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 wrote:
該上腳架的就乖乖上腳...(恕刪)
第一章圖 f5.6 紫邊頗嚴重的,尤其是汽車玻璃及板金處。
我想這應該單純是鏡頭問題吧?
fake802 wrote:
低iso的狀況下,其...(恕刪)
文包 wrote:
還要考慮像素解析力的要素
若是全片幅低像素 vs APS-c高像素. 就比低iso"放大來看". 全片幅不一定佔到優勢
文包 wrote:
個人入手E-M5這幾個月的拍攝經驗來看
跟過去APS-c的A350. 純比低iso細節解析力的話. 就如前面網友所提"放大來看"
我的答案是
盡量放. 儘管放. 看不出來差異不是眼力好不好的問題. 因為真的是沒什麼差別
文包 wrote:
而其實許多第三方測試網站像dpreview的解析力測試
43系統從來就沒有輸APS-c"明顯的差距"
硬體本身性能就是掛在那裡
剩下的差異. 我想是拍攝習慣. 拍攝題材和方式的差異比較大了
至於動態範圍
E-M5之前的m43我不清楚. 但E-M5的動態範圍也好得出乎我意料
文包 wrote:
該上腳架的就乖乖上腳架阿
比高iso當然全片幅會贏
但比低iso解析力細節. m43跟apsc是沒什麼差別的
dodobo wrote:
就標題單眼VS微單眼的"畫質"討論
假設以同鏡頭,環境,光線拍出來的照片來比<<<<<但不太可能比
影响畫質最主要的有感光元件及鏡頭
就感光元件來比較吧
單眼的主要有全幅及APS-C
微單眼有APS-C,M43,nikon V1J1
就感光元件的面積來比
全幅 X1 =1
APS-C X1.5 1/(1.5X1.5)=0.444
APS-C X1.6 1/(1.6X1.6)=0.390
M43 X2 1/(2X2) =0.25
V1J1 X2.7 1/(2.7X2.7)=0.137
也就是說全幅機100的話,APS-C約只有40,M43有25,V1J1有13.7
當然還有各家處理器及鏡頭的差異,來源就這麼多你認為處理出來的會差多少??
到底差多少就因人而異
一張好照片,個人認為有三大因素
1.硬体-相機,鏡頭,閃燈
2.技術-構圖,使用相機及鏡頭的技術
3.環境-正妹,美景,時間點
所以一台相機會影响一張照片有多少也因人而異
比如拿上面NIKON V1給專業的攝影師跟拿全幅機裝KIT鏡給一位只會用DC的人
照出來的照片你說誰會有好照片???
不要一昧的追求相機也要多學構圖及取景
就鏡頭而論,有沒有一顆超廣角可望遠又大光圏的鏡頭嗎??
就機身而論,有沒有重量輕,畫質好,又便宜的相機??
一定有捨有得,就看每個人的取捨吧!!
有人可以從一張照片看出來是什麼相機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