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單眼與微單眼,相同片幅,相同焦段,相同光圈,相同拍攝對象,散景效果會相同嗎?





狄拉克 wrote:
我有這疑惑是因為單眼...(恕刪)



接環到感光片的距離不一樣,所以單眼用的鏡頭接到無反微單眼上面要加轉接環,使得「轉接環與鏡頭的接口」到感光片的距離變得跟單眼一樣。如此對同一個鏡頭而言,加了轉接環,單眼跟微單就都一樣了(圖示如下,手抖圖醜請見諒






只要綠鏡頭到紅底片的距離一樣,兩台相機片幅也一樣,那在同一個場景就可以拍出同樣的照片(光線只管綠的跟紅的,旁邊紫的藍的通通不管


當然前提是轉接環沒有額外的鏡片,只能是一隻空管子改變成像距離(增距鏡或減焦增光環裡面都塞了一堆鏡片來達成目的,那些要算綠的)

狄拉克 wrote:
我有這疑惑是因為單眼與微單,因為差了一個反光鏡,所以成像距離不一樣(?)以及是否用轉接環,也會影響鏡頭與感光元件之間的距離,所以不知道會不會因此影響散景的效果。因為看了一些XF 56mm F1.2的貼圖,覺得散景的效果似乎像70D+50mm F1.8,感受不到F1.2的威力,不知是不是因為微單的關係?


假設機身上沒有動什麼手腳,例如像手機APP、TR、ZR這種內建後製,單純看鏡頭光學的部份,鏡頭標的焦距不管在單眼或者微單上面都是固定的,散景的光學效果也是相同。如果成像距離不同,表示這個鏡頭無法在無限遠對焦,會變成近視眼或無法對焦。
想想以前底片時代,我們可以在泥坑FM機械相機上裝一個Ai-S 50mm F1.4,拍一個固定場景後,將底片拆到另一臺可以轉接泥坑鏡頭的機身裝上(泥坑鏡頭很好轉接,焦平面距離有夠長),用相同的泥坑鏡頭、底片與設定,再拍剛才的場景一次,所得的畫面幾乎會一樣,有微小差異也只是機身因素而已。
感謝各位前輩的詳細解說,解答了我對於微單的困惑
狄拉克 wrote:請問單眼與微單眼,相...(恕刪)

單眼(單反)跟微單(無反)只是機械構造不同
跟畫質沒有關係



轉接環裏頭沒有任何鏡片,只是增加距離讓鏡頭的焦點正確投射在感光元件上
....那是不是拔掉DSLR反光鏡再塞入一個鏡組調節投射的焦點就能通吃所有鏡頭?
nikon法蘭距較長也可以這樣搞成無反又能使用原有鏡群??

MJ6 wrote:
轉接環裏頭沒有任何鏡片,只是增加距離讓鏡頭的焦點正確投射在感光元件上
....那是不是拔掉DSLR反光鏡再塞入一個鏡組調節投射的焦點就能通吃所有鏡頭?
nikon法蘭距較長也可以這樣搞成無反又能使用原有鏡群??

大大可以研究一下Contax AX/Pentax K01/天工Leica M-SONY E自動對焦接環
會比較理解各種對焦方法的優點和限制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大大可以研究一下Contax AX/Pentax K01/天工Leica M-SONY E自動對焦接環
會比較理解各種對焦方法的優點和限制...(恕刪)

我的意思是無反接N家FF鏡頭能否不掛轉接環? (我知道目前是不行)
如果N家搞一台無反把鏡組做在機身裏頭調節法蘭距,這樣能縮小體積又能沿用原有FF鏡群
...純粹天馬行空啦
MJ6 wrote:
我的意思是無反接N家FF鏡頭能否不掛轉接環? (我知道目前是不行)
如果N家搞一台無反把鏡組做在機身裏頭調節法蘭距,這樣能縮小體積又能沿用原有FF鏡群
...純粹天馬行空啦

把FF的法蘭距做在無反機身裡
那無反的體積只會增加怎麼可能縮小呢??

MJ6 wrote:
我的意思是無反接N...(恕刪)


記得SONY有類似專利,但無實機發表...

移動感光原件對焦,不管法蘭距,在一定範圍內,任何鏡頭都能自動對焦,除機身很厚外(外觀不佳),應該沒啥困難度...
MJ6 wrote:
如果N家搞一台無反把鏡組做在機身裏頭調節法蘭距,這樣能縮小體積又能沿用原有FF鏡群
...純粹天馬行空啦羞

當然不是不可能
但現實中對數位機身而言
感光原件後方電路和LCD螢幕的存在
是DSLR機身難以縮小的主要原因
可以看下圖紅圈處的Φ焦平面符號
左邊是NIKON底片機的底片焦平面
中間是SONY A7的感光元件焦平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