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雷

趁著這兩天聖誕的空檔,稍微分享一下我期待好久的機器-Hasselblad X2D
-
【序】
不知道等了多久,從年初Rumor的逐步釋出,直到今年9月正式發表
我理想中X1D該有的樣子,總算來了。
看了一輪Youtube上的各式實用上手影片後,基本上都有符合我的期待,
於是在發布會後的隔天,我就火速下訂了。接著就是漫長等待交機的到來
沒想到銷量反應超乎預期,據說現在下訂都要等3~6個月的時間才能交機
非常感謝日光徠卡的代訂,如果想訂X2D找日光徠卡就對了
如果沒有日光,不然也沒有今天這篇分享了

在這個歲末年終之際,就順便整理整理這幾年我用Hasselblad X-System的一些回顧及實拍分享。

在正式亮相之前,原先我是這麼期待的:
1.開機速度能較X1D2再快上兩倍=>許願成功
2.增加機身防手震=>許願成功
3.對焦速度改善=>許願成功
4.用上907x手柄上的那個小搖桿=>殘念
5.機身容易過熱問題改善=>我這兩三個月使用下來,有大幅的改善

額外驚喜的部分:
1.機身內建1TB SSD儲存空間,
2.二代鏡的登場
3.可翻折螢幕

【前言】
時光重回6年前,2016年的夏天,世界首款無反相機Hasselblad X1D橫空出世。那極致洗鍊的工業設計與緊湊的體積,難以想像這裡面還塞了一顆44*33中片幅感光元件的強悍內在。身為器材愛好者的我,哈蘇相機總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但…..可惡,好想要阿!

然而,把我拉回現實的,是那31萬高昂的訂價,在搭配最便宜的XCD 45mm F3.5 鏡頭,如此一來一機一鏡也要38萬了。雖然與同期發表的Hasselblad H6D-100c相比,已是親民許多。談錢,聽起來俗氣,但卻也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對於當時的我,尚且無法如此一擲千金,豪氣地喊出『幫我包起來』這五個大字。但X1D已默默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爾後,隨著LeicaM10的發表,我也迅速入手了M10,並熱衷於沉溺在Leica的世界裡,我的北歐夢就這樣暫時被放下了。時光荏苒,就這樣來到了2019年年初,無意間在知名購物網站上看到X1D跳水的資訊,一機一鏡已經來到20以下的水位。當時的我,對於這是X1D2發表前夕的清一波庫存手法渾然不知,就這樣心一狠的按下了結帳的按鈕,沒過幾日就正式圓了當時的北歐夢。

在這三四年的時間裡,陸續入手了2機9鏡。907X先前已在板上發過開箱,就不再贅述了,有興趣的小夥伴歡迎點取下方小連結,自行觀看:
-
『開箱』Hasselblad 907x 50C |承載過去與未來的使者
-
【開箱】

其實已經入手好一段時間了,期間還帶著X2D前往埃及拍攝了一些樣片
規格的話,我就不特別說明了,相信對X2D有興趣的小夥伴,肯定對技術參數瞭若指掌
僅以一個長期X-System使用者的角度進行分享。

先說結論,X2D可說是我理想中X1D的終極型態,完全無愧於2代之名
在對焦方面,得力於相位對焦(PDAF)的導入,整體使用起來更加的流暢
無論是使用一代鏡,抑或是剛出來的二代鏡,對焦體驗上的進步相當有感
當然,還是無法跟一些主流的135相機相比,體育、運動賽事,或是需要高速連拍極致對焦的場合,就還是留給Sony A1、Nikon Z9 之類的專業相機吧
生活出行、旅行或是人文街拍等題材,對於X2D而言,已可以輕鬆駕馭。





還有,開機速度大幅的提升,先前由於開機都要等5~8秒,通常開完機到可操作時,想拍的畫面都已經跑掉了,所以在以往的X1D拍攝題材上,多半是靜物風光之類的題材,現在總算可以完全解除封印了,而且X2D的快門遲滯感,也有著顯著的改善。

在防手震方面,此次增加的五軸七級防手震功能非常的實用,先前在X1D時,為了要保證影像的清晰,通常快門速度我不會低於1/125秒,而在X2D這陣子的使用下,XCD55的話,我可以很放心的將快門設至1/30秒,甚至1/15秒也有很高的成功率。在超廣角XCD21下,甚至可達驚人的手持四秒不糊的表現,在我這次的埃及拍攝期間,只有長曝星軌時需要使用到腳架,平常晚間拍攝時,手持就可以很放心的把ISO放在200或是400之間,得到純淨畫質的影像。



在電池續航及機身發熱方面,雖然電池與先前一樣是使用同一顆電池,但電池的續航可說是大幅的改善,先前X1D如進行一整天的拍攝,大概需要3~4顆電池,而X2D則是僅需要1~1.5顆電池即可,而且還可以隨時透過Type-C即時補充電力。機身發熱問題也大幅改善,長時間處於拍攝的情況下,機身也只有溫溫的,不會到熱到不舒適的狀態,唯一有比較容易發燙的狀況,則是直接接Type-C線導入照片到電腦時,所以如果可以的話,還是透過記憶卡的方式傳輸到電腦吧。
一億畫素,如果以Raw格式進行拍攝的話,檔案大小大約落在200mb左右;Jpg格式則是約50~70mb左右,高畫素確實可以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細節,在後製裁切上也更具彈性,如下圖影像中間的那排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在全尺寸檢視下仍清晰可見,套一句顧俊的名言,這真是太喪心病狂了
貓毛及雕像的細節也十分紮實,而我近期熱衷於拍攝XPan畫幅的影像,在大幅剪裁下,最終成像仍可保留5000萬左右的畫素呢。






自然色彩解決方案(HNCS),一直是哈蘇相機的特色,但X2D做到了更為極致,機身前面有個獨立的白平衡感測器,可以呈現更加準確、真實、自然的色彩,像是下面幾張影像,都很忠實還原我當時肉眼所見的影像色彩。






關於二代鏡,隨著X2D一同發表了38V、55V及90V三顆二代鏡,有著一致的設計語言,更為典雅輕巧,也採用了新一代的鏡間快門設計,在拍攝上運作更為快速、安靜,而且振動相較於一代境更為輕巧,目前我只有用過38V、55V這兩顆鏡頭,90V上市日期一再延期,後續如有機會拿到再來跟大家分享,至於38V、55V這兩顆鏡頭,除了焦段、視野的不同外,使用體感相當一致,不像一代鏡對焦速度、快門遲滯、振動大小各不相同,二代鏡有著一致的拍攝體感,還有可以快速切換自動、手動的功能,相當不錯。此外,二代鏡鏡身上多了個自定義環,這裡我習慣設定為iso控制,再搭配原本的前後滾輪,拍攝節奏上相當流暢呢。





至於哈蘇這套X-System可改進的地方,雖然X2D已大致上符合我的使用需求,但也還是有小部分的地方可以再精進一點,像是對焦搖桿的導入、開放機身預設裁切模式,還有二代鏡手動/自動的切換方向,常常拿起相機時,就會不自覺的撥到了手動模式,如果能對調,相信可以大幅改善誤觸的機率。躋身的背帶設置方式我也不是很喜歡,X2D改為過往500CM那種快扣的方式,雖說能快速的拆裝背帶,但總是有那麼點不放心,深怕一不小心沒裝好,機子就要GG了,而且這種快扣方式,相當容易讓背帶打結,常常拿起相機都要反方向繞個好圈呢,希望哈蘇能稍稍看到一下小小使用者的心願 哈
最後,再稍微分享一些使用X2D拍攝的影像,建議可至Flickr觀看,會有較好的觀看體驗












-
【一代九鏡分享】
除了前述的二代鏡外,盤點了一下目前整套X系統十顆一代鏡,除了微距用的XCD120沒有實際拍攝過,其餘皆在這幾年間陸續使用。趁著歲末年終之際,就逐一簡略的說明一下我對這9顆鏡頭的印象及一些實拍分享。
1.Hasselblad XCD 21mm f/4
首先登場的,就是現階段X系統唯一焦段廣於20mm的廣角鏡頭,經換算相當於135片幅上17mm左右的視角。這顆也是我第二顆入手的XCD鏡,,也是X-System目前最廣的鏡頭,風光大景的唯一選擇。尖銳的星茫搭配哈蘇16bit的色深及豐富的細節表現,拿來拍攝風景相當的過癮。



2.Hasselblad XCD 30mm f/3.5
等效約為24mm的小廣角,使用上較XCD21來說更為容易駕馭,快門聲音相當輕柔且振動輕微,對焦速度也滿明快果覺的,平常喜歡與XCD80兩顆搭配出門,無論是在X1D或是907X上搭配都相當棒,滿建議作為XCD45後的第二顆鏡頭選擇。




3.Hasselblad XCD 45mm f/3.5
這是我第一顆連同X1D一起入手的鏡頭,也是我踏入XCD鏡群的敲門磚。還記得當時用X1D連同XCD45拍下畫面的那個感動。不同於以往以淺景深的方式達成空間分割的立體感,雖然光圈只有3.5,但那滿滿的細節立體成像,令我著迷不已。
XCD45在45P發表前,相信也是大多數X系統用戶的第一顆鏡頭吧,也因為如此,這顆在二手市場上的流通度也相對比較大。這顆鏡頭在按下快門時,可以聽到清脆的鏡間快門聲,以及他奮力對焦的機械做動聲,就像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喔對了,夜拍時星芒也是迷人的六角收斂星芒,常常會有人問我XCD45跟45P會要怎麼選擇,我有一段好長的時間是都處於兩顆都持有的狀態,基本上我還是比較推薦XCD45多一些,如果你比較在意鏡間快門聲音、體積的話,再來考慮45P吧。




4.Hasselblad XCD XCD 45mm f/4 p
這真是一顆可愛又迷人的隨身餅乾呢。其實坦白說,我原先對45P是沒什麼興趣的,因為我太喜歡XCD45的成像表現了。會將45P收入麾下,只要是為了907x的顏值搭配,沒想到用著用著,竟也成為了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一顆XCD鏡。那安靜的鏡間快門,更不會去打擾到被攝者,對於紀實攝影或需要安靜拍攝的場合而言,XCD45就較為不合適了,而45P的夜間星芒表現較為發散,如果喜歡尖尖的朋友們,記得回去找XCD45唷。
45P僅1,099美金的親民售價,對於剛接觸X系統的用戶而言,可說是不二之選,畢竟其他每顆XCD鏡的售價都不是那麼的親切。如果你對X系統還處於觀望的狀態,不妨可以先配個45P,感受一下哈蘇的魅力,再來挑選你的下一顆鏡頭吧。




5.Hasselblad XCD 65mm f/2.8
這顆鏡頭我並沒有入手,僅向友人借來玩個幾周的時間。身為50mm標頭控的我,原先對於這顆鏡頭抱有相當大的期待,但實際上手後,雖然個頭不大,但相當沉手,分量感十足,可能是初期的三顆XCD鏡,鏡組又相當重,以至於對焦速度上,略顯疲態,都可以清楚感受到它鏡組在前後移動中。
雖然這麼說,但仍無損它是一顆很棒的標頭,雖然當時我轉頭投向了XCD90的懷抱,但XCD65的成像調性依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先盤算著,或許日後的某天,我可能將會真正的入手好好感受一下XCD65的美好。But…人生總是有許多But,忽然之間殺出了XCD55V這個程咬金,目光全都投射到它的身上,再見了XCD65,我們可能此生將不再相見。不過XCD65仍然相當值得推薦,相較於其他動輒10萬以上的XCD鏡相比,現在只要7萬左有就可以入手全新品項,真香阿。




6.Hasselblad XCD 80mm f/1.9
這大概是XCD系統中,名聲最響亮的一顆。原因無他,這也是XCD系統中唯一一顆光圈大於F2的鏡頭,稱它為中判夜神也不為過。
在成像方面,完全無愧於中判夜神的稱號,而對焦速度處於XCD鏡後半端的,虛化略帶點旋焦感,星芒略為發散。XCD80超出一公斤的重量,由於平常身上還會帶上一台Leica M,所以每次帶他出門都要考慮再三,但只要帶出門了,肯定是收穫滿滿的回來。平常我會選擇XCD30與XCD80這樣的搭配。




7.Hasselblad XCD 90mm f/3.2
這顆是我從X1D時代就相當喜歡的一顆鏡頭,非常優秀的小長焦,體積重量適中,而對焦速度可說是一代鏡群中最快的一顆,星茫也非常漂亮,但不知道是不是X2D軟體不夠完善的因素,在X2D上的對焦精確度遠不如X1D,希望後續能透過軟體更新來改善。




8.Hasselblad XCD 135mm f/2.8
為什麼會想要稱他為雷神之槌呢,原因無他,就是他接在907X上實在是太有趣了,儼然就是個槌子的造型。XCD135mm是我最後入手的一顆XCD鏡。由於長期沒有相關資訊,也沒看到有人開箱或實拍,對於當時已經擁有XCD80這顆中判夜神的我,始終呈現興致缺缺的狀態。直到某天看到朋友入手後,那不同於XCD80的空間切割感實在太迷人,而且還可以接上1.7倍增距鏡,是目前 X-System焦段最長的一顆鏡頭,不過由於過大過重的關係,實際帶出門拍攝的次數屈指可數。




9.Hasselblad XCD 35-75mm f/3.5-4.5
目前 X-System唯一一顆的變焦鏡,焦段涵蓋了常見的等效28mm、35mm及50mm,而且採內變焦的設計,不會隨焦段的變動而有所伸縮,一機一鏡的最佳選擇。如果到海邊或是風砂比較大等不適合換鏡頭的場合,我都通常會選擇XCD3575這顆鏡頭用到底,而且畫質不輸XCD的定焦鏡們,對焦速度在X2D上有感的大幅改善,非常值得的一隻鏡頭。





-
最後的最後,就先跟大家拜個早年啊,
太久沒發文,一次不小心就弄的篇幅有點長,
如果有幸滑的到這裡還沒返回上一頁,
歡迎關注Facebook及Instagram
我們下次見(應該是很久的以後)

新年快樂,一起當個快樂的器材玩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