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懂攝影
為了記錄小孩的成長購入了第一台可以換鏡頭的相機
目前手上是Zv-e10 + Tamron 17-70 還有 18-300
主要的攝影主題就是跟小孩出去玩的點點滴滴
滿滿期待的購入後,因為不懂也沒太多時間研究
所以至今都是用高級智慧一拍到底
雖然抱著苟且的念想,選擇了Raw+JPG
但回到家轉入電腦用Imaging edge打開Raw檔
說實在我不懂到底該幹嘛
所以就把數字東加加西減減
有條可以拉的就左邊拉拉右邊拉拉
然後就.......按右上的X選擇不存檔,放棄這個回合
最終還是原本的JPG看看而已
問題是,在比較極端的環境時總覺得拍出來的照片
比用Iphone拍出來的還糟糕
低光源的時候感覺細節比Iphone更差
高光的時候也是色彩沒Iphone漂亮
攝影即便開了積極防抖感覺也是沒Iphone穩
明明很努力地把相機跟鏡頭都背出門了
但換來的比隨手拿出的手機拍的還差
照理來說感光元件大了,鏡頭的物理條件也好了
怎麼一樣當傻瓜相機用反而輸Iphone了?
讓我超級懷疑人生
但是差歸差
撇除逆光及低光時刻
在大部分狀況下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就比較好
放到大螢幕裡看,Iphone的照片不知怎麼形容,就是沒有相機拍出來的那種「氣勢磅礡」?
我知道大家都說攝影技巧比設備重要多了
但小弟也是想著小蝦米拿起屠龍刀是不是也能在武林上稍微走跳呢?
有此一問是因為剛好這幾天看到A1 Mk2 以及 28-70GM的發售
也就不到30萬,感覺也不太貴
小弟拍照本事沒有,賺錢能耐倒是也不差這點錢
各位覺得.....能換嗎?
能有效提升嗎?
哪裡能學攝影嗎?
先謝謝各位幫忙解惑啦
梅果戀 wrote:
主要是這個價位我也不太在意性價比問題
小弟剛入手相機時有試著用A或M模式
但是如我所我說
我都是拍攝小怪獸們的日常
變成相機拿感覺每一秒隨時都得準備按快門
好像沒有時間設定參數
怪獸們的移動速度、幅度之快之廣
才會原本一顆17-70不夠又跑去買一顆18-300
對於這種
忽遠又忽近
忽動又忽慢
忽亮又忽暗
這顆鏡頭拍下去前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的場合
大家都是用甚麼方法拍攝呢?
會想買A1
是看YT有人在介紹說打鳥打動物
A1最佳解
看到A1 2還有提到AI對焦
想說一樣是捕捉瞬間
是不也適合拿來打小孩
單眼比較不會是你理想的方式去這樣使用
生活上的還是手機比較直覺,真的要拍些留念、重要的、要畫質的,才會用相機
建議你就去買的vivo X200 Pro、Iphone 16PRO MAX之類的 就算不當手機也可以當作隨身DC用
才能拍到你要的小孩記錄日常,用相機除非出遊都掛在脖子上,不然當你想拍的時候拿出來畫面已過
==============
個人覺得4樓5樓說得對,
樓主應該去上基礎顆。
後期的基礎課程也上一堂,
或買數位暗房的書籍來看一看。
手機基本上是自動計算來達到大部分人喜歡的畫面。
比如說HDR 與 夜拍,
這基本是用疊圖來來達到的。
我可以了解樓主樓面對著一堆調整條不知所錯,
因為到我面對要edit video一樣,
不知從何下手。
但是平面的你可以調整到你要表達的氛圍,
可以嘗試不要取消而是存出來。
只要可以忽略酸民,
裡面還是有不少可以進步的建議。
感光元件越大,
防抖越不好。
更何況Sony防抖基本只適合拍攝定點(就是不要邊拍邊走)
至於樓主想買a1 m2 + 2870F2GM來達到扣除器材問題後來練技術,
我覺得大可不必。
雖然我也是那種幾乎攻頂的人

個人覺得買個全幅大光圈定焦頭如副廠35F1.4試試能不能拍到你要的畫質?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
才上全幅。
因為那重量比你的aps-c 套還重。
個人覺得,
當你的小孩長大到不用背尿布、奶粉與熱水的時候才適合升級到全幅。
關於調整raw檔,
基本就是調整白平衡,
調整陰影處不要太暗,
爆光過頭的拉回來,
調整膚色等等。
嫑太懷疑,
基本上大部分時候旗艦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可以滿足大部分人。
曾經就有一段時間,
P30超廣的畫質比我的超廣角鏡頭好。
從此一段時間我就靠手機或運動相機替代超廣角鏡頭。
========
總之
1.了解後期,看看有甚麼需要改進
2.看看手上的相機與鏡頭到底哪里不足,對於新相機與鏡頭有甚麼需求。
3.不用懷疑,現在手機畫質可以讓人在mobile01開版吵一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