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an wrote:...可能大家都忘記在反我什麼...跟我一樣隨便拿相機走路走一下就拍出一些JPEG直出照片上傳就好了。聽這口氣,搞不清楚的還以為你是樓主咧
這麼輕鬆的事情為什麼不做...


雖然,我覺得樓主拿D80作為相機的代表來PK現代手機有點"不合時宜"(2006年10MP的APS-C),但或許是在故意證明老驥伏櫪的使用價值,人家的樓PO什麼就是什麼,干直出什麼事,又干富士X事?


其他人如何定義相機,使用相機又干你何事,憑什麼依你的框架作標準?
大材小用的"直出"還引以為自豪?這礙難苟同;


yuxian wrote:...如果開了主題文,就好好的回....





無論我是否認同樓主的取樣或方法,但基本尊重人家的主題該是有的,你這樣拉偏架,鳩占鵲巢,還有啥立場"訓"別人!?




yuxian wrote:...po個好看的直出相片沒那麼難,這麼簡單的事情對各位來說好像比登天還難....我刪掉的樓就是在論證相機 VS 手機,只是相機留下的直出照片太有限(不到整體1%),但還是曾經洋洋灑灑整了一棟大樓;主要器材拍攝都只存兩份Raw,這不是"登天還難"的問題,而是沒必要又不需要,懂?


更何況,樓主開的樓又不是我的"個人藝廊",若不符合主題再"???厲害???"都不會死皮賴臉PO這裡,這既粗魯無禮又過度自我膨脹,不足為訓!


yuxian wrote:...富士的直出照片...還有,既然你一直強調"直出",但你只吹捧富士,神話般的推崇,但難道其他品牌就"辦不到"?



我手上的諸多C家機身,雖自定義都只有3個,但只要機身連上電腦就可以隨時更換,"包含"但不僅限於各品牌的底片模擬,愛怎麼換就怎麼換,再加上機身現成內建的風格設定...還有必要強迫自己接受富士的畫地自限?


索家沒這麼方便要一一手調,不過即使高階DC也有7組PP自定義,戶外選擇更多更自由,愛設定成啥風格都行(包括B&W),想底片模擬,特殊色彩風格,Log,Lomo,Polaroid...,多到選不完,何必單戀富士的底片模擬?富士連個1" DC都生不出來(亦或是瞧不上眼,或削錢不易?),索家的高階DC就有(RX100Va,RX10IV),一台隨身帶,一台可探索遠景,相對輕便還不用妥協光學,富士肯給嗎?還是只有那台定焦光學仍有疑慮,又常假合焦的"高階(價)"DC?


即使是M43的O,P家舊機身,缺乏全自定義選項,還是有花點時間去"參考"其他人的底片模擬設定(例如Portra 400,Kodak Gold,或正片色調什麼的),只是它們會動到機身原始設定還效果有限,又其他品牌資源多&選擇與設定方便,這方面就沒再多作嘗試;只是坦白講,光是M43如此陽春的自訂功能,已足以把GR3掛上去賣了;

在這隨便一支手機都有超廣角,中距,甚至長焦的年代,要我接受一台只有定焦選項的DC就更難了;要畫質,有FF,要焦段,有變焦DC與M43,這使得其他相機的存在感,就不得不越來越低了;
總而言之,攝影這世界太大,就我粗略而有個人偏見的看法,即使只談"直出"...對你的觀感是"認知狹隘又粗淺";這還沒包含N家呢(了解不足又無近年實機使用經驗,沒資格談論);Raw+jpg不是沒在設,只是不大當回事,都休閒用途的機身才用,這有中算撿到,沒中更正常;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要去遷就處處受限的機身設定,而放棄電腦後製的強大與自由...沒辦法也沒必要;我很慶幸以前即使是私人用途的古早照片,有耐住性子等存Raw(老機身的I/O跟現代的比差太多...),撐到現代用新軟體去Blow-up,去噪點,Ai修復加強補足細節,值!假如只剩破壞性壓縮的8bit jpg...必然欲哭無淚;

PS:稍嫌離題,在此對樓主說聲抱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