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孤芳自賞 Epson R-D1s

早年跟老婆相戀時就常常借用老婆的Nikon F3 hp,當初對SLR並沒啥概念,只會3個動作 - 撥過片桿、對焦(手動)、按快門鈕,連光圈大小,快門速度及底片感光度(ASA)的關係還是老婆教的。但是最讓我有快感的就是撥過片桿的齒輪轉動聲及按快門鈕時快門簾升起放下的聲音。

曾幾何時數位的感光原件成為攝影市場主流而膠片的感光原件在市場上不斷的萎縮,在今日的數位相機中實在很難找到當年的快感。

幾年下來也玩了不下數十台數位相機,但是都找不到當年用底片機的感覺,直到我遇到Epson的R-D1s!


Epson? 沒錯,Epson出過數位單眼相機而且是目前市面上唯二的測距連動式數位相機(另一家是Leica)。Epson在2004年推出R-D1,2006年R-D1s及2009年的R-D1xG三款RF數位相機。R-D1在市場上極為罕見,連二手市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我在二手市場中尋尋覓覓了2個多月才找到一台R-D1s。


機頂的造型很古典


機頂右側有電源開關、撥片桿、快門、快門轉盤、ISO轉盤、指針指示器。


指針指示器 中最外圈標示著數字0~500,由中間最長的指針會告訴你可拍攝張數。

右邊的R、H、N代表的是畫質選擇。R:RAW ,H:高 ,N:普通

下邊是油錶…啊!是電源標示啦!不過真的很像車子的油錶。

左邊是白平衡。A:自動 O:日光
:陰影 :陰天 :日光燈 :螢光燈



機頂左側是焦距框轉鈕,有28mm、35mm、50mm三種焦距。


拿到R-D1s時很興奮的把玩一陣子, 用現在的數位相機的標準來看,它的"缺點"蠻多的。

1.只有6百萬畫素。天啊!現在的數位相機都嘛千萬畫素起跳,這6百萬…

2.只吃2G的SD(R-D1xG有支援SDHC)。這叫我上哪去找2G的SD卡啊?


3.疊影式對焦。咦?啊沒有對焦點叫我怎麼構圖?

4.手動對焦。這個心裡早就有數了,唯一頭痛的是M鏡的價格!

5.不能錄影。我從沒把數位相機當攝影機,所以沒差!

6.沒防手震。這…好吧!手練穩點不然就上腳架。

7.不能自定白平衡。晴天霹靂!R-D1s的幾個白平衡選項中,日光白平衡還算蠻準的,但是室內的人工光源就很讓我頭痛,至於自動白平衡的準確度大概只有7成,又不能微調白平衡,看來只能把它當作晴天機了!

8.ISO是200起跳。這還好,就連我手上的E-M5、X100也是一樣。

9.不能連拍。這跟我的攝影習性有關,我一向拍靜物居多。我的攝影哲學是拍的到的我就拍,拍不到的就把相機收起來,決不為難我的相機。

10.只有2吋的23畫素的LCD。在瀏覽照片實在是@#$%&*…唉!丟到IPad裡再看吧!

11.焦距框很不準,在構圖上吃了不少苦頭。


林林總總的列出它的"罪證"那幹嘛還入手把它當作寶似的?當然它有著迷人之處咯!

1.每拍一張照片一定要撥一次過片桿,就跟傳統底片單眼相機一樣,光憑這點就讓我深深著迷無法自拔。在底片機身上的過片桿肩負著2個任務,除了將底片轉動一格以外,就是把快門簾就定位。而R-D1s則省略了轉動底片的步驟(廢話又沒底片),只有將快門簾就定位,在你按下快門之後才會將快門連打開讓CCD感光,曝光完成後簾會自動關閉。


沒撥快門桿前只有後簾,CCD在後簾後面


撥快門桿後快門簾就定位


按下快門時讓快門簾及後簾同時開啟讓CCD感光


曝光完成後簾會自動關閉。


2. 基本設定不用進選單。舉凡是ISO、EV值、光圈、快門、白平衡、畫質都不用進選單來設定,直接在機身上就能完成這些設定,而且很直覺化。不過在色彩上的調整(飽合、對比、色調、銳利、雜訊)還是得乖乖的進選單來設定,R-D1s可以設定3組色彩設定,而且可以設定快捷鍵可以把這3組設定叫出來,還蠻方便的。


3. 復古的外型。最近相機界吹起一股復古風,如X100、X-Pro1、E-M5等,但是總少了個手感就是撥片桿。R-D1在設計上是最接近底片機的手感,而且出門一定不會撞機。

講了一大堆還是來看看 R-D1s 的表現吧!
工作一陣子好不容易有個稍長的假,但也沒任何計畫去哪,最後決定一個人來一個沒有目的地的流浪吧!


【裝備】

一個背包
一台機身:R-D1s
兩顆鏡頭:Biogon 2.8/21 ZM T*(等效35MM小廣角),Summarit-M 2.5/50(等效75MM小望遠)
一支拭鏡筆
一個吹氣球

下面這些照片都沒有後製而且都是不經意的隨性亂拍,拍的不好尚請見諒!
【淡水】


















【龍山寺】












【剝皮寮】












【中正紀念堂】








【台北故事館、林安泰古厝】














【林家花園】








【貓空、深坑】






【新北投、西門紅樓】














【九份】
















【猴硐-貓村】

































【福隆】




















【菁桐】














【平溪】












【十分】










【再訪猴硐】















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我大部分用 Biogon 2.8/21 ZM T*這顆鏡頭,只有在猴硐貓村才用 Summarit-M 2.5/50拍攝。
光圈大都固定在 f8.0,快門速度則交給機身決定(光圈先決),我最多只是調調EV值而已,說穿了只想輕鬆拍照罷了。

感謝各位耐心看完,辛苦大家了!
2012-10-08 14: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Epson R-D1s
很有意思的相機

感謝分享!!


而且相片看起來很舒服喔!!
感謝大大分享,照片拍得很漂亮,果然這些老鏡還是最毒的^^......好久沒在01上看到這麼棒的分享文了....
人的能量,決定敗家的力量

dc1132 wrote:
很有意思的相機感謝分...(恕刪)


紅色十月 wrote:
感謝大大分享,照片拍...(恕刪)

這麼老的相機還有大大們願意賞圖真感謝!
感謝分享, 拍的真好. 我也有一台, 這是我入門DRF的第一台. 雖然早已升級M9P, 不過這台我也不想賣. 不管是情感上, 還是拍攝的手感, 甚至是畫質, 都是讓我想一直擁有的原因.

beega wrote:
感謝分享, 拍的真好...(恕刪)

+1
大大說的沒錯,Epeon在色彩的處理的確有它獨到的一面。
再來補幾張跟路標有關的隨手拍。












ericyun168 wrote:
早年跟老婆相戀時就常...(恕刪)
R-D1s的確是台冷門的相機,看來只有我自己獨飛慢慢蓋這樓了!

ericyun168 wrote:
R-D1s的確是台冷...(恕刪)

再來一張。

ericyun168 wrote:
R-D1s的確是台冷...(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