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好兩台都操作過一段時間,(借來的A6300,自己的D5600)首先,買了一台機身等於跟了一個系統索尼相機不貴,但鏡頭群不便宜而且未來是這類無反的時代而尼康,這台5600其實是一個尷尬的產物,或許你可以看看5500?如果要我推薦別人買,我會支持買索尼以下是我買D5600的原因:握持感非常好,我可以輕鬆的單手拍照,開機速度比無反快單反耐操鏡頭相對便宜(另外,注意沒有機身馬達,只能用G鏡)至於APP,也就還行,不要隨時開著,需要傳照片時再開,電池真的很耐用,我個人的實際續航往往破千,而索尼雖然能充電,但你拍照時,會很卡話說,其實你可以先看看身邊朋友大多是用甚麼系統的再多嘴一句,不要用kit鏡,找一顆35mm來用
...說句實在的...問個一百次不如隨便拿台相機好好摸一個星期,實際操作才可以累積經驗值(包括器材選購與決策能力),新手沒有”買錯器材”這檔子事兒,剛入門凡事一樣都是從頭學習,各家器材雖有差異,但套用的都是同樣的光學原理(所以鏡頭選擇更加重要),你們新手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老是拿機身來當標題”,又不是DC買來馬上就可以拍了,可換鏡拍攝的成果大多取決於”鏡頭”(不然買可換鏡幹嘛),雖然這對於毫無使用經驗的新手要去理解的門檻比較高,不過這遲早要懂,浪費時間糾結丶或是活在”怕買錯“的陰影之下,不如冷靜下來針對性地去爬文,同時把比較感興趣的鏡頭價格寫下來,計算機敲一敲大概心裡就有個底了,是不是?你的預算還”沒那個能力”去挑剔,在有限預算內能熟悉多少焦段特性算多少,這樣你下次要挑器材就不太需要再去問別人了,這才是你們新手花錢買器材能獲取的最大價值! 很抱歉這麼講...看看版上不斷鬼打牆提問的去什麼地方”該”帶什麼器材的這類”問題”...六位數字的錢都花了,買來的器材是煩惱還是助力!?其實剛要入門...先去弄台1”(或以上的)DC就很好用了,大光圈又便擕焦段也方便,滿手器材的老手還不是照用愛用,反而不會去擔心什麼夠不夠用專業不專業的”問題”,隱蔽性高又隨身可以帶著,好用得很,可換鏡畫質要完勝它們鏡頭還得挑咧,而且那大幅膨脹的體積根本沒得比,so...why not!? 用得不好是人的問題居多,問題通常不在器材,所以DC還是會挑選著換,與可換鏡共存互補不相衝突!假如一定要買什麼可換鏡才比較”專業”...才比較像是在”學攝影”...那就當我是廢話多說,可換鏡就慢慢去研究慢慢去挑吧!
這個規格的APSC我建議你還是入富士吧。X-T20, X-E3, X-T2三款都可以,看你的體積/預算需求。很多別的牌子的APSC都是拿來填補全幅以下的市場斷層,只有富士是認真在經營APSC的。配上一個18-55鏡頭就可以滿足大部份需求,而且富士發色對亞洲女性很友善。
我想這應該取決於 你想接觸攝影嗎??學一些攝影基本知識嗎??A6000的優勢在於 小小機身 幾乎所有無反單眼的功能齊全社區大學攝影班入門好機不過缺點 大家也都說了那顆電池很小 無反 很耗電 出去一趟 可能準備三顆以上(我是以a7系列來說 實際情況以個人使用習慣為準)sony 沒有很認真的在出aps-c篇幅 a5000~a7000系列的鏡頭更別說Kit鏡頭了 沒有很強sony機身可能有很強的黑科技 但是好鏡頭沒有 要大光圈 一樣是重大你要隨身攜帶 考慮RX系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