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的轉接環,有其他的可能性嗎?

M4/3系統發表至今,因為取消反光鏡構造,縮短了鏡後距,讓幾乎所有的鏡頭都有可能透過轉接環正常成像,讓很多老鏡玩家玩得不亦樂乎
但是很可惜,因為數位相機的另一個優勢就是自動對焦,但是M4/3系統可支援自動對焦的鏡頭在比例上卻仍偏低,許多鏡頭可以裝上去,對焦、測光也都正常,就是不能自動對焦,沒有手動光圈環的也變成只能全開光圈拍照,功能性大減

不知道有沒有可能開發能夠支援他牌鏡頭自動對焦的電子接點轉接環?讓M4/3真正變成有功能的“北港香爐“?

當然可能除了電子接點的數量、位置不同外,可能還要加上不同廠家之間,不同訊號的編/解碼轉換、甚至是傳輸訊號不同電位的電壓調變
不過應該不是不可能的事吧?
但是有人有過這樣的嘗試嗎?
還是只是我的異想天開?
2010-01-13 12: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轉接環 可能性
thunder3903 wrote:
M4/3系統發表至今...(恕刪)


有可能,但是可能不敷成本,也就是要好賺又不麻煩,才會有人去作

因為逆向工程有時候很麻煩,而且鏡後距也會是個問題...但只要有人破解訊號應該不是問題吧,我猜

加拿大那裡有個高人可以把Contax N的AF訊號改成Canon EOS訊號,可以AF...蔡司可以AF會讓很多人破產的,不過也因為麻煩,排隊排到天荒地老...
偶是吉米王:橘子貓視覺創意實驗室(WWW.PCKING.NET)
有可能..能做這件事的就是副廠鏡的製造商,因為他們有各家接環的資料。

不過,重點是
1. 因為各種接腳都有專利,也得其他非M43鏡的廠商同意。
2. 就算同意,授權費也是個問題。
X60..騙吃騙喝[歹勢]
不過現在的副廠鏡似乎也都看不到M4/3系統,好像也只有sigma有出4/3系統鏡
現在還是小眾吧
也或許原廠情結也是其中原因之一,C家N家可能也不希望自家的鏡頭掛在別人的機身上使用吧

如果這樣的問題可以解決
或許可以看到白炮黑炮裝上G1,GH1拍飛羽,最起碼完整的liveview功能與不用加裝加倍鏡就可以乘二的優勢就可以完全解放

當然再來就是機身功能的問題了
現在的M4/3機身似乎還是走高級隨身機的路線
或許將來會有專業機?
新的系統總是帶給人無限想像的空間
4/3鏡頭轉接成M4/3後可以af嗎?如果可以af~sigma4/3系統鏡那邊買的到?y拍搜尋都沒有~有大大能提供訊息嗎?





一個剛買gf-1的人留

yhtgbvde wrote:
4/3鏡頭轉接成M4...(恕刪)


GF1就不用想了, P家的m4/3只有幾支支援類比對焦的鏡頭可以自動對焦, sigma的都不包括在內
只有EP-1 2才支援所有4/3鏡頭
我的印象中我已經在這裡回答類似問題有兩三次了吧
在panasonic網頁其實是有這樣的相容性資料的
http://panasonic.jp/support/global/cs/dsc/connect/g1.html
如果英文很抱歉
就猜猜看
因為ok多的就表示愈麻吉
而且看來好像p家的相容性不因為新機型而有差異
也不像o家會把混合式對焦模式放上來
也會有新鏡頭即將把長焦望遠端捕上

其實如果p家是打算把m4/3定位在消費機,那對於這個級距的機身、性能等要求就........
因為是一般消費機,就是把他們家的鏡頭都買齊,不用擔心會不夠用啦

因為廣角有7-14
標準不用說14-45
小望遠有45-200
錄影有14-140
口袋餅乾有20
微距有45

產品線已經完整到不行
再加上近期推出的中望遠100-300
焦段涵蓋範圍以等效焦距從 14mm一直到600mm
我只能說,一般用途都遊刃有餘了

當然,如果還要各焦段的大光圈鏡
或是定焦人像、廣角鏡都出齊,那就真的有得等了
因為出不出,就看p家把m4/3定位在哪
要像其他相機大廠玩出一整套?
等著瞧吧

對於一些緊抱FF不放,認為相機非FF不能談畫質的基本教義派大師們
千萬不要忘了,135相機在銀鹽底片時代,也不能稱為追求畫質的終極目標唷
因為還有120嘛
120裡還有645,66,67,69,612底片面積都最少是135底片的兩倍以上唷
但是120就是最棒的嗎?
那4×5呢?8×10呢?這數字的單位可是英吋唷
但是你能想像用這樣的器材來拍生活照嗎?
把手上的器材好好用熟,不要錯過每個你想要捕捉的畫面與主題
每個器材的設計製造,都有一定的考量
用每個畫面,感動自己,引起共鳴
最重要
樓上所言甚是,頗有同感;比來比去,永遠比不完。
令夫人是"女王",令嬡是"公主",請問我們是否該稱呼你為"陛下"?
thunder3903 wrote:
(恕刪)...對於一些緊抱FF不放,認為相機非FF不能談畫質的基本教義派大師們
千萬不要忘了,135相機在銀鹽底片時代,也不能稱為追求畫質的終極目標唷
因為還有120嘛
120裡還有645,66,67,69,612底片面積都最少是135底片的兩倍以上唷
但是120就是最棒的嗎?
那4×5呢?8×10呢?這數字的單位可是英吋唷
但是你能想像用這樣的器材來拍生活照嗎?
把手上的器材好好用熟,不要錯過每個你想要捕捉的畫面與主題
每個器材的設計製造,都有一定的考量
用每個畫面,感動自己,引起共鳴
最重要


本日最佳....小弟頗有同感,善用手邊機器好好拍照,才是真的!!
http://blog.xuite.net/arthur.jf_yeh/blog
學Contax AX
出一個"可以自動伸縮"的轉接環就可以了.
類似Nikon TC-16A的概念,最糟的情況下大不了變成半自動對焦.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