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sensor的模組全換了,
原因稍候再說...
總之失而復得,握在手裡的感覺又不同了。
記得當時在博愛路上詢買這台相機,
一位店員問我上台相機用的是甚麼,
我說是一台用了八年半的Canon類單,
他很誠懇地告訴我,”那你現在就用這台相機大概有點可惜….”
我自我安慰他可能是因為沒現貨,才能這麼誠懇勸我。
當下忍住不哭,賭氣跑到隔壁,不囉嗦買了這台E-M5
(什麼…你還想介紹!?我先付錢再讓你愛介紹…)
至今和這台相機結緣近兩年,
雖然發不了什麼淋漓揮不了什麼盡致,
但總覺得像是朋友了,
那個觀景窗,我就當它是我的第三隻眼睛。
去年夏天獨自帶著E-M5到關西一趟,
我心想,若沒有E-M5我還去嗎?
當然不,那可真是沒朋友了。
京都、奈良對多數的台灣人來說已不是陌生的景點,
所以PO這樣的文章和照片,
簡直是逼著人家嚼菜根,還請大大們見諒,
想當天我買E-M5的當下也不全然出於自願,而且回家才發現撥片桿不是真的。
但是買了,就當做朋友吧~
畢竟再交新朋友很花錢的。

京都驛附近的料亭
E-M5讓我覺得最值的,就是防手振,很多網路上的前輩已提過,
但是最難能可貴的,就是這防振功能在機身上,甚麼鏡頭上去都穩貼,好威~
建議聽過但未體驗過的攝影同好們該按快門試一下。
小弟認為下次諾貝爾攝影獎若不是頒給這個發明人,就表示評審團不懂攝影。

洛北的電車
車子很顛,不是每次按快門都成功。
但車廂只要有五分之一秒不顛,就有機會拍到一張。
臺灣的火車頭好像只有列車長可以看到這種視野,
其實~不是擔心乘客看風景,是列車長怕被你看。
(用導航結果你拍下來說我玩手機?!)

延曆寺一簷
上了比叡山居然起濃霧,
濃到不只是琵琶湖找不到,
是超過三公尺就拍不到。
所以~就剩這個了。

黃昏回程
一樣搶頭艙,別人一看我貼窗子的舉動就知我是沒搭過這車的土包子,
天色暗了,拍不了甚麼景。
但是看到對面來車的頭燈還挺亮,
配合車子靠近月臺會減速,用1/25拍起來放,不算糊。

深夜食堂
晚上到了祇園,雨下得大了。
連我拿相機站的地方也沒得遮雨,偏又是一個人旅遊,我只能把傘放地上了。
這事讓我得多提一下這支當時kit的12-50mm鏡頭,
儘管網路上對這支鏡頭的評價不高,說它解像力不夠好,光圈值不夠大。
小弟卻有一些個人的看法,
這支鏡頭的解像力不頂尖,但水準也不低,
只要使用者不是CSI那種拍刑事現場的,不至於無法接受。
銳度?
說句很討打的話-"銳度像鴉片,毒藥當寶貝"(這話我都想申請專利了~)
我們非得要讓畫面很寫實不可嗎?
就是"不寫實不好"才讓梵谷賺不到錢跑去自殺的。
光圈?
除了這趟旅行,平時我也偏好使用定焦的大光圈,
但是這管的焦段有限,就算光圈設計大些也沒有甚麼淺景深,
所以不考慮景深,光圈值只剩快門速度的影響了,
但這又互補了E-M5的防手振,算是天生一對了。
此外,還有防塵滴、微距、稍大的變焦焦段,
配別的機身不敢說,但在E-M5上真是實用。
很多社群老拿P家的一管高價變焦鏡想要將它比下去,
但我武斷地認為他們多花不少錢從這O管換成那P管,
工具(或說價錢)是升了級,作品則未必盡然。
目前我使用在E-M5上的鏡頭,
12-50mm雖不是我的最愛,但恐怕是最不可少的,
想一下,這當中其實沒有矛盾存在,否則這下雨的京都我啥都沒的拍。

花見小路
這是老點了,一樣是淋著雨拍攝,
試拍幾張都覺得怪怪,後來才發現保護鏡內側已起霧。
當下我大概也累,手忙腳亂,還得背著一些整晚用不著又不防水的鏡頭,
有點拍完這張就回去睡的想法。
(幾個洋妞撐著傘在旁邊交談,似乎想要拿相機給我幫他們合照,但我故作不友善,我想我當時真是毛了)
索性在鏡頭上哈兩口氣,但拍出來的感覺居然自己還挺喜歡。

鹿群
在奈良。
也奇怪,平時看人家網路上的作品,我對那些所謂"日系攝影"最是感冒,
但當下眼睛所見就讓我直覺想到日系攝影。
回來後我不禁會想,
或許歐美攝影師和日本攝影師使用的色調差異如此大,
真的是和國家常見的場景和情境有些相關吧!

奈良公園
遠方有鹿,但我就喜歡那條溝,
為何我在台灣找不到這種溝呢?
因為我會假裝摔在裡面,再拍個照片去申請國賠呀!
不賠我寄給狗仔鬧鬧也好~

東大寺大佛
這還真是非E-M5不可,
國外攝友問說"你還真給它直接架腳架?"
哈哈~
ISO 1250,快門0.25秒,光圈5.6
遊客都留下殘影了,機身的sensor還老神在在。

奈良小通
別問我為啥拍這張,我也忘了。
但這張讓我記得雨天拍照時使用偏振鏡還挺重要。

南禪寺
六月天...你現在是給我紅幾點的?
(但它就是紅了,一樣下雨...)
這顆鏡頭沒防水,恨台灣這六月紅的葉子看不到同款的,只好躲樹下硬拼了。

斑鳩法隆寺
蠻有規模的,老實說我不喜歡京都的神社,因為我對橘紅色的油漆蠻倒胃口,
尤其是伏見那個千本鬼鳥居(所以我沒去過現場),想讓眼睛休息一下都不行,
好啦~個人看法,但我不在我的文章說我的看法又該說誰的看法?
我比較偏好"某某寺",它們都是老老舊舊的伯朗色,醇厚穩重而且樸素典雅。
你呢?

東本願寺
不是故作禪機,就是單純在等雨停而已。
木板很乾淨,如果一般住家能這樣,也是一種樸實的奢華。

街貓
街貓也可睡料亭外的毛毯,
出外旅行別忘了拍些野生小動物,
這恰可告訴人家攝影者有感性的觀察力和怜憫之心。
我呢?
就一眼被畫面的顏色吸引而已。
呼應上文,如果鏡頭很銳利,毛毯容易拍成毛針,
所以~which one you really want?

上賀茂神社
沒錯,是神社。
所以我避開了橘紅色油漆,
那葉子的顏色是遺傳,只好原諒它了。

再探 深夜食堂
因為這天沒下雨,所以再前往祇園。
結果發現沒下雨反而找不到感覺拍,
我還真機車~

四条河原町
這張拍得有點驚險,過馬路時忽然想站在大馬路中間拍街景,
所以得跟紅綠燈尬時間,
快門0.2秒,應該也歸功於E-M5的防手振。

源氏物語展館
要門票@@
但是拍照不用錢,拍一張算你賺一張。
這株這麼綠,真不知前幾天看到那幾株是怎麼紅的。
我總覺得這類枝葉有特別的姿態,開展的角度好像就是給人拍照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概是這樣,難得有機會和大家分享,
以下是自己一些小心得~
現今的技術讓市面上的大廠推出的相機都夠好,
選擇一台適合自己的,
愛拍動態的找對焦強悍的,
愛拍bokeh的找全幅sensor,
愛拍弱光夜景找防手振的,
然後和它交朋友,好讓自己得心應手,
李小龍不都可以用雙截棍打乒乓了?
我的E-M5為何送修?
因為之前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想試試防手振的扭力(汽車不是也有?)
所以給它半按快門左甩右甩甚至倒立來甩,最後,
可能我讓我朋友懷疑它究竟是不是在地球上了...
還好換心手術完成之後還算夠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