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去日本長崎 C家或S家適合的旅遊鏡&銀河鏡

zxasyeh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回覆 ...(恕刪)


長崎沒去過,
你可以看看幾時去?
有啥景點?
再來考慮要不要長焦。

小弟的功力還沒到只用70200拍風景。。

不想花太多錢就繼續用ef鏡。
不夠的長焦入手sigma的窮人寶劍或c家70-300等等的鏡頭。
窮人寶劍的鏡頭我是用到換70200+增倍鏡為止。


不過記得RP的對焦也是偏慢的。

對於sony 相機,
如果不考慮直出,
才選a7R3。
膚色,白平衡都是a74 與a7C2更好。


要小輕才換sony,
EF的鏡頭還是能繼續使用。
到E口的鏡頭只有E口能用。

如果要自動對焦系統好些,
還是升級R8或R6或跳家。
對焦系統好很多。
妖狐藍風 wrote:長崎沒去過,你可以看...(恕刪)

假設不換鏡頭,那長焦是有EF70200 F4,但就是希望一機一鏡,或至少第二顆是純拍星空用。

假設不需要長焦,也會思考2470足不足夠廣?

RP對焦慢以外,人或動物都無法去用自動對焦,所以才會考慮要不要換家
看到近期有一篇R8+R50,拍的有夠美,再反觀我之前用RP拍的.....


全出清跳家相對而言會比換R8+RF24240+RF16 F2.8 or Laowa 12mm F2.8還來的預算更高吧?
RP對焦速度還好,慢我覺得不至於很慢,是AFC的準焦度比較差,人的話開啟人臉或是人眼對焦用RF鏡頭都OK,我還沒遇到跑焦

我拿RP接案拍擊劍都還勉強應付得來
zxasyeh
zxasyeh 樓主

我是RP配EF鏡頭,近期是寵物比較有印象,完全抓不到,人的話比較遠好像也抓不太到,我有看過您之前某幾篇文章跟擊劍的圖

2024-11-17 0:21
mocca6361

RP這等級的機身就是這樣,動態要拍的到就升級吧

2024-11-18 21:56
vix wrote:
RF 16/2.8 這兩顆鏡頭?


這顆對我來說算垃圾鏡,不過也是對得起售價啦,那個邊緣OOOXXXX,全開光圈旁邊的星星會完蛋
不知道有沒有店家可以讓人機身的
也許樓主可以拿手邊的鏡頭去試試看
zxasyeh wrote:
假設不換鏡頭,那長焦...(恕刪)


記得RP對焦還是以最近對焦為主,
沒有動物對焦。
有沒有人眼對焦就不清楚。

我之前用a7R2(9年機型)有人眼對焦,
可是都對到前面物體,
但a7m3(6年機)沒這個問題。

RP與R身為第一代試水機,
基本就是讓你能對到焦,
但不是工作機。(當年主力還是DSLR)


拍照好不好看其實更靠人腦與後期。
鏡頭與焦段為次。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用手機拍都不錯。
好的鏡頭也是比較保值的。

如果不是追著會動的目標拍攝,(往前或往後)
基本RP還是能處理。

24mm 夠不夠廣?
我只能說從2012年開始2470F2.8就是我的主力鏡頭,
當年還是用aps-c機身與Sigma 2470f2.8 hsm。
90%足夠拍攝,
長焦靠Sigma 70-300 apo。
24mm是夠拍大部分風景的,
你看Sony 裡也有很多人入手28-70/75這焦段,
然後說足夠使用。
C家最近也是推出一顆。
我用過28F2一段時間,
是替代2470F2.8 的輕便頭。
另外ricoh 與Leica也是用等效28mm鏡頭當隨身機。
更別說許多手機主鏡頭也是等效28mm 。
以我拍攝習慣,
24mm是足夠cover大部分風景。


假如你是有鏡頭包袱,
跳家成本是比較高。
但你本身也沒有RF 鏡,
就相機+轉接環的價錢,
EF鏡頭還是可以繼續用。(但對焦速度不太清楚)


跳家還有一個預算,
就是色彩的預算。
不管是去習慣色彩還是修圖用的時間。

旅遊鏡目前tamron 28-200是有最大光圈28F2.8到200F5.6 。aps-c開一下也有300MM(14mp)


超廣如果不是要超過16mm與大過F2.8的光圈,
我覺得fe接口可以考慮FE 1625F2.8 G 或SIGMA 的16-28F2.8 。(都要變形矯正就是了)
zxasyeh wrote:
RP對焦慢以外,人或動物都無法去用自動對焦,所以才會考慮要不要換家
看到近期有一篇R8+R50,拍的有夠美,再反觀我之前用RP拍的.....


覺得 RP 的對焦速度應該沒那麼不堪,或許先去租借些鏡頭搭配一下你的 RP 看看,怎樣的組合會最適合?

我個人是滿喜歡 RF 24-240 這鏡頭的,他顛覆了我之前對旅遊鏡畫質一定不好的刻板印象,但是這鏡頭的體積跟重量也不容小覷就是了。
vix wrote:
我個人是滿喜歡 RF 24-240 這鏡頭的


請問你住哪呢? 看有沒機會當面借這顆鏡頭來測試拍照
韌體升級過沒?
RF鏡頭入門級比較建議16 2.8,24-50和100-400
zxasyeh wrote:
假設不需要長焦,也會思考2470足不足夠廣?


我自己在單反時代,很習慣使用 EF-S 10-22 這鏡頭,當年大概就是帶 EF-S 10-22, EF 28-135, EF 100-300 或 EF-S 55-250 這三顆鏡頭出遊。但到了這年代,手機相機功能不斷飛躍,拿出相機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一直思考國外出遊時會是怎樣的鏡頭配置。會像以前扛著多顆鏡頭,背著一大包相機出遊闖蕩,到了各個景點一直拆換不同焦段的鏡頭?但看著之前相簿手機跟相機拍攝同一景點的結果,還是慶幸當年有用相機拍攝留下這些景點的紀錄。

今年換了 R6M2,本來也是 EF 轉接環配上老鏡繼續用,再加上 R6M2 機身防手振的功能,一堆沒 IS 的 EF 老鏡能發揮的地方更多了。但是到了出國旅行的考量時,首先是 EF-S 全幅裁切只剩 800 萬像素,還是得考慮新鏡。接著 28-135 也頗有年紀,總嫌28mm起跳不夠廣。最後,做了一些功課,看了許多國外 Youtuber 的評測,就決定入手 RF 24-240 了。

當初要入手 RF 24-240 時,這鏡頭一直缺貨,二手市場也很稀缺。在準備出國旅行的準備時間內,陰錯陽差又買入了 RF 15-30 跟 RF 16 這兩顆二手鏡頭 (因為一直等不到 RF 16 二手鏡頭,看到有便宜的 RF 15-30,就想說未來應該還是會拿來取代 EF-S 10-22,結果就買下了)

帶著 RF 16, RF 15-30, RF 24-240 這三顆鏡頭出國旅行後的心得,就是你大可以放心帶著 RF 16, RF 24-240 這兩顆鏡頭出遊,超廣角或要拍攝星空的部份,就由 RF 16 負責;一般旅遊拍攝任務,就交給 RF 24-240。若真的需要大光圈虛化人像,那就補上一顆你常用焦段大光圈鏡頭,這樣的組合應該可以大幅縮減出遊重量,同時也兼顧拍攝品質。

當然,如果你是畫質至上的,願意背著大包鏡頭出遊,不覺得一直拆換鏡頭很麻煩的人,那上述的鏡頭組合建議就另當別論 (但 RF 鏡頭蓋還真的是令人煩悶啊,不像 EF 年代那麼滑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