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了解!!!,同樣全片幅的相機,光看規格比較起來,好像是D800功能比較強,可是5D3到底為什麼可以賣這麼貴??
kali_linjan wrote:
說實話
我不太瞭解5...(恕刪)
如果你知道D800要多買很多電腦儲存裝置、轉多個RAW可能要連CPU甚至整台電腦一起換,
不然轉檔時間會等到睡著,這價差恐怕就不是太令人意外了。
而且,24G和24L II相差的發表時間也只差1年不到,
對照鏡頭銷售期間動不動就是8年10年的銷售期,這兩顆可以說是同時期的產品,
偏偏24G比24L貴了兩萬有餘,差了快要一台入門機身,我也不曉得為甚麼24G要賣那麼貴?
HP、DELL、聯想的筆電,通常都比同規格的ASUS和ACER貴上1~2萬,我也不曉得為甚麼要賣那麼貴?
----------------------------------------------------------
不同家廠商做的東西,研發、製造過程、用料乃至於行銷、功能等都有所不同,
B廠做的便宜,A廠就應該跟B廠賣差不多的價錢?甚麼奇怪的理論?
sara_sara_sara wrote:
我不太了解!!!,同...同樣全片幅的相機,光看規格比較起來,好像是D800功能比較強,可是5D3到底為什麼可以賣這麼貴??(恕刪)
就是市場定位...APS-H的1D系列在CANON以後應該沒有了...所以另闢戰場...增加產品線
加上CANON的產品功能切割分明...
第一次下放1D對焦系統給5D3"AFがEOS-1D Xと同等のシステムになっているのも大きなポイント。"
也會擔心影響了1D系列的銷售...所以順勢也把價格提高...
加上5D系列的機種...這類的機種...大都是原本的CANON用戶有著鏡頭包袱...除非有很不能接受的缺點..才會換系統...所以當性能提升了...所以價錢也敢往上提升

Pro 1DX
High 5D3 1D4
Middle High 6D 7D
Middle 60D
Entry 650D
加上台灣CANON賣很好...所以台灣CANON的價格會比國外貴...

zanyu wrote:
如果你知道D800要...(恕刪)
沒有喔!
要注意的是鏡頭價位大幅上漲時間點是在哪時候。

在2007年發表14-24 F2.8和 24-70 F2.8都是賣五萬多。
2008年時候,CANON發表24/1.4L二代,為五萬多左右,那時候原本一代24L鏡頭是賣三萬多。
NIKON這時候 60/2.8G一萬多,50/1.4G也約一萬多...
但在2009年時候價位開始出現大幅變動,NIKON 70-200mm F2.8 VR二代發表,公司貨售價8萬4千元。
2010年NIKON發表首顆24/1.4G與16-35 F4,這兩顆都賣很貴,一個八萬多,一個四萬多。
沒多久小白兔就出來,也同樣賣8萬多...
zanyu wrote:
如果你知道D800要多買很多電腦儲存裝置、轉多個RAW可能要連CPU甚至整台電腦一起換,
不然轉檔時間會等到睡著,這價差恐怕就不是太令人意外了。
這大概是聽過最好笑的理由了....

照您說的話那麼那些4.5千萬畫素甚至8千萬畫素的中片幅不就該拿去賤價大出售?
zanyu wrote:
而且,24G和24L II相差的發表時間也只差1年不到,
對照鏡頭銷售期間動不動就是8年10年的銷售期,這兩顆可以說是同時期的產品,
偏偏24G比24L貴了兩萬有餘,差了快要一台入門機身,我也不曉得為甚麼24G要賣那麼貴?...(恕刪)
不曉得就問, 不用亂猜. 有機會去看看這兩支鏡頭在暗角 & 光圈F 1.4全開的時候中央/邊緣/極邊緣的MTF就知, 24L 光圈全開下最邊緣已經到達poor的等級了, 暗角更不用講.
^^A 請多多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