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以人像為主canon G1X Mark iii 和 RX100 M5A哪台好

以人像拍攝為主,
很久前玩過單眼已全出清,不想太重的
G1X是aps-c加上以前玩過g5x
但最大光圈只有F2.8
廣角端不知景深效果好不好
網路上分享的照片人像較少
只能拍200張

Sony rx100m5a也有考慮
還是前輩有其它機種提供小弟研究
2019-01-17 18:32 發佈
要景深淺這些都不可能達到

便宜:
EOS M50 kit+ Canon EF-M 32mm F1.4 STM
EOS M50 kit+ Canon EF-M 22mm F2 STM

中預算:
1.A6400(還沒販售)、A6500 + Sigma 30mm F1.4 DC DN
2.A6400(還沒販售)、A6500 + Sigma 56mm F1.4 DC DN

中高預算
A7II + FE 55mm F1.8 ZA

高預算
EOS R + 35mmF1.8
A7III + FE 55mm F1.8 ZA
A7III + FE 85mm F1.8
A7RIII + FE 55mm F1.8 ZA
A7RIII + FE 85mm F1.8

感謝,
如果只從目前消費機比較呢?
不想跟以前一樣帶著一堆鏡頭,
或是18~55 24~70 要再花貴桑桑錢買鏡頭

umax wrote:
要景深淺這些都不可...(恕刪)
找景深計算器

以不同片幅,算一下景深&Background blur
就會知道了

看圖片只能猜,你怎麼會知道拍的人當時的真實場景?

Williams威廉 wrote:
如果只從目前消費機比較呢?
不想跟以前一樣帶著一堆鏡頭,
或是18~55 24~70 要再花貴桑桑錢買鏡頭



DSC-RX1RM2

GRIII

APSC(C) 等效24mm F2.8
vs
1吋 等效24mm f1.8

不管是廣角端還是望遠端
兩者的景深差不多,但APSC的散景會比較散一些
若真的注重人像散景,兩者都不夠好

可換鏡的EF 50MM F1.8 才3千多
拍半身人像就能背景很糊了

樓主若只要DC,那應該就是望向RX1了
或是看向長焦DC了
Williams威廉 wrote:
以人像拍攝為主,
很...(恕刪)
A7II + 50 mm F1.8
A6000或A6300 + Sigma 56mm F1.4

注重拍人相淺景深 還是全幅比較容易
買錯最貴

Fujifilm X100F
23mm F2 (35mm 格式相當於: 35mm)
可外掛Fujifilm WCL-X100 II 原廠廣角轉接鏡 、Fujifilm TCL-X100 II 原廠望遠轉接鏡,
富士相機顏值高、畫質好、不重、人像發色一流。
等效24mm其實實體焦段是15mm,F2.8除非靠很近,不放大仔細看差不多都泛焦了,
哪來什麼”景深”效果!?而且相機版沒有不知所云的”景深效果”,這裡通稱叫做”散景”!

假如背景要糊才算人像拍攝,撿一台二手的NEX或EOS M+轉接環+50 STM或
手動老標頭,1W左右搞定,淺景深不見得一定昂貴(畫質與散景品質是另一回事),
畢竟實體光學成像,只要準焦了都貨真價實,不會有軟體作假容易有破綻的問題;

要拍人像什麼器材都能拍,很少有器材買來不拍人像的;DC拍人像有個很大的優勢,
鏡間快門沒有閃燈同步的麻煩,所以大白天只要距離近一點,即使用內閃逆光補光
都還是有點用處的,不會人臉死黑回家挨駡!像G1XM3還有熱靴,那使用彈性就更大了,
全身人像弄支1千多的手動閃燈就夠,再加上便宜引閃器連壓光都很容易辦到了,

為什麼人像拍攝就是要背景糊糊的,臉黑了或背景白曝得一蹋糊塗反而不要緊!?

其實只要背景夠遠,無論是RX100系列或G1XM3,用遠端拍半身還是會有些散景的,
RX100我用了三代,G1XM3也用了差不多一年(現在隨身都帶這台),不佔空間也不花
體力很方便,DC本來就是隨時拿出來拍打雜用的,為了精省體積一定在功能上會有所
取捨,要變焦光圈就小,要光圈大就只能定焦,要光圈大又要變焦片幅就小,目前沒那麼
好康,沒有不花太多錢一小台就可以搞定的!
如果不是要單眼大光圈淺景深那種人像(您的先決條件也做不到)

那我大推 G1X, 雖然我沒買過, 但之前小孩的幼稚園老師用這台(第一代)拍出的效果讓我很喜歡 (她也很業餘, 都是直出JPG)
氛圍跟小朋友的氣色表現都超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