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小米預研磁吸M4/3 定焦模組光學系統

手機 +相機 .. 過去很多家推過, 多年前 SONY QX系列 是失敗的 , 永諾推過可換鏡頭的 .

小米預研磁吸M4/3 定焦模組光學系統
小米在 MWC 上公開了正在預研當中的「小米模塊光學系統」,它的本體簡單來說就是 1 億畫素 M4/3 感光器和等效 35mm f/1.4 定焦非球面鏡頭的組合

小米預研磁吸M4/3 定焦模組光學系統

YN455 手機 +相機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6409546



早在 2013 年,Sony 就推出過型態上跟「小米模塊光學系統」非常相像的 QX 系列鏡頭相機。它也是自帶 CMOS 和尺寸遠非手機能比的鏡頭,具備 1 英寸感光器、可變光圈、10X 連續光學變焦等當年在手機上想都不敢想的特性。但與小米這套更為可靠的觸點數據傳輸方式不同,Sony 彼時選擇了 Wi-Fi 連線。而最終成品的無線使用體驗極其糟糕(斷連、卡頓甚至都影響到了構圖),這也導致 QX 草草收場,只出了兩款產品便消聲匿跡。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4106694
2025-03-03 18:45 發佈
影視颶風有出影片
不過看下來
只是概念機,且它的成像不能跟手機連動
基本上就是跟相機一樣
且好像不能縮光圈
就只是概念,我覺得意義不大
看完影視颶風,這款相機模組大概只能配專用光傳輸手機才能使用
不能用TYPE-C控制不知道是不是本來手機晶片組就沒設計這種控制
只是現在有一堆便宜的APSC跟M43,要搞這種就直接用中片幅
COMS不是做在機身上,沒吸引力
王小白2513

做在機身如果光學模組反應不加,反而為了塞那片CMOS 整合,外觀或體積或性能會受影響,恐會拖手機一起陪葬[冷] 現在手機是手機,模組是加值分散風險。[微笑]

2025-03-06 12:43
flody

有內置cmos,第三方玩法可就多了,而且所謂分散風險只要出多個版本的機身就好

2025-03-06 22:03
一堆人做這種產品 ..
沒人想要做台手機機身嗎?

用做手機的技術做台可換鏡相機的機身 ...
圖的是有FB,IG,...,拍完馬上透過WiFi/5G備份到雲空間,馬上可以打卡

重點是有多WiFi候選,哪個強就連哪個..
不像一些連網產品,只能連一個特定WiFi,換地方就要進設定重連
看完只覺得很脫褲子放屁,根本是一種裝B工具,手機就是要方便性取勝,還要外褂鏡頭不如去買台M43或許還比較便宜
Bello Mondo

認同;可換鏡還有原.副廠龐大鏡頭群的家底,不少二手價已經淪落至便宜到X,何苦再拿個人體工學不及格的通訊工具,畫虎不成反類貓?[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5-03-05 10:14
這也導致 QX 草草收場,只出了兩款產品便消聲匿跡。<-- 錯誤

正確是 總共做 QX100 (1")、QX10 10倍光學 / QX1 (可換鏡頭 E環)、、QX30 30倍光學
總共二代四款產品
現在手機處理器的算力已經夠高而且資訊傳輸到手機的速率也足夠,這個形式是可行的,但也許直接用Thunderbolt比較好,獨創介面最後很容易淪為孤兒,或許可以用套件的方式做成可換鏡比較實用。
小米的做法就相當於搞一台沒有UI的無反,然後拿手機當UI和運算核心,把鏡頭/image sensor模組化雖然可以避開手機因為尺寸/重量先天上受限的問題,但那個模組的體積/重量還是跑不掉的,鵝蠻好奇當手機放棄攜帶便利的優勢後,跟相機一比還能佔多少便宜啊....
注定又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