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wrote:
此說法我認為只適用於中心點畫質
對於邊緣畫質而言,片幅大的有這麼容易解決嗎?...(恕刪)
失光的部分各家好像都傾向用軟體去補正,但是畫質的部分就要看鏡頭好壞了。其實很多APS-C專用鏡的邊角也未必很好,主要還是卡在為了縮小體積跟重量,所以還是只能顧到中央。
除非是把FF的鏡頭拿來接APS-C,不然不能說APS-C的邊角會比FF好。況且這是很駝鳥的想法, 因為FF也可以CROP掉邊角,來切出跟APS-C、APS-H一樣的視角跟景深,因此APS-C、APS-H能拍到的,FF一樣能拍到。
相近的畫素密度,20D能拍的5DII都能拍,因為只要CROP一下,邊角較弱或景深較淺的問題就解決了。反過來看,如果今天需要較廣的視角和較淺的景深,那20D就只能乾瞪眼了。
小弟並不迷信大片幅,也相信這些都只是平衡點的問題,只要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規格上的數字其實都不是重點。M4/3的成功就是一個例子,與其不斷去跟APS-C對抗,另外找出新的切入點反而更容易打開市場。同樣的道理,當FF越來越便宜時,APS-C絕對不會只是越來越便宜,這樣對廠商來說太沒利潤了。他們鐵定會在其他的地方找到出口,轉戰另一個FF難以去瓜分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