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APSC 的未來??


cdx wrote:
APSC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專用鏡頭
尤其是定焦鏡都與FF共用...(恕刪)


怎會沒有專用?

不管ef-s或著dx等鏡頭也都有定焦鏡,這些也都是專用鏡頭。


cdx wrote:
APSC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專用鏡頭
尤其是定焦鏡都與FF共用
這樣只會增加成本且體積重量都會增加
機身還可能小型化一些但是鏡頭沒有就是沒有
從頭搞小型化鏡頭不如直接放棄反光鏡
各家都是這樣進行中~除了某家片幅太小沒人在意.......(恕刪)


同焦段相比
富士APS-C都是專用鏡,機身也無反光鏡~~~但也小不到哪去~~~
Canon/Nikon/Sony的APS-C專用鏡也小不到哪去,幾乎跟全幅一樣
只有Canon EOS M這種完全重新設計的APS-C鏡頭才比較小一點~~~~

tyy2010 wrote:
故事是這樣的,我的親...(恕刪)




APS-C歷久不衰,m43沒得比

6d對焦ok啊,怎會爛呢?

物在人為,只看大大您如何操作而已

cdx wrote:
APSC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專用鏡頭...(恕刪)


當然有APS-C專用鏡頭...雖然數量沒有很多,但也在持續增加中

APS-C片幅數位專用
自數位單眼相機的發展至今,入門、中階主力多放在APS-C。由於APS-C影像感測器的尺寸遠小於傳統135全片幅,如果針對APS-C的感光範圍設計鏡頭,在體積及各方面,都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於是各廠家有了「APS-C片幅數位專用」這樣的新鏡頭系列。

既然是APS-C片幅數位專用,除了成像圈較小,體積得以縮小之外,也會針對感測器的特性來進行結構及鍍膜的設計,因此得以在成本、體積及畫質上,滿足大眾的需求。由於成像的範圍變小了,因此,APS-C片幅數位專用鏡頭並不建議用在135全片幅的機型,可能會發生成像範圍無法涵蓋整個畫面的狀況。

各家APS-C片幅片幅數位專用鏡頭的標號如下:

Nikon:DX
Canon:EF-S
Sony:DT
Sigma:DC
Tamron:Di II
Tokina:DX
增加得很慢吧....
DSLR我接觸不多,買台D5300
還真沒看到有等效85mm或是50mm的大光圈定焦鏡,都是跟ff共用
我用不到這樣的成像圈,也不希望背負這樣的價格及重量體積

話說LX100等效24-75mm f1.8-2.8的DC出現
別說M4/3鏡頭賣不動了~APS-C多半鏡頭也不用賣了....
要是畫質還好過多數定焦鏡...那事情就好玩了...


宅男乙 wrote: 目前沒有一台 M43 , 有這種 USB Tethered Shooting 功能 .. 不過 APS-C 有... (恕刪)


咳咳,E-M1更新後已經可以tethered了。。。說穿了這只是個錦上添花的功能
APSC當然還有未來,系統價差明明白白的擺在那

cdx wrote:
話說LX100等效24-75mm f1.8-2.8的DC出現
別說M4/3鏡頭賣不動了.......(恕刪)


不知道ISO表現如何,這台規格看起來厲害厲害,簡直就是M43殺手了。
希望FF的機器與鏡頭可以更為平價。
cdx wrote:
增加得很慢吧.......(恕刪)


定焦像是NIKON 85/3.5 40/2.8 35/1.8 10.5/2.8等DX。

中望遠大光圈來說,因為視角小,所以APS和35mm差異小。
這個和一些DX鏡頭再FX問題是一樣,也就是越望遠端,成像圈。

也就是推出一顆56/1.8 DX,並不會比一顆56/1.8 FX便宜多少。

一顆50/1.8已經是相當便宜,即使推出50/1.8 DX版本,價位頂多差一些。


對於像是F1.4鏡頭,往往難度是F2或F1.8的數倍。

這些是對於本身有兩個系統的廠商,對於像是FUJI PENTAX等鏡頭系統,本身都是APS專用鏡設計。



diffusionless wrote:
定焦像是NIKON ...(恕刪)


你不覺得多出的成像圈很浪費嗎?
所以才會有減距鏡的出現啦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