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討論]單眼鏡頭的接口為什麼不能統一??

發表文章前先聲明小弟是踏入單眼不到半年的新手,
如果想法有錯的地方先請各位前輩手下留情了~
會發表這篇是這樣的,
上個月想為單眼相機購入新鏡頭,目標是18-200的旅遊鏡,
從原廠的鏡頭參考到副廠去,
突然在副廠那邊發現一件事,
就是除了找要的鏡頭外,還要注意相機的"接口"是for那家,
心中突然有個想法,如果各家的接口都統一的話不是也不錯嗎??
除了可以賣機身之外,還可以賣鏡頭啊
我的想法是這樣,比如N家的有一顆鏡頭做得很好,
然後接口大家都能用,這樣搞不好比賣機身好賺,
又或者C家有一台機身很好,大家又不想多買鏡頭,可以沿用原本各家的鏡頭,搞不好也能提升機身的銷量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想法是天方夜譚,
不過還是想跟各位討論囉~

2010-01-14 22: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眼鏡頭 接口
foxlink888 wrote:
發表文章前先聲明小弟...(恕刪)

這是各家的專利之一,不太可能統一吧
43跟M43是有統一接環,但是還是有部分功能沒辦法大家都共用...
foxlink888 wrote:
發表文章前先聲明小弟...(恕刪)


先講硬體面

鏡頭要接上去,最重要是卡口規格,其中鏡後鉅決定鏡頭對焦是否可以在無限遠或近處,可以剛好落在底片/CCD/CMOS上,這部份各家DSLR/SLR卡口都不同,像CANON鏡後鉅是44mm最短,所以可以轉接其他家,而NIKON 46.5日系最長,所以大部分其 他鏡頭都不能使用,否則就要改鏡或著加裝鏡片來延長。(畫質會變差)

接下來是鏡頭使用方式,像C家完全是只靠電子訊號傳遞,有兩個馬達分別控制光圈和對焦,而像NIKON或SONY則是有過去機身馬達對焦與現在以鏡頭馬達方式,後來的入門機身為無機身馬達就只能使用鏡頭馬達來對焦,而光圈控制部份是由鏡尾機械方式進行控制。


再來是策略面

一般狀況大多是鏡頭數目比機身多,而鏡頭是一個包袱=>也是廠商控制使用者留住的強力原因,這裡共用同接環,那麼就沒有所謂各家系統爭吵問題,那廠商沒有任何優勢,那為何要這樣做?
通常只有弱勢群組想這樣搞,像現在4/3或以前M42,!
當今天CANON用L鏡留住C家人,結果現在共用,那想要N家或其他家等機身都可以買進來,到後來要漲價的時候,誰聽話?



當您的想法對廠商有大利時候,都不能保證可以做,特別是這種對大廠無利處的想法,為何要做?
這個主題滿好的
先推一個先

希望能好好討論

我是覺得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如果鏡頭接口能統一
這樣吸引消費者買該廠鏡頭的動力就是品質了
這樣對消費者是有利的
但是 反過來說 對製造廠商 就不一定了...

很同意樓上大大的說法 鏡頭包袱 可以穩固自己廠牌的相機
希望能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想法與觀點~
在手動鏡頭的時代,是曾存在著共同接環的例子。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廠商各自發展時,各有各自的技術考量,要聽誰的?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現實利益面的考量,誰希望被統一...@@~

就像以前有人提問,為何各家的RAW檔不能統一規格,同樣的...誰希望被統一@@~
(雖然 Adobe 力推DNG格式,但好像主流廠牌也沒人理他@@...)

噗~~
其實很簡單的想一下,
記憶卡似乎也是這樣
現實面 應該是廠商想賺錢.
非常合理
小時候用過「中性筆」就深深被吸引了...
它為它可以換筆芯,
就覺得全世界的原子筆應該都要改成這個系統的才對!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如果要統一人家, 就表示有人要被統一, 請問你要嗎?

現在Nikon, Canon, Sony Alpha都宣稱全世界幾十年來總共銷售上千萬支鏡頭, 如果要放棄其中兩家, 只採納其中一家的接環, 大概那另外兩家的消費者會暴動吧? 如果大家全部放棄, 另外制定新規格, 那大概所有的消費者也都會暴動吧?

突然想起來, 把樓主的問題再擴大一點, 全世界的人如果能夠大統一, 書同文, 車同軌, 那不是天下太平了?

統一的話你只要買一組好鏡頭,
之後機身哪家便宜又好用就立刻跳槽,你以為廠商會那麼容易讓你如願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