一張照片比較好?

發現關鍵了嗎? 後製充滿主觀, 並不存在絕對的好壞, 實際上攝影本身就是一件極度主觀的事情.

要如何拍照到後製對攝影師來說是一連串充滿主觀選擇的創作過程,

AI 又不是攝影師肚裡的蛔蟲, 又怎麼知道該怎麼選?


手機廠商在設計後製會選擇大眾比較討喜的做法去設計自身演算法.

即便如此不同產商設計理念不同, 就會得到不同結果.

一般消費者沒有那麼在意結果, 所以不是看到品牌就高潮了,

要不挑個自己比較偏好的也就用了, 但專業攝影不可能如此.
手機做紀錄,相機做作品。兩者的取向大不相同。
手機寬容度是存在的, 比較先進的ic製造技術,感光元件的物理特性,漏電流比較小,所以雖然面積小,但寬容度是有的。
但受限於高度限制,感光面積就沒辦法太大。
面積小,能夠放得進去的數位和類比電路也是要精簡,所以位元數應該是比較吃虧的。
感光面積小,加上運算位元數可能比較小,所以色階動態範圍比相機小,這是最大的問題。
其實手機也談不上AI, google 那一套用運算去處理夜拍問題,也只是疊圖去消減漏電流產生的雜點,也談不上AI, 只是一套演算法。但我覺得算了,夜拍還是用大光圈相機吧,AI 不可能全面,也容易穿幫,就算沒穿幫,出來的畫面,也跟眼睛看到的不一樣,我不認為這樣夜拍,意義有多大,除了展示有夜拍能力外,不知道用途是什麼,也許有人可以用的很好,但我是不曉得怎麼用。
手機對於亮暗對比,可以疊圖作 HDR, 色階亮暗控制可以做的比相機好,就算沒好多少,至少不會太離普。
相機就比較吃力,相機必須用人工或好的技術或後處理技術去補足,做得好是可以比手機好,但作不好或失誤,就容易拍出比手機難看的照片。這也不是手機AI 有多強,應該也不算AI, 應該也是因為算力快很多,軟体可以調整彈性大,加上經濟規模夠大,所用的開發人力費用,遠遠超過相機。
相機整條色彩處理過程,受限於算力,受限於開發人力資源,彈性比較小,處理不來,或技術進步比較慢。所以一切都要靠使用者的技術去補足,但技術好的使用者,恐怕越來越少,這是目前相機的困境。

其實手機 1200 萬畫素以上,解析度是夠的,會比較粗糙,個人感覺是 色階動態範圍比較小, 我個人用手機拍照比較大的困擾。
fuji XT2

iphone 7+

iPhone XS Max

Fuji XT2
手機的發展比相機快得多
對於多數人使用上手機相對簡單
拿貓做例也是因為相對於單眼而言
手機拍貓是相當劣勢的,因為細節快門問題
在室內的情況下拍貓以四年前的手機來說
放大是沒有細節的

四年前手機(1/2.55" cmos)都能按放大

得益於現在的疊圖技術的進步
你可以獲得不錯細節的照片
一年前手機(1/2.55" cmos)不怕按放大


當然相對於單眼本來就是強項-單眼-當然可按放大


手機

單眼加閃

手機

單眼

手機

單眼

手機

單眼


相機當然可以得到更好品質的照片
但手機使用疊圖來得到以前得不到的畫質
相機廠為何不利用這個技術
來提升比原來還可以更多的細節
或是更簡便暴力的HDR,更易手持的夜景能力
有人買單眼是拿來做作品
而在以前,大部份的人買單眼只是做記錄
但因為做記錄的現在都只拿手機
(直出漂亮,上傳容易,沒負重)
所以單眼與DC市佔大幅衰退
單眼若加上了手機在用的技術
如果方便獲得漂亮的照片
不進電腦修圖就能得到漂亮的照片(很多人沒電腦)
(單眼直出與raw修圖差很多)
說不定還能起死回生(或者晚點沒落)
這些與原本相機能力完全不相違背
想做作品的依舊有相機原本的功能
手機不適合動態攝影,應用場景有限。然後靜態拍照上,我舉些機器大家看看會不會輸給手機噢(皆為APSC畫幅與全新平輸價)
Fujifilm X-E3 $12000+XF18-55mm $8200=$20200
Canon 77D $17000+EF50mmF1.8 $3200=$20200
Canon 800D $15000+EF-S24mmF2.8 $4300=$19300
以下m卡口搭配Canon EF-M22mmF2 $5200
Canon M100 $9000
Canon M200 $10500
Canon M50 $16000
Canon M6II Kit組$22700
應該每台都不會輸三四五六七八萬的旗艦手機。還可以接長焦,還可以拍動態(效能另說)。
支持你這樓觀點。就怕相機處理器也要改用旗艦級加上這些AI技術,價錢會漲很多。而這些功能旗艦相機用不太到,比較適合擺在入門相機上是其尷尬之處。

其實適合使用手機拍照的場景就使用手機拍照,適合相機拍的就用相機拍,根本就沒有衝突。但要說鼻屎大的手機CMOS加迷你塑膠鏡頭能拍贏體積大五六七八倍的單眼相機,這就很多人不服了(不針對任何個人)。
arclen wrote:
手機的發展比相機快得...(恕刪)
LePing wrote:
Fujifilm X-E3 $12000+XF18-55mm $8200=$20200

這套組合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但新手拿這套,很難拍贏 最新的iphone, 三星手機( 其他品牌手機我不熟)
老手對這種組合不感興趣。

其實也不必作個二選一選擇,直接一起帶出門,手機相機並用。
我大概就這麼用,iphone + XT2 + 1-2個鏡頭。
熟練的話,相機是大部分場合勝出沒錯。 但就是要熟練,太久沒用,一有失誤,還是可能輸手機。
手機某些場合還是比較好用。旅遊快拍手機方便很多。
變焦鏡,用起來不一定順手,快拍有時會來不及。

黑山共和國, 都是 jpeg 直出 不會用後製軟體

Fuji 50mmF2



iPhone XS Max


反正手機是一定要帶的,手機拍照能力強是好事,總有許多是我們不想帶相機出門的場合。需要相機來拍的時候就出動相機。新手拿相機拍不贏手機只是暫時,新手早晚會變熟手,真沒辦法進步只好賣掉專心拿手機嘍!以前單反流行的時代不就一堆嚐鮮然後永久封存防潮箱的朋友嗎?

(富士那個鏡頭只是想湊近兩萬,再多個兩千應該35f1.4、23f1.4 f2.0都可以玩 其實我很想弄個X100V當備機呀,太哈Classic Negative模擬了。)
MiPiace wrote:
這套組合的確是不錯的...(恕刪)
LePing wrote:
反正手機是一定要帶的(恕刪)


有提到EOS M系列+22f2
就在白天相同環境下拍攝
(應該比手機晚上拍亮度還好)
RAW檔1/125 f2.8 iso3200


手機


相機拍的還是比較細膩
手機的機內疊圖較生硬
但疊圖真的有強化了細節
誰贏誰輸還得看拍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
假設有一個主題,拍攝成品的能力只需50分,
手機拍攝能力為100分、單眼拍攝能力為1000分,
但手機有各種自動濾鏡可搭配,那麼我相信兩者都能勝任,
且手機搞不好拍攝成品還比較多人喜愛。

而問題也出現於此,某些人看到上述兩個攝影器材的作品,
可能就誤認為手機已經強過單眼,
這只不過是因為對於作品的要求較低,
加上手機自動後製較為討喜,所以有這樣的感覺。

在基本結構與控制原理條件都隨著科技演進的狀態下,
攝影器材的能力永遠是「一寸長一寸強」,
手機的拍攝元件在進步,單眼同樣也會跟著進步,
那麼總和所有製程技術能力的結果,
單眼還是有絕對優勢,可問題在於......消費者需要多強的拍攝能力??

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如果今天手機進步到能力直1000分,
而單眼應該也進步到了至少5000分,
可消費者本身同樣只要拍攝那能力需求為50分的題材,
那麼消費者真的有必要為了多出來且用不到的能力,
去購買既重且貴、後製濾鏡與運算均為弱勢的單眼相機嗎?

我認為,挑自己喜歡、符合需求且容易上手的器材就好,
殺雞雖然可以用牛刀,但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能使上一手流利的菜刀,更勝於完全不熟練的屠龍寶刀。
  • 1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