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全片幅相機在現今世代的優勢?

tyy2010 wrote:
再者依你的條件,拿不同鏡頭,假設品質都一樣 ,即使同距離拍,你的光圈大兩级,畫質一樣?


這個要去考慮鏡頭的MTF曲線, 並不是說一定用大兩級光圈就一定畫質一樣, 也所以我才會說要在不考慮稍極端的應用條件下.

舉例來說, 以我常用的福崙達17.5mm/f0.95搭E-P5的組合, 我不會去說它完全等效於FF+35mm/f2的組合. 因為17.5mm/f0.95它開放光圈於f0.95時的畫質肯定是比不上好的全幅35mm鏡頭在f2時的畫質.

但是如果我把阿福17.5mm光圈縮到f1.7, 那跟大多數全幅35mm鏡頭在f3.5時差距不會很大. 在這時候m43只要使用低全幅機身兩擋的ISO設定來拍, 畫質確實是差不多. 但是先決條件是必須能有低兩擋的ISO設定可設, 例如全幅機已經設在ISO100了, 那m43沒有啥ISO25可設, 那m43畫質是不如FF機身的.

如果有去觀察大多網友拍的照片, 日常生活照極端的應用比例是不會很高的. 像一般日常家庭拍攝主題, 為有足夠景深, 就算FF也差不多都得縮光圈拉高ISO來拍攝. 這時候m43是很高機會能有相對可拍出同樣畫質的組合設定的.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tyy2010 wrote:
物距一樣拿同一鏡,拍不出一樣成像大小
物距不一樣,拿不同焦段不同鏡拍出一樣成像大小,APSC站得遠,拍出來成像衰減
物距一樣,拿等效焦段不同鏡,拍一樣(被裁切)成像大小,成像圈大者贏
最後,物距一樣,拿等效焦段不同鏡,縮光圈拍一樣被裁切成像大小,只看中間部分實體焦距大者贏,原理跟光是波而且有不同波長有關
...(恕刪)


在說什麼啊?
拿4/3機的也拿過FF,倒是很多拿FF沒用過其它片幅拍照似的?

物距一樣,要拍出相同成像,那就要使用不同焦段,例如全幅50mm拍的話,4/3要拿25mm,
只要50mm鏡頭的光學品質跟25mm那支相等的話,出來成像就是一模一樣的。

然後你物距不同、焦段不同、什麼站得遠站得近的,完全沒有控制變因,是要比較什麼東西?

最後一句最神奇,等效焦段不同鏡頭,為什麼實體焦距大的贏?
請盡量講物理,你要講波動性還是量子性我都可以陪你聊聊。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在說什麼啊?拿4/3...(恕刪)


你看不懂就算啦,DannyHwang也是正確的,也許他講的你比較容易懂
或者你看這篇
http://petapixel.com/2014/03/28/concise-explanation-crop-factor-affects-focal-length-aperture/

最後一句是講,直射光比斜射光少干涉,實體f大角度小

tyy2010 wrote:
當然不一樣,成像大小都不一樣
物距一樣拿同一鏡,拍不出一樣成像大小
物距不一樣,拿不同焦段不同鏡拍出一樣成像大小,APSC站得遠,拍出來成像衰減
物距一樣,拿等效焦段不同鏡,拍一樣(被裁切)成像大小,成像圈大者贏
最後,物距一樣,拿等效焦段不同鏡,縮光圈拍一樣被裁切成像大小,只看中間部分實體焦距大者贏,原理跟光是波而且有不同波長有關(恕刪)



FF相機裝上APSC的鏡頭,
感光元件只會在APSC的範圍內有效,
其它的部份是必須要剪掉的,
因為數位螢幕會幫你剪掉再放大全螢幕,
所以你看起來才會有變大,物距變短的錯覺,

你拿一張舊底片洗張照片,
再把底片剪成APSC大小再洗一張照片,
景深會不會變?
如果你不動手腳把它放大,
兩張照片本質上會有差異嗎?

數位照片看起來會有差異,
是因為畫素不同,
所以壓縮出來的縮圖,
APSC那張會比較大,物距比較短的錯覺,
但實際上是一樣的東西,
tyy2010 wrote:
我們比的是同一構圖下,拿不同系統來拍,品質有沒有差


你比的根本就不是同一構圖

你比的是同顆鏡頭
這根本是錯的


要同一構圖
站的位置就一定要相同
沒有 4/3 要 兩公尺去比 135要一公尺 的這種比法
這構圖絕對不同
tyy2010 wrote: 你還是沒去看我貼的那個影片 人家是...(恕刪)


的確沒有興趣去看…
鈔票人人有,
別說你窮得連1000元都拿不出來,
敢不敢拍而已,

但是全幅的不是人人有,
毛二沒錢又學淺,
就請讓毛二見識一下全幅的超能力,
OK?
Auroras777 wrote:大家都努力在討論成像上的差距 擁全片幅派...(恕刪)
這其實大家都懂,心照不宣,但總要維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
賣我RX1的那個人根你一樣,FF DSLR太大帶著小孩不方便賣掉了,RX1追焦跟烏龜一樣快賣掉了,EM1+頂級Zoom... 他説畫質完全被RX1打爆,很不滿但追焦快和輕便就是他最必要的,那能怎樣辦哩(M43軍隊注意,這不是我説的請別圍剿我)
自己喜歡就行,要説服他人的信念根本不可能…
小弟不像幾位版友這麼厲害,甚至可以學理上的換算,但這類月經文

看多還真的是很無言.....

說真的,拿鈔票談解像力,小弟不清楚這是要比較什麼??

先不說FF,就用過去板上有人貼TG-3拍鈔票的細節,跟手機拍到的相比

還需要多說嗎??

相機系統不就是選一個自己經濟上有辦法負擔,照片素質跟方便性可以平

衡的搭配嗎.....

覺得日常拍照手機的畫質能夠接受就用手機啊,但那不代表別人能夠接受

,同理有些人覺得背相機沒什麼,但有些人就是無法接受。
家有愛貓初成長 http://rnsk.hopto.org/blog/
啊你們不是都在說全幅穩贏的嗎?
怎麼不讓大家見識一下贏在那邊?
不是解析力應該要細膩的嗎?
不細膩怎麼表現出好的畫質呢?
又不是有跟你們設什麼限,
有什麼好不公平的呢?
難道是拍不出來?

啊前面在講不是口氣都很大?
那看多好就拍出來呀?
反正不要拿FF還作弊就好了,
增寫環EXIF看不出來,
作弊沒人哉!
tyy2010 wrote:
http://petapixel.com/2014/03/28/concise-explanation-crop-factor-affects-focal-length-aperture/...(恕刪)


所謂光圈差兩級的概念大家都可以理解,
我要說的並不是這個。

光圈差兩級的比較情形,
例如你提供的影片中所言,
4/3片幅的100mm F2.8, ISO200,
在相同快門下,提供與全幅200mm F5.6, ISO800完全相同的成像
(包括景深與雜訊等級)

但這樣的情況,存在太多實際上難以控制的變因,
先不管4/3片幅的ISO200是不是跟FF的ISO800一樣乾淨,
連100mm的鏡頭,其在F2.8下能提供的光學品質,
是否真的等於(或劣於)200mm F5.6,可都很難講了。

的確,離軸光線會造成一些像差,所以縮一點光圈可以改善畫質,
可是這並不是絕對的概念,
別忘記成像圈越大鏡頭也是越難做的,成本也更為高昂,
Olympus ZD12-40F2.8,它的F2.8就是工作光圈,畫質不用縮就非常優秀,
(有趣的是,縮了光圈也沒有變得更好太多)
比起來你找支全幅24-70F3.5-5.6的kit鏡頭,
要跟我說它在F5.6的畫質比較好? 未免讓人傻眼。

對了,
你還沒跟我說妳的波動光學理論,
如何讓你不用管鏡頭設計跟MTF,就能鐵口直斷F5.6永遠優於F2.8呢,
(或者200mm鏡頭一定優於100mm鏡頭?)
麻煩教一下吧。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