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微單眼的選擇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常拍人的話,我投富士一票...
電子性能是E-M5比較強
不過富士拍人的調性如果喜歡的話
那是E-M5所無法給予的

相反的,如果你喜歡的是E-M5的電子性能
那也是父是無法給予的




版主和夢大好,

最近看到一篇很深入的分析和分享,

我已BOOKMARK起來, 現在和你們分享.

常玩後製的人都說:在PC沒有調不出的色調.

W大的這個連結可以直接在EM5上調出比FUJI還FUJI的色調, 連PC都不用到.

如果你們覺得好也可以BOOKMARK.(小孩子好動, 對焦相對重要許多)

OLYMPUS OMD EM5, 人像設定參數分享(另有與fujifilm xe1同場景拍攝比較圖)

反過來說, 不知FUJI相機可不可以直接調出O家的色調?

希望有人提供一樣深入的連結, 小弟也想看看是否都可以互拍出對家的色調?

再者, 對焦系統, 三防系統, 五軸防震系統, 曲線調整, 和濾鏡等等...

則不是調一調就可以調出來的.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兩邊的大樓都蓋很高了...


謝謝您的建議^^

有去看過富士,成像真的滿不錯的,兩邊都有吸引人的地方,真的不好選擇

pabogogo wrote:
買水貨是否安全? 有躁點的機率高嗎?

這可不是在買螢幕啊,還要在意有沒有亮點...

噪點跟水不水貨、公司不公司貨沒有關係。

FUJI的35mm就是接近肉眼所見,不廣、拍景也不會太驚豔
但是拍人、拍人文小景還不錯,大光圈在微光環境絕對有用。

雖然沒有18-55mm,但我能想像他的便利性。
還有他的35mm端的畫質也沒有比35mm差到哪啦,
你看得出來的話應該去做攝影比賽的評審了。

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35mm,
個人偏好。
pabogogo wrote:
謝謝你的詳細分析^^我收穫良多

想問你一下,你EM5+20mm f1,7 對焦會慢嗎? 或有到不順的地步嗎?


如果照片想用 lightroom 風格檔編輯的話,EM5會比富士還得適合的意思嗎?


聽了你的經驗分享,目前比較偏好買EM5+20mm f1,7拍一陣子再追加鏡頭,想問您如果買了20mm f1.7 還需要買14mm F2.5廣角鏡嗎?
或是先買45mm f1,8 之後再買14mm F2.5?
或是先20mm f1,7 再買45mm f1,8?


不好意思 我新手所以問題比較多^^



EM5+20mm的對焦速度比我其他幾顆Olympus鏡頭慢, 但是目前為止沒有什麼讓我太困擾的地方
我主要拍我家小朋友, 她算是文靜型的....
20mm比起X100, 對焦速度都不太困擾我, 只有X100的紅框比較對我有困擾

我家沒有lightroom, 我都用原廠附的RAW編修軟體, 再加上光影魔術手

Fuji附的是silkypix(Panasonic也用這家), 它沒有內建Fuji機身所內建的底片模擬風格檔
轉不出Fuji的JPG底片模擬發色
所以喜歡Fuji發色又有RAW編修需求的話, 只能用機身小螢幕來轉

Olympus附的Viewer2/Viewer3則是Olympus自家開發軟體
機身上能做到的效果也能事後在電腦編修RAW時重現. 用大電腦看修圖成果總是比小螢幕好些

20mm接近常用的等效35mm小廣角, 拍人帶景或是街拍都很適合
但是不能取代14mm, 要拍大景還是需要廣角

我建議先買20mm或17mm F1.8用一陣子
覺得不夠廣再買廣角(定焦, 或是求方便用kit鏡也行), 景深不夠淺則買45mm

個人經驗是一買F2.8大光圈變焦鏡, 二買旅遊鏡, 三買等效35mm大光圈定焦(當時用Canon APSC)
買了三之後, 覺得二+三出勤率高, 就賣了F2.8大光圈變焦鏡....
您可參考看看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一直不太認同軟體可以解決廠牌差異的部分
風格或許可以仿,但真能仿的一樣?
還有別忘了光學走向也是不同的,富士與OLYM的光學調性根本不同
更不用說富士機身是APS-C片幅,這些何解?

附圖畫質壓縮明顯,可以分享外部連結的照片嗎?
 


風格仿的八八九九即可, 不須完全一樣. 仿個八成就可以有Fuji的味道了

論壇有一說(不是我說, 是老鏡用家說, 夢前輩您可能聽過):
他不買Fuji的原因在於, 無論何種鏡頭, 只要上了Fuji機身後出來的JPG就沒有原味, 全是Fuji味
可見其機身色彩定義影響, 遠大於鏡頭光學調性所造成的影響
也因此, 只要能在機身設定做些改變, 或是簡單後製, O風變成F風並不太難
前面網兄提到W媽的EM5機身設定嘗試, 與我個人的親身試驗, 我認為的確可以達成
這也是我認為網路上Fuji發色傳的太神奇的原因

網路上也有風格檔, 能讓C風變成N風, N風變成C風
在盲目測試時屢屢愚弄大家對於各家發色的既定印象
可見數位時代"發色"這件事確實是可操縱的

至於富士機身是APS-C片幅, 似乎與"發色"這件事無關
我的附圖雖有壓縮, 但對於看"發色"這件事並不造成困擾, 恕不附外連圖

ssword wrote:
風格仿的八八九九即可...(恕刪)



如果要富士的發色

就要每張都進LR調到8,9成像

何苦呢?

選相機不選發色的話, 那只要買機身性能好的就好啦

因為都可以後製

Canon鐵定打不贏Nikon , 怎麼辦?

相機的發色不是購買的唯一選項, 但它不容忽視

像我這種懶人就會買富士


chatnoir0504 wrote:
如果要富士的發色

就要每張都進LR調到8,9成像

何苦呢?...

像我這種懶人就會買富士.


C大也許沒有看看別人的回覆,

小弟剛剛才在#11 有分享一個連結.

W大已經分享大家如何直接就在EM5上拍出比富士還富士的相片.

有空請去看一看吧!




ching43202 wrote:
C大也許沒有看看別人...(恕刪)



我有看啊....可我覺得不像啊-_-

而且有點調得太過頭...

有幾張很粉的甚至偏紫了, 但富士不是只有粉啊@_@

那篇某些X-E1的照片白平衡也沒調好, 所以過黃~

我不是來替fuji護航啦, 單純只是認為發色是選購機器需要考慮的選項

我常常拍小孩對不到焦, 也是狠抓狂啊..
小弟覺得 發色絕對也是選購機器的一大要素....
儘管有些後製神人可以把發色調成某一家廠牌 但是照相會後製的人有幾% 而這些會後製的又有幾個有那麼神
選購機器要看的是一個大眾化的性質~ 就是不管攝影會不會掌握光影 不會相差太多的
而會發文問選相機的大大 應該也不是那零星的後製神人吧~
所以要推薦相機的話 "發色"這個東西應該會跟對焦速度 操控性 可用iso值等等一樣
都是選購機器非常重要的一塊~~

小弟個人淺見^^~~
選購相機還是把 兩座大樓都看完吧~才可以看到平均的照片素質~
不過這也跟選購的族群有關就是了~
我也覺得那網誌中的調色偏紫,不過如果能夠去除掉這個問題的話確實是滿不錯看的。
我想透過後製是很難達到完全一樣的調性,
模仿的八九分像,那一兩分不相像的部份反而就會成了敗筆。
倒不如在藉由臨摹的過程中,試著創造自己獨特的調性。

回歸主題,EM5與XE1間的挑選,我想就是「操控性」與「色調」的抉擇了。
色調這事情還是個主觀選擇,沒辦法比較誰好誰壞,就多看兩邊的蓋大樓了!
但我想對色調是否喜愛是個很重要的考量點,我自己就是受不了之前相機搭配kit鏡的色調才會衝動換了新相機。現在不管機身操控性多差還是能忍受,因為對它有愛阿(笑
(現在用手動鏡也沒有對焦慢不慢的問題,反正沒拍到也沒有鏡頭可以怪罪,都是自己手的問題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