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沒過曝(亮部裁切)沒過暗(暗部裁切)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呢?

小弟看到有些照片很美,無意間把這些照片用色階分佈圖看了一下,發現有些是有過曝和過暗的情形的,尤其是有高反差的相片更是如此,有些人像照也會有這樣的情形,如果可以把他們想要的照片表達出來,那過曝和過暗會很重要嗎?還是沒有過曝過暗的照片才是成功的照片?
2013-11-25 20:25 發佈

明photo3conly wrote:
小弟看到有些照片很美...(恕刪)


不過曝及不過暗只是就"技術"上而言是好照片
但就美感而言,只要看起來能打動人,管它沒有沒過曝過暗,都是好照片
你自己不是也覺得某些過曝和過暗的照片很美嗎?
好照片 其實可以分為 技術層面 跟情感層面

當情感層面凌駕於其他的時候 技術層面的不足 大多會被忽略

但是 兩者兼具的時候 就是一張得獎的照片了

再來講到階調的部分 (先單就 亮暗部裁切 討論 皆調變化時產生的斷階就不贅述)

如果你拿去沖洗 輸出 或是做成無框畫

裁切的部分 就等於 沒有資訊 你在螢幕看 可能會覺得很亮 或是很黑~

但是實體的輸出 你會看到 白色的局部的色塊 或一坨坨 或一大片 (黑色亦然)

這樣的色塊 在實體的輸出上面 看起來是不自然 不舒服的

以上
有沒有興趣探討更深層的問題?

照片內的人是不是個又美又好的人?
而一張所謂美的人物照片背後,是不是就代表著,這人本質上心就是美的?

又比如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景點
到底是因為有人可以把它拍得很美,還是這個景點本來就是美的?

隨便聊聊,還望包涵.
感謝ldw406的回覆:這樣小弟了解了
感謝tamadivan的回覆:小弟更加清楚了
感謝leeaima的回覆:感覺更深一層了
明photo3conly wrote:
如果可以把他們想要的照片表達出來,那過曝和過暗會很重要嗎?還是沒有過曝過暗的照片才是成功的照片?

不一定...

拍攝時, 你要看, 有沒有 死白或死黑 出現在 你需要保留細節的地方.

至於 這次的拍攝, 要不要把 死白或死黑 融入 作品, 那 作者 要自己決定.

在拍攝現場若還沒決定作品的方向時, 通常還是習慣以儘量捕捉到最多細節的方式去拍, 以利於有較大的後製空間..


宅男乙 wrote:
不一定...拍攝時,...(恕刪)

感謝宅男乙大大,小弟了解,謝謝大大回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