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DSLR最後會不會走向全面全幅化的路?

10年以後的事情,老實說,就算是大廠都不能保證會變成什麼樣
面對複雜多變得市場,廠商都得學著謙虛一點
誰料到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讓HD高畫質電視的發展遇到瓶頸
現在紛紛轉往3D影像來找尋新的出路

大家還是別想太多,趁這幾天天氣不錯好好外出拍照去吧!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yafayu wrote:
其實全幅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大家的標準


不會

大不一定就是每個人所需要的

小巧好帶也不錯

當被ASP系統,不就這樣來的..
kimber999 wrote:
不能再同意您更多了....(恕刪)


我也非常同意你的想法 aps機其實也沒多小多方便 全幅機現在做的大並不是sensor比較大...只是功能比低階的aps強大所以機身做的大而已 要做小也是有可能的 就像我之前講的 把1000d做出全幅 但是功能很陽春 也是可以做的小一點

我也覺得aps這個階段的機子應該在未來希望可以消失不見 讓大家一起走向全幅

看到大家目前都很和氣的講出自己的看法真好...01真的是太多戰文了
只要FF鏡頭價格平民化FF自然就普及了,話說CANON很久沒發表非L的EF鏡了型錄上盡是一些老款,而新L鏡的售價又貴的令人買不下手,我覺得CANON還不想這麼做,SONY最近倒是頻出價格親民的FF鏡態勢十分明顯
我實在搞不太懂所謂「全幅」的定義,在底片時代根本沒這個名詞,明明就是135底片的尺寸搞出一個奇怪的名稱!
135底片如果叫「全幅」,那120底片要叫什麼 =.=
135底片 = 3.58cm X 2.39cm = 8.5562 cm
120底片中的612片幅 = 6cm X 12cm = 72 cm

回歸主題
個人覺得不會被取代,青菜蘿蔔各有各的好,
我反而認為在5~8年後,在頂級DSLR方面,大家所謂的「全幅」機會被120片幅相機取代!
而且,因為製作技術的提升所謂的「全幅」機,會跟ASP相機在同一價錢區間之中,3萬塊以內!


yafayu wrote:
aps機其實也沒多小多方便 全幅機現在做的大並不是sensor比較大...

單看機身的話 兩者差異不大

不過連鏡頭都考慮進去的話 就很驚人了

APS C/P值很高啊 副廠作一堆APS鏡可以玩

tamron a16,sigma 50-150,tokina 11-16

這樣就有等效16~220mm恆定2.8了 以上三顆加一加約五萬吧

FF機要弄一組恆定2.8 雖說等級不同

但實際支出就是很驚人 重量和體積可以讓你身體變很好
Dirty Deep Done Dirt Cheap
yafayu wrote:
我也非常同意你的想法 aps機其實也沒多小多方便 全幅機現在做的大並不是sensor比較大...只是功能比低階的aps強大所以機身做的大而已 要做小也是有可能的 就像我之前講的 把1000d做出全幅 但是功能很陽春 也是可以做的小一點...(恕刪)

扣除已經停產的機種
CANON全幅只有1DS3、5D2。
NIKON全幅只有D3S、D3X、D700。
其中、5D2與D700等級都比APSC中的7D、D300S還要低
並不符合你說的:『全幅機現在做的大並不是sensor比較大...只是功能比低階的aps強大
況且CANON 1000D的停產,也說明了消費者對於低階產品的接受度不如預期
再加上SONY a850的銷售也不理想,低價全幅還有哪一家廠商敢推?
以往超低階底片機都能賣得不錯,是因為當時沒有DC在搶市場
現在DC對焦越來越快,畫素越來越高,錄影越來越強
DSLR若是沒有一些特異功能,怎麼跟DC競爭呢
更何況多數消費者根本不懂什麼是片幅
yafayu wrote:
我也非常同意你的想法...(恕刪)

等等等...其實這中間有點問題喔
數位機跟底片機是不一樣的,底片不論大片幅小片幅幾乎可以不計厚度差異,沒有吃電與發熱問題.
數位機用的感光元件是有厚度的,當感光面積變大時,感光元件零組件的厚度,所需的支援電路(運算,供電)與散熱設計都得跟著等比放大!

許多不夠格冠上"全幅"稱號的機背上面安裝上散熱風扇可是常態,拍到一半就會開始呼呼響..

至於許多APS機體小不下來的問題
因為接環系統還是135用的啊~~~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dodoba21 wrote:
扣除已經停產的機種C...(恕刪)


小弟倒是認為A850沒有大賣是卡在該系統的市佔率,如果今天是5DII拿掉錄影功能賣這個價位,相信從中低階機種跳過去的C家用戶應該很可觀。FF的平價化會走得慢,跟SONY的態度絕對有關係。因為SONY把重心放在利潤高的APS中低階機,連帶牽制住NIKON強化FF的產品線。
假如SONY肯放手讓NIKON去推5萬元以內的FF機,相信N家也會有一波又長又久的換機潮。尤其是DX不像EF-S多了一截屁股,對於APS-C轉換FF的用家來說,只要機身支援CROP機能,可說是無痛升級。
只不過如果需要比較好的CROP效果,FF CMOS的畫素最好還是要有2000萬畫素,這樣裁成APS-C時,差不多還有800萬畫素。
雖然小弟不清楚1000D的實際銷售狀況,但是假使CANON把5D的CMOS裝在500D的機身上賣個四萬,就算沒有CROP模式,小弟覺得還是會賣得不錯。
ASRAAM wrote:
等等等...其實這中...(恕刪)


如果FF CMOS塞到500D等級的機身裏容易過熱的話,那塞到50D裏應該還OK。反正平價化是一步步來的,正常的順序也是會先出現FF中階機,然後才會有FF入門機。不管怎麼說,小弟是覺得遲早會出現FF的輕便DLSR,畢竟連GXR都可以用上APS-C感光元件了,把FF CMOS塞進500D裏應該不是太難。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