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甚麼相機鏡頭通常比天文望遠鏡頭貴那麼多呢?

hmzanny wrote:
這是非常頂尖的望遠...(恕刪)

頂尖?
恐怕只是樓主自己對於天文攝影知道太少緣故!
其實,只是因為攝影族群遠遠高於天文族群,訊息與產品資訊較遍布,所以你可以看到中高階的攝影鏡頭。


對於一個生生態或運動專業記者,一顆600mm F4+D5/1DX已經是相當高階,也只是數十萬而已。


天文用戶,專業所使用器材往往是靠經費才可以添購。
即使是業餘也是類似,光是感光元件部分,也因為本來這些天體本身是相當大,但距離都是極遠,所以他的亮度穿到地球,早就是下降極多,由於亮度極低,大多是透過長時間曝光,所以通常是需要冷卻裝置來搭配。




同樣,請記住這些攝影鏡頭,實際拍到大小如下,之所以覺得差,是因為已經放大許多,所謂100%並不是原本尺寸,而是影像畫素和顯示器畫素1:1,所以影像畫素越大,放大越大。









更直白,拿天文望遠與一般攝影鏡頭相比,就類似拿廣角鏡頭和望遠鏡頭相比一樣
舉例來說,下面這張算是好,還是不好?


這個是放大裁切畫面,請問是好,還是不好?

hmzanny wrote:
我平時熱衷天文觀測,...(恕刪)

或者說當我在看網路上販售的相機鏡頭和天文望遠鏡時
高價鏡頭往往比高價望遠鏡容易看到


這支價格2448000日圓,你還覺得天文望遠鏡很便宜嗎XD
還沒講到赤道儀呢~

hmzanny wrote:
或者說當我在看網路...(恕刪)


講句實在的
天文50000元以內大多都只是教學等級
整組還要搭配赤道儀還要往上加
你可以去問問真正在追星的
他們設備花多少錢
樓主應該還沒發高燒.天文的坑也不算小.
APM,高橋,TEC APO 4吋以上折射鏡8-20萬,televue,pentax目鏡一顆也要1萬左右
天文要求的是低光損,主鏡只用2片或3片ed玻璃.
攝影要消除種種光學形變,色差,鏡片一堆10-20片,ed玻璃,非球面鏡,光損很大.但成像更好.
通常天文望遠鏡比較貴,因為產量遠比鏡頭頭少
所有成本都無法大量分攤
我家一隻二十年前的雙筒望遠鏡,當時就五萬以上了,這應該還不是當時頂規的,其實望遠鏡還是不便宜的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hmzanny wrote:
或者說當我在看網路...(恕刪)

我大概知道樓主的疑問所在,我覺得關鍵應是在鏡組的簡單與否。相機鏡頭的複雜原因在於:

1.即使不考慮自動對焦,也要考慮重量上及長度上的可攜性,所以鏡片材質及機構不同。
2.縱向色差及橫向色差 (天文攝影基本上已無景深問題,光譜亦比較單純)


我當初也好奇這個問題,所以也做了一下測試,姑且不論畫質問題,光要把設備架起來就整死人了。



不錯的500mm 10cm口徑的螢石級天文望遠鏡,大概10萬左右能入手(如果不用到螢石級,價錢就不到1/3),的確是比高階砲鏡便宜好幾倍。但若把光圈及鏡片材質也放進來一起比較,其實沒有差多少。上面這管光圈大約在F6多一點,非螢石級,焦長480mm,口徑80mm。市場價格約二萬多。拿鏡片材質等級相近的Nikon 200-500mm 來比, 500mm端光圈 F5.6,口徑95mm,水貨三萬多,但多了2.5倍變焦,對焦模組、以及非常強悍的VR,再綜合市場營銷成本,其實真的沒有比較貴。
另外,Nikon 200-500mm 是 12 組 19 片,3 片 ED 超低色散鏡片,Megrez 80 初代只有兩片,後來改三片,即使是最高等級的全 APO版,也僅是三片。(參考來源) (片數少不代表光學差,依用途而定)

成果圖參考 (僅供參考,時間器材有限,沒有把握完全排除震動影響) :
器材:鏡頭:Megrez 80,相機 Fuji S5-Pro
Megrez80測試照-6

Megrez80測試照-4


Megrez80測試照-3

Megrez80測試照-2

Megrez80測試照-1
唔洗拗啦, 最勁最貴都肯定係哈勃太空望遠鏡
打鐵匠 wrote:
我大概知道樓主的疑...(恕刪)


感謝分享天文望遠鏡經驗談

Nikon 200-500/5.6 真是原廠中 CP 值高的好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