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台灣和美國的差別,美國在購買一個月內不滿意可以退回退費,不用像台灣這樣猜猜猜,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別人覺得強不見得就符合你的需求與標準,所以我特別強調,現在高檔一點的相機追人臉這種有固定特徵的物體都不差,但是追不特定物體呢? 我就是要追不特定物體,因為我拍的類別雖然是人但是卻沒有人臉可以辨識,所以人臉對焦很強對我就只是還好而已還有追得到不代表就會準焦,EVF就算5百萬有脫焦一些你還是看不出來
R5說明書截下來的有人會用8K錄影拍鳥8K/4K短片或高格數短片記錄會大量增加處理負荷,從而可能導致相機的內部溫度比通常的短片拍攝時升高得更快且更高。如在短片記錄期間出現[ ]或紅色[ ]圖示,則記憶卡可能過熱,因此請停止記錄短片並在取出記憶卡前冷卻相機。(請勿立即取出記憶卡。)不是有人兩台都有,就搞到出現紅色圖示後試試看還能不能拍照,或是要等相機冷了才能繼續拍照因為有人說預先對焦預先拍照與8K錄影哪台不會累積熱,我的經驗預先對焦不會產生啥熱我沒說不會累積熱,但是累積熱達到一定程度會讓機器工作時間縮短,R5待機的時候也產生熱,這在R5剛出來一堆YT就玩過了,結論就是就算你沒拍機器累積的熱會被併入計算,因為溫度SENSOR才不會管你用了多久,只會管當時的機內溫度當下測量時是幾度,如果溫度比較高會縮短機器的工作時間我不認為R5在40度C下 "高強度" 拍照(是拍照喔)不會出現熱停機,一般環測只是看在那個溫度下機器能不能開機工作,只會拍個幾張而已,這動作是放在環測機裡面做的,我以前公司有規範在環測機內幾度之下托盤能進出多少次還有資料能不能正常讀出(以前公司做光碟機的),次數與功能達到要求的那個最高與最低溫度就是機器的工作溫度範圍,但是沒公司會把這次數告訴你以上都是就事論事,要定這些規格出來就會有測試規範,不會無憑無據地寫出來,但是這規範我不知道CIPA有沒訂出來,ISO只有其中的一部分,我知道的是ISO 12233
我把影片截下來的圖說明我的疑慮所在,我看到的結論是AI只有做形體輔助辨識但是沒有第二關的辨識機制,因為沒把顏色列入參考(鳥是綠色的但是有果實的樹枝是紅色的),先抓到有果實的樹枝後才抓到鳥,既然都抓到鳥眼了為啥把框變大去抓整隻鳥? 因為條件幾乎沒改變還有要注意那個白框,只有SERVO才會出現,這個框會因為使用的鏡頭而改變大小有抓到鳥了但是為啥又變成去抓樹枝,光線與環境幾乎沒啥大變化
看上面的場景極暗,會不會是類似下面這測試所說太暗時, 對焦R5M2被Z8輾壓。鳥眼跟焦先失靈直接挑對比高的花去。R5M2 vs Z8不然就是這說 R5M2太容易興奮,會跳到其它物上,就便調了跟黏度也一樣。R5反而比較抓得穩,也許這就是慢機的好處。印象在這也看過人說過A1和A9類似的看法。這只能等CANON更新看看會不會改。R5M2 AF其實AI對焦會這樣很正常,所以我覺得這功能在有廠商辦法做出壓倒性穩定的產品前,只要有個基礎性的就差不多了,追這方面沒太大意義。
PY8888 wrote:老婆目前用Canon R8 + RF200-800想升級(不急),目前想到兩個方案,大家若有看法或建議請不吝提出1. 現在就將R8換成R5 II,鏡頭沿用2. 等明年A1 II上市我把我目前的A1換成A1 II 然後把舊A1交接給老 現在說這還太早了R5 II有預訂了嗎?現在各家攝影器材店已累積不少預訂的人想買R5 II就要付訂金慢慢排隊等至少半年
PY8888 wrote:老婆目前用Canon R8 + RF200-800想升級(不急),目前想到兩個方案,大家若有看法或建議請不吝提出1. 現在就將R8換成R5 II,鏡頭沿用2. 等明年A1 II上市我把我目前的A1換成A1 II 然後把舊A1交接給老婆 不用等A1 II了以你設定的條件手持拍攝小型鳥,索家只有超遠攝變焦鏡頭G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 SEL200600G | Sony Taiwan可用,就算是買了A1 II(一定超過A1 $174,980的價錢)還是用這支鏡頭畫值升級奈米級,真的不必浪費錢。要升級換SEL600F40GM - FE 600 mm F4 GM OSS (E 接環專屬鏡頭)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大砲才有用,不然去買R5 II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