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jay wrote:【黃瑽寧醫師專欄 】...(恕刪) 個人相信應該是對生理影響應該甚小,只是很多時候心理影響是遠大過於生理!閃燈比較大問題是在突亮度變化帶來心理不安,而人的心理變化影響就不一定那麼簡單。而跳燈就已經降低這些差異,應該就還好些。只是拍照最重要心理建設是能不為了自己獲得照片而影響其他,像是寶寶睡的香甜時候,盡量不要有動作,寶寶看不到卻聽的到周邊微細聲音。
D's Style wrote:小孩剛出生的時候盡量...(恕刪) 99%對生理沒影響(留1%給未來醫學有更新的研究,或許會有變化)小弟的小女兒,你用閃光燈一閃,就會被嚇到坦白說根本拍不到你想要表情,所以還是以室內光跟離閃為主就我用60mm定焦鏡,拍小女兒上半身相機大約離女兒45cm左右,網友可以試試閃自己,真的是很不舒服...
建議少用閃燈,那篇醫師的推論忘記我們瞳孔的作用.室外的陽光雖強,但是瞳孔會縮小減少進光量.而在室內較暗的時候瞳孔放大,進光量也會增加,這時突然變亮的閃光燈,進光量可能會比一開始就很亮的室外還多,所以我覺得把室內燈調亮來拍或是不惜血本弄支棚燈,會比突然增亮的閃光燈來得好.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人對教養孩子的哲學觀念或有差異,但基本都不離"求其盡善、遠離諸惡"的原則。我家寶寶出生之後,也雜七雜八看了許多資訊,最後只學到一個原則:沒有甚麼事是絕對的。以六個月後補充副食品為例,誰沒吃過蘋果?那應該是"很安全可靠的食物"。但就是不敢保證我家寶寶初次接觸就能腸胃適應、絕無過敏,所以頭一次只敢給幾CC,還擔心他不適應較低溫度,果泥還隔水稍稍加溫,希望給他一個美好的初次印象,以免產生排斥心理以後更難更換食物。我也看過閃燈基本無害的文章,也相信初生兒的眼球沒那麼脆弱,只是用個跳閃就能造成傷害。但我也是擔心,突如其來的高亮光會嚇著他、或讓他感覺不舒服,因為這種反應不是每個寶寶都一樣,在沒有百分之百確定之前,任何可能對寶寶"就算只是輕微不適"的作為,我都不願意輕易嘗試。我的觀念以為,替寶寶拍照目的是記錄成長,不是展現攝影功力的標的與場所。有抓住他表情動作的一瞬間、留下美好的回憶是重點,是否"是一張好照片"跟本不重要,盡力就好。所以我都在室內一般燈光下,用較高ISO拍照,從不啟動閃光燈。照片有雜訊又怎樣?只要是我家寶寶、只要有抓到表情、只要有對準焦就是寶貝照片,它的意義與價值在我們家人的心中,是其他任何世界攝影名著無法取代的,又管它照片畫質如何?給寶寶拍照機會多的是,不用急於一時。而且這件事在我心中,與"寶寶的感受"是無法比擬的,懸殊比重太大,所以我會等到他會說話、能清楚表達感受時,才會考慮使用閃光燈。如果很想拍"美麗照片",我等他稍大以後,帶他去小公園裡用自然光拍。---這是我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