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首先是贅言~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啊啊~終於輪到我來貢獻一些資訊了~


話說…最近發現有m43專用接寫環以後(還是說其實有只是我沒發現!?)
很開心就直接下手了
畢竟微距也是自己愛拍的焦段,但是pana那顆微距鏡的價錢…
嘛~當然一定有其他替代方案,像是前面外掛一個凸透鏡…但是多一塊鏡片總是犧牲一點畫質

所以,很早以前就在想怎麼沒有接寫環
本來cctv的35mm f1.7也有類似的設計
但是那顆的設計就只能自己接自己而已(有用過的應該懂我在說什麼)
加上後來購入canon fd 50mm f1.4以後,就賣出cctv那顆了
後來想說要購入pana那顆微距兼中望遠鏡頭
可是那個價錢真是…
都可以買一台可以微距拍攝的高階消費機了…那我去買一台消費機就好了啊啊啊啊啊啊
是說…那顆有來卡認證?我才不在意啊…
對我來說…還不如不要認證然後在便宜個幾千塊吧…

於是就在我存錢的過程中
最近想說搜尋一下,沒想到真的有出了~
簡直就是我的荷包救星啊啊啊啊啊啊

好!進入主題

首先是轉接環主體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基本上就是一端接M43機身(左),一端接M43鏡頭(右)
中間那些要不要接,看自己需不需要拍到那麼微距
(不過中間那些環的口徑是52mm...還可以順便當作我的fd鏡頭遮光罩來用哈哈)
以我的canon fd 50mm f1.4鏡頭為例
只要把前圖中接寫環的最左跟最右接起來,再各自接上機身與鏡頭就好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接寫環上面圓圓那顆是用來固定的
作用像是機身上要拆除鏡頭要按的那顆按鈕(抱歉我不知道叫什麼...鏡頭釋放鈕?)

接著,以我的pana 14mm f2.5餅乾鏡為例,同樣可以接上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所以其實只要是M43接口的鏡頭,或是透過m43轉接環,都可以接上去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但是因為沒有電子接頭,所以自動鏡頭能接,但是拍攝中無法控制光圈與對焦

接下來是實際拍攝(直出jpg,僅縮圖完全無銳化無後製)
(使用器材:epl-1、canon fd 50mm f1.4、pana 14mm f2.5、閃光燈永諾460-2)

1、 canon fd 50mm f1.4
(1)、鍵盤

未使用接寫環(光圈f5.6,閃光燈大致上都是開到最強跳閃)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使用一節接寫環(光圈f8)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使用全部三節接寫環(光圈f11)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2)、0.25原子筆
未使用接寫環(光圈f5.6)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使用一節接寫環(光圈f8)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使用全部三節接寫環(光圈f11)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2、panasonic 14mm f2.5(無法調焦距,但是可以貼著物品拍攝;光圈可以先接到機體調好以後,再裝上轉接環)

(1)、鍵盤
使用接寫環(光圈f5.6)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使用全部三節接寫環

{無圖,貼太近了,根本補不到光。}

(2)、0.25原子筆

使用接寫環(光圈f8)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使用全部三節接寫環(光圈f22)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基本上,上述的圖片,我個人都覺得很滿意了,
所以…我沒有任何說明與補充就是了
我自己對於餅乾鏡或老鏡加上接寫環的表現非常滿意~

5/16再更新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補完

是說…本來還想說要將預算花在o家的mzd9-18MM,不過幾經思考,自己有外接廣角鏡都不常用了,真的購買了也常用嗎,駕馭得了嗎?在這樣的疑慮之下,便轉而決定先補足我沒有的中間焦段等效40mm,12000的價錢想說大概也可以下手了,之後就算確定會出25mm f1.4,雖然有猜測說,可能那顆一出來,大家會要脫手f1.7這顆,可能二手市場上會有不錯的價錢,但是我在想也可能變成,因為那顆太貴(好像要掛來卡?),所以變成f1.7繼續搶手…,說真的m43的產品變數真的很沒有定律(是說…這應該跟水貨商比較有關系)。

同樣的,以鍵盤與0.25原子筆作一個sample照

補充一下,接寫環沒有電子接點,所以無法對焦,但是仍然可以實現最近對焦;光圈的控制上,調到m模式調到自己需要的光圈以後,再拆下來(應該不會還原狀態縮回去,我這樣做都成功,可以邊確認葉片狀態邊拆下)接上接寫環,故理論上無法用自動鏡,但是實際上,克難一點用的話還是可以的。

器材除了20mm以外都同上(同樣的,在每張照片的背後都有3到5張的失敗作)

1、 鍵盤(光圈手動f5.6,快門100/1,iso400)
(一)、一節接寫環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二)、三節接寫環

貼太近無法補光,放棄…是想這麼說,不過還是用離機閃試試看好了。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f6.3,快門100,iso400)
老實說,真的貼太近了(用14mm那顆會貼更近),光圈本來就不大,入光量更是因為接寫環的關係大量減少,用lcd預覽根本就什麼都看不到,只能前後移動盲拍來調整對焦距離。閃光燈對準空隙補光,鏡頭與鍵盤間夾反光板來導引光線,結果失敗了30幾張,照的比較清楚的也不算成功,即便是就這張sample照來觀察,我猜想如果要拍更扎實的影像,或許光圈還要再縮小。但,就個人的使用上,應該不會有太多這樣用的機會,或是必須如此貼近拍攝的場合,就我而言,除了為了這篇主題的sample照拍攝,我想以後也不太有機會需要這樣拍。當然依拍攝的物品不同,難度或樂趣等也會有所不同,像是以下的原子筆照片,我就覺得好拍很多。

2、 原子筆(設定同上)
(一)、一節接寫環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二)、三節接寫環(原子筆蓋,其實我是對焦0.25後面的那個數字33,我覺得蠻有趣的因為沒有微距拍攝我也不知道那裡有數字哈)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結果看來,跟14mm比起來拍得比較不近,這是可以預料的,不過就畫面的精緻程度,20mm比較好。

警告:有興趣用這顆鏡頭加接寫環拍的時候請小心,對焦真的會離鏡頭非常非常近,小心不要碰到了(因為我的原子筆碰到了…還好沒刮傷)

順便一提,有人問有沒有裁切,後來發現,因為我拍照都習慣用16:9,所以的確畫面有裁切過,不過那時候我沒想到這點,因為都習慣直出jpg,所以是回答沒有裁切,那現在更正,只要是16:9的照片都是由4:3裁切過的,4:3就是原始大小了。

最後,我試著補充生態攝影的可能性,以完備這篇分享文
之後就讓這篇自生自滅吧哈哈哈哈~

趁著下雨天,昆蟲大部分都只能躲在花草間
應該比較有機會捕捉到,加上把我的閃光燈也帶出
基本上有利的條件都備足,我想應該拍攝成功機率會大很多

使用器材是:『epl1、canon fd 50MM F1.4、永諾460-2』
設定上是:『s模式,快門100/1,光圈f5.6、8或11,閃光燈補光是5ev到6ev加上內建的小片反射片(如果是直射的話,會加上遮光罩補光改成2ev到4ev左右),iso設定在100。』

以下就是今天拍攝的成果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基本上,這些照片我自己都很滿意啦,對我而言已經可以了
沒有什麼其他的誘因讓我去買45mm f2.8那顆了
當然,就使用的方便程度上,那顆絕對大勝~但是一想到價錢,
我只能對我自己說那是花錢買方便摟~

稍微總結一下,順便加上我這幾天的使用心得再分享

手動鏡加上接寫環的組合有什麼好處,簡潔的來說就是便宜,還有就是『拍得到』;壞處,簡言之就是麻煩,光是對焦就必須很集中精神。比如說(以我的經驗為例):

拍水珠,對焦是要對在水珠的表面,還是中間,還是輪廓?還是我全部都要,所以我要縮光圈?如果我沒帶閃光燈,如果環境光不亮,那我要犧牲亮度還是景深的深度?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決定了以後,拍攝的當下,要手動對焦,要移動自己的手,往前一點點點或是往後一點點點,都會讓焦點跑掉,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用閃光燈,以及使用快門先決將快門固定在安全快門100/1的原因,所以在對焦與拍攝的當下,其實我也不用什麼放大對焦了…螢幕上我覺得清楚的那一瞬間我就要按下快門~放大對焦反而什麼都看不到簡直就是一堆色塊,畢竟都是微距拍攝了…再放大反而太近了(這時就懷念g2的觀景窗了…)。

以上,即便很努力的拍了很多張,想辦法達到好的光線條件以後,還是會有很多失敗的照片,平均一張成功的照片背後都有個2、3張失焦,或是對焦的平面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感覺,所以要再多縮一些光圈來重拍,但有些場景已經不可能重拍,比如說:飛走的蒼蠅,還有失蹤的瓢蟲…。

從我自己的拍攝經驗來看,花兩萬去買自動鏡頭仍然有價值,但是對於景深、光圈與環境光的抗衡與控制,我猜想並不會因為是自動鏡頭而比較輕鬆(這我不確定,或許其實那顆真的很方便?這需要實際使用者來補充了),同樣以拍水滴為例:自動對焦會幫我決定要擷取哪一些平面,但是對我而言,我會希望哪邊清楚不見得跟機器決定的一樣,這張我想要拍到水滴的中間的折射影像,這張我想要拍到水滴的表面反射影像,或是輪廓,基本上還是要自己控制。另外,就算是14mm或是20mm那兩顆,機器有時候對焦不是我想要的平面,其實發生的機率也不算低,尤其是20mm那顆在f1.7的時候,這可能也跟機器的性能有關,畢竟epl1的對焦框真的大g2很多,但退言之,這些機器都已經非常方便了。

我自己其實有去二手店試過45mm f2.8的簡短經驗,當下只能對著附近的鍵盤還是什麼小東西的拍攝,的確有自動對焦很方便,有防手震也非常方便,可是要拍出我自己覺得景深適合、色調銳利度等等的,換句話說就是『自己覺得好看的照片』,可能還有一段路。簡短的試用之後,我的心得還是不要輕易下手(即便是二手也還要21000),考慮的心路歷程分享如下(那時候還沒有m43接寫環這個產品):

身份是學生,經濟上不自主不充裕,就必須作更多功課,去瞭解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用錢買方便,或者是否有符合經濟需求的替代方案(畢竟『拍得到』就已經達到需求了,『拍得方便』又是其次,『拍得好』更是如各位網路上的前輩所言,需要自身的練習而非器材的堆砌)

再者,如果環境光源不好的情況,我一樣能拍出不錯的照片嗎?還是其實關鍵在其他的配備(例如閃光燈、腳架等)?而不是那個f2.8?或f2.8全開我能控制嗎?還是現有鏡頭前面加個放大鏡就好了?那樣的畫質減損我根本就可以接受吧?又不是專業生態攝影師之類的。

即便是來卡認證,可以拍出更好的照片,但是我需要嗎?我最多只是拍自己開心後製當電腦桌面而已,其實我需要的只是一片放大鏡片吧?只要有一片放大鏡片我就可以玩的很開心了吧?

我的眼睛其實也分辨不出有沒有來卡的畫質好壞,這就像是—買耳機,我自己只能聽出1000到2000元耳機的差別,2000以上的耳機,就算店員一直跟我說什麼中音渾厚低音飽滿高音怎樣的…可是我聽不出來就是聽不出來,換言之,『主觀上』來說,要我聽得出來有差別的耳機才是高級耳機,更重要的前提是我要買得起,同樣,我分辨得出來的好畫質才是好畫質(我是說一眼就可以分辨,不是說放大中間或四角裁切來看,畢竟『放大比較』這個習慣應該可以說是數位時代才有的產物,不要這麼作的話,應該會減少蠻多論戰的,我猜),再加上我負擔得起。

當然就結果而言,購買的欲望已經擋下,唯一會想讓我購買的動機可能只剩下,一鍵切換就可以拍近或拍遠,這樣的機動性我想絕對不是接寫環可以取代的。另外,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上述的放大鏡片方案,我就不會再考慮了,畢竟色差跟邊角模糊的產生是一定有的,畫質的減損程度是我也看得出來的,但是放大鏡片畢竟只要幾十塊而已。

最後的最後也來弄個優缺點比較哈

1、 轉接環方案

(一)、好處

1、 便宜(相對於45mm那顆而言)
2、 手動鏡自己選擇搭配
3、 ………很重所以可以比較穩嗎?

(二)、壞處

1、 不方便(幾乎就是一言以蔽之了…)
2、 想拍近拍遠要重新裝卸
3、 無法自動對焦
4、 加上接寫環必須考慮到進光量會減損,光線不良的環境下,對於沒有外閃的人而言會是一大不便,因為不管接幾節接寫環,內建的閃光燈都會被擋到而補不到光,所以對於這個方案有興趣的人,如果沒有外閃的話,拍攝上可能多有捉襟見肘之感。
5、 對於活潑的小生物而言拍攝難度高(但是我想這個缺點蠻主觀的,也就是跟個人的技術等等有關,畢竟去看一些舊一點的生態攝影書籍,即便用的是舊時代的機器也能拍成功)

二、45mm f2.8方案(我沒有這顆鏡頭,以下優點是相對於手動方案而言)

(一)、優點(相對於手動鏡方案而言)

1、 方便、體積小(手動鏡加三個接寫環都已經變成小砲了)
2、 自動對焦、防手震
3、 拍近拍遠都是同一管解決(這我深深同意是好處啊,除非出門就決定要拍微距,不然拆卸真的是麻煩,又增加入塵機會)
4、 來卡認證(我個人感情上覺得這是缺點哈哈哈哈)

(二)、缺點

1、 基本上這部份我沒有資格說,硬要說的話就是價錢(相對於手動方案而言) 吧,畢竟我沒有真的很實際的使用過,但是如果有長期使用的人或許可以分享,如果有缺點的話。

越打越多…整個認真起來了~最後再分享我進入m43陣營的心得吧哈哈~

我常常都在想我幹麼對照相認真與追求啊,最多拍拍風景、最近拍拍小玩具,也沒有什麼特別想拍的,更不是靠這個賺錢的人,照片最多也是當桌面用而已,何必追求好畫質?還存錢買鏡頭什麼的?本來相機用的好好的(pentax s40、hx5v),其實也夠用,但為好畫質都出掉,入手g2(那時候g2kit組水貨日文16000),又覺得太大,自己參考許多網路評測以後,換到epl1,有點後悔(就電子性能而言)但是也定下來了,畢竟這台加上餅乾鏡是真的可以放口袋了。m43算是一個蠻有趣的陣營,一機一鏡入門其實門檻比apsc陣營還低,但後續還蠻花錢的,也有人覺得我這麼介意價錢的人更應該入apsc陣營,不外乎就是各類焦段都有比m43同焦段的鏡頭還便宜的選擇。不過我自己是覺得會不會更省很難講,更討厭的是我對於apsc的陣營又要重作一次功課,那超多的啊有卡農、尼控、篇鐵客撕、仙爽、索尼等,副廠鏡頭更多…什麼西格馬還有什麼龍的,不然…可能也要來01發文說:請大大救救我要買哪一台之類的哈……。反觀m43,雖然有人會覺得這是缺點,但是我覺得這是優點,就是選擇不多,我要作的功課也不多(不包括m43轉43),很快的就知道所有鏡頭的特性,要爬的大樓也沒幾棟,該有的焦段其實也都有,品質其實也都不差,更何況也不是全部都要擁有,還有老鏡群可以挑,那些老鏡的價錢都還蠻誘人的(我個人不排斥手動對焦啦),機器性能也一直再提昇,總歸的,個人感情上還蠻感謝有m43這個陣營可以選擇,能讓我體驗像用單眼相機一樣的樂趣又不失輕便,品質對我而言也很棒。不過對於”對照相認真”這件事情目前還是無解,我想長大以後就會知道為什麼吧。話說回來,機身鏡頭來來去去,其實也花了不少錢啊…,希望那些m43大廠可以在我們這些支持者的壯大下,稍稍的回饋一些給我們吧,也祝福早日從地震的災害平復。

好,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很抱歉,就這樣贅文一篇(靠…我打了六頁word),應該
沒什麼好補充了(也不會再補充了),感謝大家收看~請平澤唯來跟大家說聲再
見~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以下放一些照片,使用器材同上,直出jpg縮圖加銳化

(就商品資訊上
為免廣告之嫌
有限度的搜尋條件與自己購入的價格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y拍搜尋
{m43 接寫環}應該就找得到了
我直接去店面買花費600元
那我想這樣的話就不用再傳私訊問我了
如果有什麼使用上的疑問的話
我可以就我的使用經驗分享
另外就是我家沒有網路
所以要到網咖才能回覆應該會比較慢)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微距拍攝之手動方案---{M4/3專用接寫環開箱兼使用心得完整分享}
2011-05-11 13:50 發佈
請問有讚可以按嗎?? 哈哈哈,很不錯嘛!!
大大的色彩很濃郁~這樣是不是就可以
省下來不用購入Leica 45mm f2.8 macro ois
真厲害
請問這個也會自動對焦嗎~
看散景這樣淺~對焦容易嗎~手指頭太粗
觸控螢幕也不知道觸到哪一點@@
guohh.tw wrote:
請問有讚可以按嗎??...(恕刪)
拍的相當不錯,只可惜不能按讚~
原來還有這種省錢的玩意兒啊!
不過,成像能夠涵蓋整個片福嗎?還是說需要裁切?
我才想說P家的自動鏡頭沒通電都無法手動對焦,要如何用延伸管拍近攝?

看來還是用在手動鏡頭可行,

只是如果P家的自動鏡頭沒通電時,對焦點是歸位在最近對焦距離的話,那應該就很好使用了,

或許知道的人可以說一下

donsir2003 wrote:
大大的色彩很濃郁~這...(恕刪)


色彩是o家的調教厲害...

的確我會馬上購入就是為了省下萊卡那管的錢

因為我現在已經確定自己比較需要的就是微距跟廣角

但是那兩管都買的話就要40000多了

只能說玩攝影要量力而為啊

畢竟像我自己就覺得花20000買萊卡那管...

我會覺得還不如買有微距功能的旗艦消費機

(不過倒是買不到廣角18mm的旗艦消費機....哈)


那當然

這不能自動對焦

順便我也要補充一點

上面po的照片當然都是成功的





請注意!

"實際上每張照片後面都有2到4張的失敗"



諸如

散景跟光圈的決定

補光角度的調整

閃光燈出力的調整

快門要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太快只會拍到被補光的主體~慢一點才可以帶到環境但慎防手震)

而且

如果有注意到我的光圈設定的話

幾乎都是5.6以下

微距的散景很難駕馭的

就算買那顆萊卡自動鏡頭也不見得會比較好拍

這時我也可以說先用這種便宜組合練習駕馭微距鏡頭再去考慮要不要買來卡那顆

也是相對明智的做法~

至於觸控螢幕

我想應該...沒有餘裕用到...

我自己都要抓緊相機拍了....甚至還想說要不要用腳架

甚至有點懷念g2的觀景窗.............

所以我只能說有觀景窗請善用觀景窗...

沒觀景窗...請練手持或是上腳架....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拍的相當不錯,只可惜...(恕刪)


哦....

其實我看不懂你的問題哈....

是指說照片有沒有裁切的使用嗎?

我上面po的照片是都沒有裁切後製過啦.....拍出來就是這麼大~


wjesse wrote:
我才想說P家的自動鏡...(恕刪)


沒通電的時候應該就是對焦在最近吧

因為我用p家餅乾拍的時候

都是貼著物品拍的~

原子筆都快要畫到鏡片了

至於光圈可以先接機身調好在拆下來裝上接寫環

相對於手動鏡的確比較麻煩

大大的分享太棒了

不知道接銜環的購入(地點&價格)能否PM給小弟呢

另外,如果有需要觀景窗的話

板大的E-PL1 可以購買VF-2來使用(很明亮很好用,但價格..看是否能收到二手的)

謝謝你的分享^^

jerry1997 wrote:
大大的分享太棒了不知...(恕刪)


我文章有更新
商品資訊在文末有提示

我知道有vf2
我自己是有預定在gh2價格降到現在gh1這個價錢的時候入手
所以想說就不多花這比筆錢了
沒有螢幕的話
直方圖也還算好判斷

不過也難講啦
存錢到有餘裕的時候也許就會下手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